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北大营的8000余名官兵在蒋介石和张学良的严令下执行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北全境沦陷,而作为当事人的东北军则备受国人的指责,唯有拼死杀敌才能洗刷屈辱,为此在14年抗战中,有23位东北军少将及以上的军官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这23位将军们的英勇事迹。

1、韩家麟,时任黑龙江抗日义勇军少将总参议

韩家麟,吉林梨树人,1914年16岁时就跟随马占山参加了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坚决拒绝成为日本人的帮凶,冒死前往北平,被任命为第53军上校副官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家麟

1931年10月,韩家麟受张学良的委派回到东北,他联系到马占山的抗日义勇军,担任抗日义勇军总部少将参议,而后跟随部队参加了江桥抗战。1932年7月在黑龙江庆安与日寇作战时,韩家麟率部拼死抵抗,激战中身体多处受伤,最后壮烈殉国,他的头颅被敌人悬于海伦城头数日“示众”,满面血污惨不忍睹。

韩家麟是中国14年抗战中第一个牺牲的将领,关于他的事迹,在《江桥抗战》这部电视剧中有演绎,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2、庞泰峰,第63军91师22旅少将副旅长

庞泰峰,辽宁抚顺人,早年曾在吉林省军官教导处学习,毕业后到吉林省长官公署卫队团担任上尉参谋,期间深受团长冯占海的赏识。九一八事变后,他跟随冯占海抗击日寇,后来冯占海所部被编入第63军,庞泰峰被提任为少将副官长兼91师272旅副旅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庞泰峰

1937年七七事变后,庞泰峰奉命在河北宁晋阻击日军,激战中庞泰峰率部与日寇展开肉搏战,最后身负重伤,自戕殉国,时年32岁。

2015年8月,庞泰峰名列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3、邓玉琢,第67军107师少将参谋长

辽宁安东人,东北讲武堂毕业。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邓部临危受命,掩护主战场撤退。在著名的“松江三日"中壮烈殉国。后被国民党诬为“投敌叛变",蒙冤四十余截。1988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记叙邓玉琢将军牺牲经过的文章。1993年3月,辽宁省政府批准其为革命烈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玉琢

4、刘启文,第67军108师322旅少将旅长

刘启文,河南南阳人,1921年到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军任职,1936年刘启文已经是东北军115师少将师长。1937年初蒋介石对东北军进行整编,因为刘启文曾在西安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蒋介石借整编之际将刘启文降为67军108师322旅旅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启文

淞沪会战爆发后,刘启文于11月初奉命驰援上海右翼松江防线,11月8日刘启文受命驻防松江县南口阵地,然而当时在此阵地的守军奉陈诚的命令秘密撤退,天降大雨加上日军密集的火力攻击,刘部伤亡惨重,但是他仍然坚持守在阵地上。在石湖荡,刘启文被日军一梭子子弹打中胸部,壮烈牺牲,时年39岁。

然而由于他与国民党上层集团之间的政治矛盾,导致他生前死后都遭到不公正的待遇。2015年8月24日,刘启文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5、吴克仁,第67军中将军长

吴克仁,吉林宁安(今黑龙江牡丹江)人,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克仁通电请缨抗战,当年10月奉命开往淞沪战场,驻防青浦一带。11月,奉命率部抵达松江,在黄浦江北岸阻击日军谷寿夫师团,他亲临第一线督战,屡次击退日军进攻。而后日军调集重兵合围吴克仁部,为掩护大部队撤退,67军死战不退。在完成阻敌任务后,吴克仁率部突围,在苏州河架设浮桥时,不幸中弹殉国,时年4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克仁

2014年9月1日,吴克仁将军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也是此次淞沪会战中国军阵亡的最高将领。

6、吴桐岗,第67军少将参谋长

吴桐岗,辽宁人,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与军长吴克仁一同牺牲。

7、李兰池,第57军112师336旅少将副师长

李兰池是辽宁锦西人,1926年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后进入奉军担任下级军官。之后李兰池因作战勇敢职位也是不断的高升,西安事变后,东北军被整编,李兰池被任命为第57军112师336旅672团的上校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兰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兰池率部跟随部队参加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失利后,李兰池率部退守到江苏靖江一带,参加了江阴保卫战,不久李兰池部又被调到南京参加南京保卫战,在保卫南京时,李兰池作战牺牲,终年39岁。

8、刘震东,第五战区高参兼第二路抗日游击纵队司令

刘震东,山东沂水人,1918年闯关东到东北,后经人介绍投入到奉军担任上士文书,后被保送到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与张学良是同一期学生,毕业后仍在东北军任职。

之后刘震东的职位不断的上升,先后担任过郭松龄部第五旅旅长、东北陆军步兵第15师中将师长、东北陆军军事训练委员会中将主任参事、抗日义勇军第五军团总指挥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震东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震东请缨抗日,被派到第五战区李宗仁部担任第五战区高参兼第二路抗日游击纵队司令,但是只拨给了他少量的手雷、饭盒,人员由他自己募集。面对如此困境,刘震东没有泄气,他毅然接受了这一任命。

1938年2月18日于日军板垣师团从青岛登陆,分两路进攻欲占领临沂,直取徐州。在山东莒县城墙督战时,被日军击中头部,身亡殉国。后被追赠中将军衔。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9、扈先梅,第51军114师340旅少将旅长

扈先梅,河南安阳人,早年曾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 被分配到东北军任职,先后担任过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后升任第51军第102师第306旅少将旅长。

扈先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扈先梅请缨上阵,决心把数年对侵略者的仇恨化成力量,狠狠打击侵略者,收复东北大好河山。1938年台儿庄战役时,扈先梅率部死战不退,激战中,双方损失惨重,尸横遍野,扈先梅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42岁。

10、江惟仁,第九军第108师少将师长

江惟仁,安徽庐江人,17岁便参军入伍,1933年担任东北军第53军116师副师长时,率部驻防山海关一带,期间击退了日军的数次进攻,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然指挥部队作战。之后被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受训,毕业后被任命为何柱国的第九军第108师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惟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江惟仁请缨赴前线作战,在从家返回部队的途中与日军遭遇,激战中江惟仁身中数弹,最终壮烈殉国,时年53岁。2015年8月,江惟仁名列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因受时间所限,本文先介绍这10位东北军将领,余下的13位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东北军将领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