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流域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是青藏高原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流域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4科269属759种,其中种子植物70科265属754种,蕨类植物有4科4属5种;藻类植物5门29属34种;重点保护植物有25科36属47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种(星叶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种。流域内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7目70科209属340种,兽类6目15科30属3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9种,Ⅱ级保护动物14种。

  6月14日,青海湖仙女湾,风景如画。史凯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4日,青海湖仙女湾,风景如画。史凯 摄
  6月14日,青海湖仙女湾,湟鱼在湖中静静游弋。史凯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4日,青海湖仙女湾,湟鱼在湖中静静游弋。史凯 摄

青海湖是极度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其数量已从2001年的三百多只恢复到目前的3400余只,黑颈鹤由原有30余只增长到130余只。流域内共有鸟类17目48科171属28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8种。湿地指示性物种(水鸟)多样性实现增量,由原有69种增加到现有101种,湿地指示性物种(水鸟)整体种群数量多年保持稳定,年累计达60.6余万只。

青海湖鱼类资源独特,共有2科3属6种,其中青海湖裸鲤仅分布在青海湖及青海湖流域,是维持青海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处于青海湖整个生态系统核心地位,每年6月至8月产卵期洄游至环湖周边淡水河流产卵,形成湟鱼洄游奇观。通过先后6次实施封湖育鱼,青海湖裸鲤资源量逐步恢复,2023年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12.03万吨,青海湖裸鲤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