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午,仓库管理员老王在大厦地下二层的风机室打扫卫生时,突然有股恶寒腾起直冲头顶:他隐隐觉得背后黑暗处藏着个人,正凶恶地窥伺着他。

老王一个猛转身,借着手电,隐约看到风机后似乎真站着个人,可对方一动不动,怎么看也不像是活物。凑近一看,竟是一个风干的人!

“跟恐怖电影里一模一样!”老王事后大呼晦气,自己差点当场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北京发生了一桩“奇案”:一年轻姑娘只因漂亮又有钱,上班路上让歹人盯上,莫名其妙地人就没了。多年后被发现时,姑娘变成了一具干尸,遇害时恐怖的表情也被保留了下来。

案子虽然残忍,性质恶劣,但过程并不算复杂。此案扯淡之处在于,几名凶手被警方逮捕后,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眼看此事已板上钉钉,就差一个宣判,岂料犯人不但当庭翻供,法庭再三考虑后,居然当庭判处无罪。

看到这儿,您或许会想到两种可能:犯人要么“上头有人”,要么“家里有矿”,然而二者都不存在——犯人只是社会底层的打工人。

官方解释称:万一“好人”被冤枉了呢?

您再问:怎么杀了人也能算好人?有支持者就要跟你掰扯了:你懂什么?这才是司法精神!

事情要从1999年10月7日说起,当晚,一个名叫郭晓月的19岁姑娘要回公司完成一份文件。她在北京西站的地下车库停好车后,向一街之隔的写字楼走去。

这个过程只需花费十来分钟,可公司里领导左等右等,最后也没见到他人——郭晓月这一去就是整整7年。当时停车场的值班保安也很纳闷:我明明看到她走出车库了呀,写字楼就隔着一条马路,人怎么就凭空蒸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06年上午,仓库管理员王师傅阴差阳错地发现了失踪多年的郭晓月,此时后者已从一个水灵灵的漂亮姑娘变成了干尸。

王师傅差点当场丢了魂儿,他光速逃离地下室,赶忙报了警。

由于尸体“保存”完好,警方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确定了受害者身份。此外,法医通过勘验也确定了受害者郭晓月的死法:她曾被人粗暴地玷污,疯狂折磨,后用某种钝器反复击打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

遗憾的是,因为年代实在久远,现场被彻底破坏,当年的痕迹一点都不剩了;当年的工人也早已各奔东西。

也难怪,上世纪90年代,对于我国百姓来说,汽车还是非常罕见的物件。据统计:2000年底,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刚突破600万辆,每万人汽车保有量仅有49台。即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路人看到别人开着小轿车,怕是也得感叹:嚯,这家伙真有钱。

更何况郭晓月遇害时只有19岁,虽然照片非常模糊,却依旧能看出其身材、样貌、肤质和气质样样出色,搭眼一看就知道,她跟普通百姓不是一个阶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还掌握了另一个重要线索:1999年10月,案发时大厦并没有彻底竣工,尚有一部分仍在施工,大厦的地下二层就被封闭着。一般人看到“闲人免进”的警示牌,大多不会硬闯。

专家因此提出怀疑:凶手会不会是大厦当年的施工人员,看到郭晓月开车便料定她有钱,或是单纯贪图美色起了歹意?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老一辈经常提醒后辈为人处世要低调,有财别轻易外露,郭晓月显然没能得到要领。当然,笔者并不是宣扬“受害者有罪论”,只是感叹人心复杂,有时候自己的命还真不握在自己手里。

话说回来,警方费了很大力气,才设法与工程队的几十号人取得了联系,与此同时,调查人员留了个心眼,决定自上向下调查,先跟当官的和管事的聊聊,聊到哪个工人有问题再缩小调查范围,以免打草惊蛇。

令人失望的是,所有接受问话的均是一问三不知。正当调查人员打算放弃这条线时,当年工地的看门老头送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老人情绪激动地告诉警方:我就知道那三个混小子没干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