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重庆云阳,这里四时多云,这里是山水之阳。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歌剧《江姐》在百姓之中传唱着。

而江姐与烈士彭咏梧的夫妻纪念碑,在每一个寒来暑往中,迎朝阳,送晚霞。

守望着一辈又一辈的云阳人。

世人皆知彭咏梧为掩护队伍突围,惨死在安子山,也皆知江竹筠“江姐”,宁死不屈,牺牲在渣滓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咏梧-江竹筠

可世人唯独不知,在这伟大的牺牲背后,还有一个默默奉献了一生的女人,彭咏梧的原配妻子,谭正伦。

谭正伦与彭咏梧因何分离?又因何说他奉献了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戏真做夫妻二人双双遇难

1943年,从事地下工作的彭咏梧,与同样从事情报工作的江竹筠,接到了上级命令,为了掩护彼此的身份,二人需要假扮夫妻。

这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地下工作常用的策略。

彭咏梧一开始心中是有顾虑的,毕竟自己在老家已经成婚,妻子贤惠通达,儿子聪明伶俐。

至于江竹筠,又何尝没有顾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竹筠

得知自己单线联系的人是彭咏梧,又得知二人要假扮夫妻,江竹筠心中犹豫再三,毕竟对方是有家室的人,而自己又从未许过他人,难免遭人议论。

但二人谁都没有放弃,党和人民永远要放在第一位,党组织的任务,命都可以不要,世俗的偏见又有何惧呢?

于是,两个人扮演起了夫妻,这一扮演,便是六年,只是在这六年中,因为组织的安排,从假的,做成了真的,还育有一儿,取名彭云。

解放战争中的彭咏梧和江竹筠,依然在革命事业中奔波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咏梧和江竹筠

1947年冬,夫妻二人东下从重庆前往云阳负责党组织的建设,到达后,很快在当地建立起了川东民主联军,由彭咏梧领导。

后装扮成教师的身份,组织当地师生进行革命宣传,把党的政策宣传到每个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击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见时机成熟,便决定在1948年1月8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本计划是在云安的盐场以及大宁的盐场闹起义的,就可以夺得盐税款,幸运的话还有许多枪支,也能壮大我军的游击队伍。

可敌人不知道哪里得到了消息,加强的多道防范,彭咏梧只能临时改变作战方针,转攻乡公所,乡公所毫无防范的情况下,被彭咏梧率队伍占领了粮铺,缴获了机枪,步枪各种军用物资。

得知消息的敌军前来包围,却不知道彭咏梧率领的游击队,本就作战勇猛,加上得来的这些先进的武器,更是如虎添翼,很快就击败了前来包围的敌军。

气急败坏的国民党,加大了对彭咏梧率领的游击队的围剿力度。

集结了多地的国民党军队,对游击队围追堵截,前后夹击,显然就是置游击队于死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陷入敌众我寡的境地,只能先走为上。

可转移又谈何容易,为了分散敌人,游击队兵分两路。

彭咏梧率领的这一支,在转移的过程中,迷了路,已经筋疲力竭的战士们,在暗洞处休息时,被国民党发现。

作战中,彭咏梧不幸受伤,知道自己走不掉了,吞掉了怀里的组织情报,用尽最后的子弹和力气,掩护了队伍的撤离,而他自己,身中数弹,英勇就义。

但江竹筠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没有沉浸悲伤无法自拔,这一切让她更加充满力量,革命一定要胜利,才对得起丈夫的牺牲。

众人劝他回家照顾年幼的孩子,江姐拒绝了,她要完成丈夫未完成的心愿,一定要沿着丈夫的革命之路,走下去,直到胜利。

江姐在革命的路上,丝毫不畏生死。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地下工作者的身份被泄露,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渣滓洞,一个如今听起来满是沉重的名字。

江姐被关押在这里,与众多的爱国人士,革命者,共产党人们一起,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度过了一日又一日。

敌人知道江姐的身份,便要从跟他口中询问情报,敌人知道共产党人都是有着坚定的革命意志力的。

对江姐,没有任何的好言相劝,而是一波又一波的肉体折磨。

鞭打都已经算是轻量的了,辣椒水会撒在伤口,绳子绑住双手吊在半空,坐过老虎凳,也尝过带刺的钢鞭,电流穿透过身体,竹签扎进过手指。

然而,没有关于共产党的一个字,从江姐口中说出。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素材

即便面对这样的折磨,江姐在狱中,依然带领大家,唱着那些让人坚定信心的革命歌曲。

狱中大家相互鼓励,每个人都坚信,革命终将迎来胜利。

终于,1949年10月1日,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大家喜极而泣,在江姐的带领下,用大家的衣服,一针一线,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

尽管他们并不知道五星红旗的样子,但他们知道,有五颗星星,一个大的代表着党,四颗小星星围在周围。

遗憾的是,同年11月14日,气急败坏准备逃离的国民党,把渣滓洞当做了最后的泄愤方式,三百多名革命人士,惨遭杀害,其中就有江姐,那一年,她只有2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革命与原妻失联

对于彭咏梧与江姐结为夫妻,谭正伦是后知后觉的。

自从1941年,收到过丈夫的一封信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她以为是因为自己拒绝了到重庆与丈夫团聚,惹恼了丈夫,其实只是党组织为了彭咏梧与江竹筠更像夫妻,也是为了保护谭正伦与孩子的安全,便断绝了来往。

六年了,一直都未等来丈夫的消息,想去重庆寻找,自己从未出过远门,又要照顾孩子,只能委托弟弟谭竹安,帮助自己寻找丈夫。

经过四处打听,倒是找到了彭咏梧,可姐夫已经有了新的家室,本以为是姐夫移情别恋,经过一番了解才知,是为了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咏梧

江竹筠还与谭竹安坦白:“我与老彭心中是有愧的,但革命一定会胜利,到那时,哪怕让老彭回到你姐姐身边,我都绝无二话”。

谭竹安也是拥护革命的,自然也理解这样的无奈之举。

当把这一切写成信,交给谭正伦时,谭正伦的心中,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更让她五味杂陈的,是信中弟弟交代,彭咏梧与江竹筠以及弟弟都要去干革命了,想让谭正伦前往重庆,照看他们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遭遇,谭正伦本该关起门,掩面痛哭,大骂“负心人”,可冷静下来的谭正伦,又理解了这一切。

生逢乱世,又是献给党和人民的人,丈夫为革命,自己命都能舍的人,如今这样的选择,也正是因为丈夫坚定的革命信念。

谭正伦带上了孩子,踏上了前往重庆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正伦

在组织的安排下,与两个孩子住进了七星岗女青年会的狭小房子里。

可这里也未能久住,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居无定所。

直到在“脱险同志联络处”落下脚,以为在这里稳稳当当的等待着江竹筠与彭咏梧的归来,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弟弟寄来的一封,江竹筠的托孤信。

得知彭咏梧与江竹筠都已经牺牲,谭正伦悲痛不已。

只是命运不允许她被悲伤左右,这份托付,她必须撑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正伦抚养遗孤

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彭云,她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歌乐山的孤儿院,毕竟自己微薄的收入,实在养不起两个孩子。

送走了自己的儿子,却把彭云留在了身边,而且为了时刻能照顾到,还拒绝了党组织安排的机关单位工作,而是去了彭云就读的托儿所做了保育员。

当国家提出帮助她抚养两个孩子的时候,她依然只把机会给了彭云,用自己仅有的每个月三十元的工资,艰难的维持着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幸的是,在谭正伦的抚养下,彭云与彭炳忠都十分出色,彼此之间也没有任何隔阂,如亲兄弟一般,善待着自己的母亲。

只是这份幸福太过短暂,在彭云成家后,想要接母亲来北京一起生活时,在准备启程的前一天,突然发病,未能抢救过来,年仅59岁的谭正伦,就这样离开了两个儿子。

葬礼上,彭云跪在灵前痛哭了好久,对他来说,养育之恩大过天,这份恩情,都还没来得及报,成为终生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正伦的一生,没有江竹筠与彭咏梧如正午烈日般的激情,热烈,但她却像初升的朝阳,温柔的,默默的,把希望,洒在大地,让生命,充满活力的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