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对欧盟双反调查,德意高层当即宣布将访华,劝说中方别反制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 昭明

编辑| 昭明

求锤得锤!面对欧盟再次对华加征关税的举动,中国当即拟对欧盟企业展开双反调查,然而,就在此时,德意两国高层却宣布将要访华,劝说中方别反制,西方再次上演了“打一棍子给一颗糖”的戏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委员会6月12日发表了一份声明,强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关税,加上此前10%的基础关税,总关税比例已经接近50%,一旦实施,这对我国车企将是不小的损失。

当然,欧盟也明白,如果我方加以反制,那欧盟国家企业的损失也不会小,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举措,为此,欧盟委员会也留了模糊的缓冲空间。

他们将计划加征关税的时间暂定到了7月4号,并且明确表示期间欧盟可以与中方通过谈判找到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委员会此举就是想告诉外界,欧盟还是愿意谈的,如果到时候真的按这个关税来,那全部的责任“自然是在中方”,这种甩锅行为是欧盟惯用的伎俩。

投之以木桃,还之以琼瑶,投之以钢刀,还之以钢刀。欧盟已然出招,我们也随之“亮剑”。

6月13日,在欧盟宣布将对华加征关税的第二天,中国商务部开了例行新闻发布会,专门提到了国内企业申请对欧盟乳制品、猪肉进行反补贴调查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务部表示,会根据中国法律以及世贸组织的相关贸易规则采取对应的行动。

欧盟加征的是电动汽车的关税,我们为何要对乳制品和猪肉进行双反调查呢,一个是工业制品,一个是农业制品,两者的经济价值有着明显的差别,我们这样做难道不会不痛不痒吗?

事实上,在欧盟国家,农民一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农业制品发起调查就好比“打蛇打七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欧盟工业化发展迅速,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但粮食安全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欧洲主要大国都还保持着一定的农业规模,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鼓励更多农民积极种田,这些国家还纷纷出台了各种利农政策。

然而,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国家还需要拿出相当一部分开支支援乌克兰,加上对俄粮食进口的限制,欧盟国家不得不花更多的钱从更远的地方买进粮食。

这两项都导致欧盟各国的农民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一些政府的许诺就变成了空头支票,这下,农民就坐不住了,此前德国首都柏林还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农民抗议示威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所提供的经济效益比重虽然没有工人高,但农民手里有选票,是有话语权的,舆论影响非常大,如果欧盟不取消加征关税的举动,那我们也会对乳制品、猪肉进行双反调查。

到时候,损失最大的就是欧盟国家的农民和农业制品,欧盟国家的农民自然不会答应,自然会向各自国家政府发起抗议,要求取消对华制裁,这样我们汽车企业面临的困境就迎刃而解了。

对此,欧盟国家也是有初步认识的,所以,别看我们没有制裁他们的汽车,他们还是坐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4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表示将于6月19日对韩国和中国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

紧接着,6月15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开完G7峰会后明确表态:意大利政府已经开始筹备访华事宜,她本人计划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

加上此前朔尔茨公开反对限制汽车贸易的表态,欧盟国家内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声音。

哈贝克和梅洛尼选在这个节骨眼要来中国,显然就是想劝说中方别对他们进行对等反制,也就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这是妥妥地强盗逻辑。

中德去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540亿欧元,占到了德国货物贸易总额的8%,中国一直是德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今年还是意大利与中国达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意贸易也对意大利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也就是说,他们无法忍受中国发起双反调查带来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就说过:

我们不会对外国公司关闭我们的市场,因为我们也不希望我们的公司(在国外市场)受到同等对待。你们将公平竞争,即使是与来自中国的新竞争对手。

哈贝克也是这一看法,只是据德新社报道,他这次访问中国最多也就劝说中国不要反制,他本人不能代表欧盟委员会就对华加征关税一事进行谈判和发言。

用德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来说就是:“德国希望能与中国进行沟通,但很明显,中方需要采取认真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大利那边梅洛尼的表态也十分类似,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在不就对华加征关税的同时劝说我们不要反制,并且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我们先采取认真的有利于谈判的举动。

可这是求人办事的态度吗?

德意两国显然没有看清楚局势,眼下的情况是德意外贸发展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而不是中国离不开他们,如果他们还是本末倒置、居高临下,那就没有来华访问的必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3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一番话可以说是对欧盟小心思的最好反应:

中方有必须捍卫的原则,那就是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原则,也有必须维护的利益,那就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此,中方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希望欧盟国家能够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同我们进行沟通,只想着自己获利,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2024-06-16 《德副总理被曝下周将赴中国,德媒:预计会“激烈磋商”》

观察者网 2024-06-16 《G7峰会结束后,意大利总理:计划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