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今年上半年的买房主题是“别犯错”,6月买房最重要的是“别买贵”。售楼处吃后悔药的买房人,十有八九是买贵了。如今,南城的新房开盘价都是“砍一刀”,但北城的西山观复和星宸和煦还在按兵不动。它们开盘会降价吗?顺销会降价吗?让我们理性分析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环卖四万”的消息直接把北京楼市砸懵了,指导价、开盘价和降价之间,到底有多大的鸿沟?

买房人如今是满城转,哪里有降价消息就去哪里转,遇到中意的房子又使劲砍价,砍完价又担心开发商后续降价,恨不得再签个“不降价承诺书“。

一位读者朋友听说石景山的元玺(招商蛇口+香港置地+首钢建投)那个约120平米的户型降价打94折,立即跑了去。但是,随后他又被中介的一个电话吸引到了海淀的中海中旅西山观复(以下简称:西山观复)。

一个在石景山,一个在海淀,它们之间有啥可比性?中介小哥有如下说辞:

1、元玺120平米的房子算下来套总价约900万元,而西山观复的140平米的四居室套总价约1100万元左右,添200万元,可以买海淀的四居室,何必要石景山的三居室?

2、元玺所在的石景山市场狭小,竞争激烈,二手房将来不好卖。但是西山观复所在的海淀区,房子天生具有学区概念,二手房好卖好出手。

很佩服中介小哥的营销才华。这位读者朋友本着“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原则,喊上房小评一起去看西山观复。

来到西山观复的售楼处,房小评立即被惊到——终于见到传说中的中海超市中海真是省钱省到家,将三个项目放在一个售楼处。西山观复、寰宇未来、汇智里三个项目售楼处都在一个地点,而且各有沙盘、样板间和销售员。

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1、节省成本:房租起码省掉一大半。另外,水、电、暖、制冷、人员等费用都省不少。

2、增加人气:三个项目的客户都拉到一起,顿时就让售楼处充满人气,与当下其他售楼处冷冷清清的场面形成对比。

3、共享客户:西山观复、寰宇未来、汇智里三个项目的客户重叠,三个产品形成高中低档排布,客户买不起西山观复还可以看看寰宇未来,再不济汇智里也可以承接。

在售楼处的入口,还专门摆了个“转运珠”,顺带把三个项目的热销运气都给加持了,连“求财的费用”都可以节省三分之二。从这些细节看,不得不佩服中海这个“成本王”持家有方。

当然,这么做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三个项目销售员各自为战,彼此之间不拉通,有的销售员为了让客户买这个,甚至会说点自家项目的坏话。

房小评在售楼处门口遇到几位来“要说法”的业主,估计是汇智里的,听说是因为降价来的。这不,汇智里的事情就影响到西山观复和寰宇未来的销售。

言归正传。我们这位读者朋友看了西山观复后,觉得项目有点“清高”:

1、产品单一:就6栋楼,就两排,就2种户型,140和167平米的四居室(另有少量端户是变异145平米四居室)。除去现房销售部分,总共200多套房。

2、价格优惠力度不大:销售指导价8.5万元/平米,目前还没有定开盘价,但是据说优惠力度不大,仅有付款节奏的优惠,每套优惠下来预计在小几十万元之内。

读者朋友不是很满意。如今南城的项目价格都是腰斩,优惠力度大的项目,开盘价直接是指导价的6.8折。相比之下,北部的西山观复优惠力度不大。

那么,西山观复后续会降价吗?现在买,会不会买贵了呢?

房小评认为,目前中海对开盘销售比较乐观,主要是基于地块的稀缺性,产品纯改善,较纯粹,对海淀的改善置换预期比较乐观,所以开盘价目前没有大幅度优惠的打算。

但是,中海的项目是要求流速和回款的。之前中海的兴叁号院、和瑞叁号院到了销售中后期,都有大幅度的降价打折优惠(详见:)。

此外,因为这个项目的地块是中旅拿的,中海是后面引入的合作,如果要降价需两家一起协商,这要在项目销售遇阻的情况下才能降价。这么好的地块没理由开盘就降价。

但是,西山观复的开盘也有压力:

1、客户遇降才买。如今的客户都担心买贵了,一定要等项目降价到自己认为的底部才肯买,对于不肯降价的项目会有观望态度。

2、旁边限竞房单价5万+:西山观复旁边的山屿湖、紫郡兰园、翡翠云图等项目还有一手现房在售,价格约5.3万元/平米,这给8万+单价的西山观复很大压力。

3、产品卖点少:除了户型纯粹之外,西山观复的槽点比较多。比如,层高只有2.95米,比较逊色;周边环境较差,不临地铁;一梯两户,如今市面上总价千万元以上的房子多数都是一梯一户。

最让我们读者认为西山观复后续会降价的是,今年以来,中海北京在丰台新开盘的几个大面积改善型楼盘,都因为种种原因在降价,这让大家又多了几分做“等等党”的信心。

但是房小评不这么认为。

丰台套总价在千万元以上的房子今年销售不好,是因为卖旧换新被卡,但海淀不一样,一方面有高收入人群,另一方面是二手房有学区属性,容易出手,海淀的卖旧换新循环比较顺畅,因此丰台的故事不一定在海淀上演。

但是如今的市场,谁也不能保证开盘售罄。做个“等等党”,貌似也是个理性的选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请以具体的相关权威性文件为准

文章授权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