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业。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技能岗三种岗位类别。

事业单位管理共划分为十个岗位等级,一级管理岗位属于部级正职;二级管理岗位属于部级副职,一二级管理岗位属于高级领导干部的范畴,其岗位的晋升是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执行。

对于管理岗位三级到十级岗位的晋升,除了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以外,岗位等级有点类似于公务员的职级,在事业单位中称为职员制,比如三级岗位就称为三级职员,三级职员属于厅级正职待遇,四级职员属于厅级副职待遇,这和机关公务员职级是在厅局以下机构中设立有异曲同工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晋升,目前还没有像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规定等那样系统的制度,但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公共服务事业机构,总体上还是按照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要求来执行,凡是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晋升的规定,同样适合事业单位管理等级的晋升。

按照国人部发〔2006〕87号文件,即《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晋升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这个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具体是按照各个地方制定的实施细则来执行。

按照该文件精神的规定,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从这个规定来看,事业单位岗位职员等级的晋升,最高一般只能晋升到三级职员,一二级职员的规定,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的执行,这个有关规定是什么规定,那就是党政高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事业单位属于聘用制,每一个岗位之间不完全是晋升关系,而是聘用关系,比如是聘用你担任三级职员或是五级职员,这除了单位是否有空缺,是否有任职的职数,本人是否符合任职聘用的条件和任职资格等。但事业单位各级领导之间则是提拔晋升的关系。

规定比较明确的是《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这个规定虽然比较明确,但对象主要是指县以下事业单位,对于县以上事业单位,目前还找不到更为具体的政策文件。

按照这个文件的规定,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设置6个职员等级,分别是五级职员、六级职员、七级职员、八级职员、九级职员、十级职员。其中,五级职员大致对应公务员的二级调研员,六级职员对应四级调研员,七级职员对应二级主任科员,八级职员对应四级主任科员,九级职员对应一级科员,十级职员对应二级科员。

非领导职责职员实行“三不挂钩”的原则,即不与职务挂钩、不与政治待遇挂钩、不与领导职数挂钩。在这一点上,与公务员的职级完全类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晋升职员等级的任职年限规定来看,晋升五级职员,应当在六级管理岗位或者六级职员 5年以上;晋升六级职员,应当在七级管理岗位或者七级职员 4年以上;晋升七级职员,应当在八级管理岗位或者八级职员 4年以上;晋升八级职员,应当在九级管理岗位或者九级职员 4年以上;晋升九级职员,应当在十级管理岗位或者十级职员 2年以上。从任职年限的规定来看,和公务员晋升职级规定的年限差不多。

除了任职年限的要求以外,也还有任职比例的限制,按照规定,管理岗职员的职数比例和公务员职级的职数比例也差不多。五级职员不超过管理岗数量的2%,六级职员不超过管理岗数量的10%,七级、八级职员不超过管理岗数量的60%,七级职员不超过七级、八级职员总和的50%,九级职员没有名额限制。对于绝大部分的管理岗职员而言,5级、6级是遥不可及的,主要还是争取7级、8级的名额。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制的推行,职员等级的晋升主要依据个人的工作表现、能力素质、学历背景等因素。通过综合考核和评定,符合条件的管理人员可以获得相应的职级晋升,从而享受更高的工资待遇和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