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开启他的第三个任期之初,就发出了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信号。在6月9日正式就职后,他迅速于次日敲定了新内阁的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莫迪政府上任后的首场外交活动恰逢6月11日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

然而,与往常不同,莫迪并未派遣他的得力助手、连任印度外长的苏杰生出席此次会议,而是选择了印度外交部经济关系秘书长达穆·拉维作为领队。

这一安排显然降低了代表团的级别,在中国、俄罗斯、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国外长中,拉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此举明显反映出莫迪政府在印度外交策略中有意降低“金砖国家”的地位。与此同时,莫迪政府对G7领导人峰会的态度则截然不同。

紧接在金砖外长会之后的G7领导人峰会,印度官方宣布莫迪将亲自出席七国集团的“外联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G7领导人峰会向多国发出了邀请,但首日的“领导人峰会”才是核心活动,而广发邀请的“外联会议”规格相对较低,并不强制要求国家元首出席。

例如,沙特虽然收到了邀请,但小萨勒曼并未亲自参会,仅派遣了代表。莫迪此次亲自参加G7会议,显然并非出于外交礼仪,而是他积极地将G7平台视为其第三任期外交规划的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莫迪政府未来可能进一步倾向西方。若此趋势成立,中国及金砖国家需保持高度警惕。莫迪为靠拢G7,可能采取的行动包括在金砖国家内部制造混乱、反俄或反华。

关于莫迪是否会在金砖国家内部捣乱,尚需进一步观察。今年金砖领导人峰会定于10月举行,因此印度即使有意捣乱,也不太可能过早行动。

在反俄方面,莫迪虽未采取极端措施,但已有意识地与俄罗斯保持距离。例如,印度在南海问题上表现活跃,向东南亚国家推销布拉莫斯导弹,却在对俄军售问题上持谨慎态度。

6月12日,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公司CEO明确表示,公司并无向俄罗斯提供导弹的计划,从而与俄罗斯划清界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反华方面,莫迪政府的举动则更为激进。莫迪连任后,中国向印度释放了积极信号。然而,印度的回应却与中国的善意形成鲜明对比。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上任首日便表示,处理中印关系时,印度将重点关注“边境局势”。此外,印度最近还与美国展开了一系列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对印度的举动给予了积极回应。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表示,将于6月下旬与沙利文共同访问新德里,推动美印在多领域的合作,并公开挑拨中印关系。

同时,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份涉及中印边界领土问题的法案,公然对印度表示支持。尽管该法案尚需经过参议院表决和总统签字才能正式生效,但美国作为域外国家对他国领土问题指手画脚、挑拨离间的行为已属恶劣。

美国显然已察觉到莫迪面临的政治困境。莫迪领导的印人党在最近的大选中虽然获胜,但优势并不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迪可能会为了巩固权力和塑造个人权威而采取军事冒险行为。美国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不断出手挑动中印边境矛盾并力捧莫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美国内外交困,迫切希望将中国拖入泥潭以分散其注意力。莫迪此时打着“中国牌”向美国靠拢无疑为拜登政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必须提高警惕并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