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0年,努力餐馆内,三个男人的到来, 打破了店里的平静。

“老板,一菜一汤”,其中一个男人大喊了一声后,三个人便坐了下去。

店小二一听,正要去后厨喊老板娘,不料,老板娘已经走了出来。

递了个眼神,示意小二去后厨帮忙,自己则赶着出来招待。

“三位客人,二楼请”说着便,三人紧随其后,上了二楼,进了雅间,老板的迅速关上门,她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一个答案。

“三位同志,我终于等到你们的暗号了,他怎么样了?”

只见三个人神色凝重,话在嘴边,久久不知如何开口。

三位客人究竟是什么身份?暗号又是怎么回事儿?老板娘口中的“他”又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丈夫车耀先

老板娘口中的“他”,正是她的丈夫,车耀先。

距离丈夫被捕入狱,已经过去了四年时间,是生是死,她都无从得知,她不能主动去询问,很容易暴露。

只能守在他们的努力餐馆,等待着消息,如今终于等来了“一菜一汤”的暗号,说明有了丈夫的消息,只是没想到,这个消息,并不是她想要听的。

“嫂子,车耀先同志……已经……牺牲了……,您节哀”,一字一句,扎在了老板娘黄体先的心尖上。

呼吸急促,天旋地转,丈夫曾是她的天,如今塌了。
尽管这个结局她早已想过几百遍,也知道,丈夫所热衷的革命事业,生死要置之度外,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她依然肝肠寸断。

车耀先的一生,似乎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是车耀先立下的誓言。加入共产党后,车耀先便一直从事发展党组织的工作,宣传革命思想,扩大影响范围。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抗日救亡四处奔走,更是当众怒斥蒋介石消极抗战的政策。

也因此遭到国民党的追捕,转战到上海之后等风波平静后,又回到了成都,转身又投入到了抗日宣传工作中。

为了能汇集更多抗日力量,1934年,以师范学校教员的身份,在师生之间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一直到1936年,在车耀先的努力下,四十多个社会团体,加入抗日救国队伍,成立了“成都救亡联合会”。

还创办了《大声周刊》,报刊中的文章,多是揭露蒋介石内战阴谋,同时把抗日救国思想利用文章的力量,直击人心,当时的《大声周刊》在各大高校,以及爱国人士之间广为传看。

只是很快就遭到国民党的查封,不过,没了《大声周刊》,还有《大生》,再封后,还有《图存周刊》,如此生生不息,犹如革命的烈火,春风吹又生。

1937年,《大声周刊》重见天日,继续为抗日救亡工作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耀先也一次被任命为“大声抗敌宣传社”社长,社员一度发展成千余人,成为了四川抗日救亡运动中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

同年底,经过组织安排,车耀先负责协助罗世文开展四川当地上层任务的抗日救国思想宣传工作,目的就是让四川地区军政界领导人物,都能积极投入抗日救国中。

得知此事之后,国民党坐不住了,为阻止这一切,并且扳倒车耀先以及罗世文,把当时轰动一时的“抢米事件”栽赃嫁祸给了二人,以此为借口,将二人关押在了龙门监狱。

1946年,转押人白公馆,狱中在敌人的百般非人的痛苦折磨下,车耀先没有吐露半点关于党内的情报。

六年时间,没得到一点有价值信息的国民党,将车耀先与罗世文一起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全国解放后,与“一一二七”惨案中的烈士们一同,葬在了重庆歌乐山下。

车耀先与罗世文的雕塑也并在了一起,周总理亲手为二位烈士写下了碑文。

只是这一切,妻子黄体先是最后知道的,丈夫的音容笑貌都还在脑海盘旋,如何让她接受这样的结局?

黄体先踉跄的走到门口,看着餐馆的牌匾,看着“努力餐”三个大字,潸然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努力餐馆

说起努力餐馆,身边的亲朋好友也都曾好奇,为何要叫努力餐馆?

每当有人问起,黄体先都会指着餐馆雅间的墙壁上丈夫题的几个大字

“要解决吃饭问题,努力努力!”

当初之所以开餐馆,丈夫车耀先就是想利用自己厨艺还不错的这一点,帮助更多吃不上饭的人,让大家都有饭吃。

所以努力餐馆的饭菜量大,而且价格便宜,饭菜的口味也都是大众口味的,比较多的是套饭,类似于当今的“套餐”,这样让百姓们能吃更多样,还不用多花钱。

在他的餐馆能看到社会各界的人,有车夫,有报童,有农民,有苦力,不管是做什么的,进来了,都能吃得起。

而车耀先也并没有因为卖的便宜就忽略了质量,不管县城中那家餐馆出了火爆的菜品,他都花钱让厨师去学,回来加以改良,时常会让百姓们吃到新鲜的菜品。

以至于当时的努力餐馆,声名鹊起,五湖四海的人来到川蜀地区,必然要尝尝这努力餐馆经济实惠的美味佳肴。

当然也不只是单纯开餐馆,因为餐馆,是车耀先革命工作的一个秘密联络点,更是革命活动资金的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地区的革命工作者,几乎所有的接头事宜,革命工作部署,分析发展形势,大大小小秘密会议,都会在这里进行。

至于“一菜一汤”的暗号,也是车耀先订下的,只要是革命人士,若是遭难了,只要来努力餐馆,对上“一菜一汤”的暗号,分文不收。

若是情报人员,也是对上“一菜一汤”的暗号,就是自己人了,有什么尽管放心说,因为努力餐馆的人,都是自己人。

在车耀先的影响下,凡事在努力餐馆工作的人,白天勤勤恳恳工作,晚上车耀先都会为他们讲革命思想,讲马克思主义,讲毛泽东思想。

餐馆上上下下,都是忠心拥护党和革命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的《大声周刊》编辑部的落脚点,也在这里,周总理夫人邓颖超也曾在这里参加秘密会议。

如今黄体先看着“努力餐”三个字,想着丈夫的开这家餐馆的初衷,渐渐醒悟了过来。

悲痛不能太久,还要振作,努力餐馆还有他的使命,要延续下去,不光是为了革命,也是他们两个共同的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爱情

他与丈夫是一见钟情,只是那个年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黄三姑娘(黄体先小名)早已有了婚约在先。

得知黄三姑娘有了婚约,车耀先心灰意冷,转头参了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三姑娘

后屡立战功,得了连长的职位,母亲想着是时候该成家了,又得知车耀先心中一直爱慕黄三姑娘,便找了媒婆,上门说了亲。

当母亲告诉车耀先,已经把他与黄三姑娘的亲事说好为了之后,车耀先有些不解,不是已经有婚约了么,原来是有婚约的那家家中变故,已经无力迎娶,这黄三姑娘便又成了待字闺中。

车耀先自然喜出望外,来不及耽搁,回到家中,迎娶倾慕已久的姑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8年,二人成婚,传统的年代,车耀先却没有按照传统对待黄三姑娘,他不需要妻子裹住自己的脚,不需要她“无才便是德”,不需要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无需她三从四德。

于是,就见到了一个一双大脚,每天跟着丈夫学习,跟着丈夫出席各种场合,遇见不平事也能大声呵斥的黄体先,因为对妻子的尊重,车耀先给妻子取了正规的名字,便是黄体先。

丈夫在外为革命事业奔波,黄体先负责打理努力餐馆,照顾孩子和婆婆。

当得知丈夫被陷害入狱的时候,她坚强的撑着努力餐馆,经营这这个家,等待这丈夫的归来。

在努力餐馆中迎来送往,接待着那些共产党人,帮他们传递着情报,筹集着资金,一如既往。

只是最后等来丈夫牺牲的消息,让她一时间慌了神,当看到“努力餐”三个字,丈夫的理想初衷,鼓励了她,她要坚强的坚持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这份悲痛,黄体先始终埋在心底,思念成疾,不幸患病,医治无效,54岁,便离开了。

至于努力餐馆,后来成了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不管是为了纪念车耀先与黄体先的革命故事,亦或是说爱情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坚定信念,顽强不屈,忠贞不渝。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