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优梯航空一架客机在北极地区紧急迫降,导致机身断为两截。幸运的是,机上41人仅有1名乘客和2名机组人员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架载有36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的安-26型飞机于6月14日从西伯利亚北部的亚马尔半岛起飞,飞越北极圈的鄂毕湾。飞机在途中遇上大雾天气,并从雷达荧幕上消失。

乌塔航空发言人表示,由于飞行条件恶化,大雾和强风天气迫使机师紧急迫降,客机最终坠落在萨列哈尔德西北大约570公里处的雪地上。

给大家科普一下,安-26是由安东诺夫安-24的架构改良出的一款双螺旋桨引擎军民通用运输机生产于1969年至1985年间,共计生产1403架。如果按照血缘关系划分,它是我们熟知的一款飞机——运7的小叔。

你没看错,如果按照最迟1985年出厂,这架断为两截的飞机已经快40岁了,可能比很多网友的年龄还大。

其中就有一个问题产生了,一般而言,民航客机的使用寿命在20年至30年之间。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实际使用寿命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我肯定不会购买一架40岁的飞机执飞的机票。而这,也暴露出一个让俄粉扎心的事实——制裁持续下的俄罗斯航空业已无以为继

执飞的飞机越来越小,也越来越老。

今年3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对俄罗斯进行安全审计后,将其列为高危国家(red flag),与不丹、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利比里亚并列为世界上航空飞行最危险的四个国家。

更糟的是,ICAO的警告并不像很多人所声称的那样,“只是一种政治姿态”,它反映了相当真实的状况: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近期俄罗斯在航空安全方面事故频发。德国客机坠毁数据评估中心2月发布数据称,俄航空意外事件在过去一年内增加1倍多,由2022年的37件增长至2023年的81件。
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网站报道,近期,俄航空问题值得关注。在此次事故前一天,一架Diamond-42轻型飞机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别吉舍沃机场硬着陆,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飞机受损。
11日,一架轻型塞斯纳飞机紧急迫降在摩尔曼斯克州一条高速公路上,事故原因为技术故障,未造成人员伤亡。5月底,一架从萨马拉飞往莫斯科的空客321飞机,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迫降,事故初步原因为起落架轮胎爆裂。

2022年俄罗斯客机机队共有1287架飞机:其中470架(37%)是俄罗斯/前苏联及独联体国家制造的,其余817架(63%)是外国制造的,这其中的700架是从国外公司租赁并在国外航空登记册上登记的。

看上去俄罗斯/苏联制造的客机仍有一席之地,但实际上俄罗斯95%的航空客运使用的是外国制造的飞机——谁好谁坏,航空公司会用脚投票。

2022年,由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切断了俄罗斯航空公司与外界的联系。俄罗斯官方立刻翻脸,将这些租赁来的飞机全部扣押(涉及制裁的飞机共515架),并且拒付相应的租金。俄罗斯政府允许俄航司在2022年4月前将这些飞机重新在俄罗斯注册,这是实际上的侵吞外国公司资产。

这条新闻可能国内知道的人不多,可以记录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银航空租赁,是中国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是很多中国国际航班飞机的实际所有人。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之后,有17架属于中银航空租赁的飞机被扣押。

这17架飞机的价值大概价值8亿美元。经过长期的谈判,俄罗斯最后赔给中银2亿美元了结此事。那6亿美元,就是跟强盗做好朋友的代价了。

不过,飞机需要维护,零部件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更换。在西方重重制裁之下,虽然可以把抢来的飞机拆东墙补西墙,但趴窝的西方飞机还是会越来越多。

当然,俄罗斯也开始了他们的国产替代计划,就在6月15日,联合飞机公司(UAC)在喀山飞机制造厂经过精心恢复的Tu-214“飞行实验室”成功进行了它的首飞。

但就像他们的军机苏-57一样,都量产这么多年了,据外媒称,俄空天军仅有9架具备完整作战能力的苏-57,还有不到12架没有完整作战能力的预生产型或原型机。

而民用航空器对安全的要求,比军机要高出一大截。

有人说,俄罗斯越打越富,西方越制裁越无力,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俄罗斯的飞机,你敢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