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无数父母都有一个心愿,家庭一代胜过一代,孩子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了实现这一个心愿,家长们哪怕勒紧裤腰带,也要去拼命鸡娃。在他们看来,只要我把娃,鸡上去了,孩子就赢在起跑线上了。

何谓鸡娃?指的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

可以这样理解。父母处于职场的内卷中,他们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让孩子参与到“教育内卷”当中。

普通人的鸡娃,其实没啥水平,要么给孩子报没啥意义的兴趣班,要么给孩子找老师补习、刷题。大概率,能考个高分,但前途如何,依旧一片茫然。

分数高,了不起考上985、211大学。但是,大学毕业后,能混得如何,这就不好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有一个案例。

村里的老杨是广州本地人,有房有车有存款,还跟村里边的话事人还特别熟,算混得很不错了。

不过,老杨文化水平不行,才小学毕业。老杨就想,如果我培养孩子考上大学,那孩子的成就,不就比我更厉害了吗?

从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开始,老杨就花大价钱找名师给孩子补课,一直补到了高中。这期间,大大小小花了上百万。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杨的儿子小杨考上了广州当地的某211大学,算很不错了。

大学毕业后,小杨到了某私企上班,天天996,领着9000左右的工资。看起来在珠江新城打工很风光,实际上也就一个苦逼的社畜。

上一年,公司裁员,小杨很不幸,也被辞退了。被辞退后,要么找不到好的下家,要么找到了下家,但工资低,工作时间长,等于把人当成干电池来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望着忧愁焦虑的孩子,老杨也是感慨:我们那代人都没有那么大的竞争,为什么孩子这代人的竞争那么大呢?

在家缓了半年的时间,小杨彻底找不到工作了。因为,在大城市,只要你有三个月以上的“空期”,基本上就不会有公司要你了。

在19年之前,哪怕存在空档期,在大城市也能轻松找到工资更高的工作。而在19年之后,职场环境变得恶劣了,三个月空档期,企业也就不能容忍了。

如今的老杨,也没有说孩子什么。他彻底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人之命运,并没有那么简单,不是说你学历高,就能成龙成凤的。

幸运的是,小杨是广州本地人,生来就有房有车,有父母可以依靠。问题是,并非每个人都是大城市的本地人,那他们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所谓的“现实比人强”。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芒万丈,有人一身锈。高楼的一套房,几百上千万一间,普通人哪怕年薪几十万,也买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父母最大的心酸——鸡娃多年,孩子竟然混得不如父母。

据我观察,当代的年轻人,有5个不如他们父母的地方。

首先,房子方面。70后吃了房产的红利,顺利发家致富。而70后的孩子90后、00后,大概率只能高位接盘。或者,他们打工多年,也买不起。

其次,婚姻方面。以往的婚姻,还比较接地气。如今的婚姻,都是物质交易,动不动就需要有房有车。而这一代年轻人,谁又能买得起房子车子呢?

第三,生育方面。以往的养育成本比较低,而如今的养育成本,可以用“金钱黑洞”来形容。一个娃,就是一个吞金兽。年轻人,不仅生不起,还养不起。

第四,机会方面。如果你了解市场,那你就会发现,普通人能接触的机会,貌似越来越少了。有的人是三代烟草人,有的人是三代外卖员。

第五,工作方面。父母那代人,不仅工作包分配,就连房子也包分配。而如今的年轻人,工作996,到了35岁还会面临失业的风险。没几年赚钱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这一代的年轻人,一出生,就处于“内卷”当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卷出头。

有的人读书能力不错,考上了985、211。在他们大学毕业后,也就拿着几千、上万的工资,在大城市里边,仅能自己生存,而无法买房结婚。

有的人读书能力一般,考上了普通大学。在他们毕业后,也就只能到工厂当流水线工人,或者送快递、送外卖、开网约车,而没有其他的选择。

有的人读书能力不行,连大学都考不上,直接宣判了他们人生的死刑。也许,他们终其一生,也就只能沦为底层。

资源是有限的,而人是无限的。这就注定,在竞争资源的过程中,无数人都会被淘汰。存活的,都是有关系、有背景、有靠山的二代。

父母,没必要对孩子有太高的期待,不然,自己痛苦,孩子也痛苦。既然是普通人,那过回普通人的生活就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