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三木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炎炎夏日,随着气温逐渐攀升,“洞洞鞋”又火了。从繁忙的工位到熙熙攘攘的地铁,从热闹的商场到休闲的公园,随处可见穿着洞洞鞋的“显眼包”。有电商平台统计,仅在5月20日至5月31日期间,洞洞鞋搜索量就较同期增长超180%,洞洞鞋的装饰物——“鞋花”搜索量较同期增长超100%。洞洞鞋有何魅力,何以俘获男女老少的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对不少人来说,舒适、便捷是选择洞洞鞋的直接原因。人字拖鞋,稍显邋遢,裹足的运动鞋,很不清爽,炎热的夏天,舍洞洞鞋其谁耶?从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来看,洞洞鞋兼具拖鞋的优点:便利,脚一蹬就能完成穿脱;清爽,开放的鞋面设计让脚丫子能自由呼吸。同时又兼顾了很多拖鞋不方便的场合,比如涉水的户外,跟带一提,加上鞋垫,走上两公里也不磨脚,也因此在一些夏日雨水较多的南方省份备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鞋花”的搭配组合,赋予了洞洞鞋彰显个性的新内涵。图片来源:中国商报

甚至在医务工作者这一群体中,洞洞鞋也人气颇高。一台手术,医生可能要站上几个小时,柔软的鞋底,帮助医生们久站不累;全包裹的设计又能预防医护人员被不慎掉落的器械或刀具伤着脚;特殊的材质方便清洗消毒;遇上突发情况,脚一伸就能及时响应……难怪有不少网友笑言,洞洞鞋已经一统手术室。

近年来,洞洞鞋在社交媒体的“种草”浪潮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如今,个性化的鞋花带火了洞洞鞋的新穿法,购买热情进一步高涨。原本洞洞鞋上用于通风设计的鞋孔,可以搭配鞋花装饰,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脚丫子的“一室一厅”进行“简装”“精装”,获得一双私人订制、独一无二的洞洞鞋,少了撞鞋的尴尬,也装点了庸常日子。鞋花可拆卸可更换,换上不同风格样式的鞋花,约等于每天都在穿新鞋——互联网上,许多年轻人纷纷分享自己的“爆改”攻略,晒出自己的作品。从脑洞大开的搭配,到生活方式和态度的表达,增添了互动、悦己等属性的洞洞鞋,俨然成为新社交货币。

从物质消费拓展至情感消费,在实用价值之外,鞋花的出现让洞洞鞋承载更多的情感价值和文化意义。国潮、动漫、美食、IP联名……商家们将不同元素与鞋花设计结合,围绕多元化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丰富供给,比如针对年轻人的动漫联名款,针对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国潮风。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正为洞洞鞋市场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由鞋花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心头好”,联想到我们从前聊过的“花袜子”“穿戴甲”,实践表明,只要能抓住年轻消费者注重个性表达、看重情感需求的特点,方寸之间也能开拓出大市场。

回到洞洞鞋,这些年来,争议与热度始终相伴随行。有人关注审美,执着地认为其“又土又丑”,难登大雅之堂;有人注重实用,担心过于柔软的鞋底会导致足底缺乏支撑,鞋头宽大、材质柔软使其与金属或其他物体表面摩擦的时候容易贴合,毕竟,穿着洞洞鞋走路崴脚、被电梯夹脚的事件时有发生。审美因人而异、潮流不断变迁,没有定论。不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材质、鞋底、尺码洞洞鞋的提醒,具有普遍意义。也期待商家能够根据市场反馈持续优化设计,更好护航“脚下的安全”。

这正是:

柔软舒适,夏日百搭。

张扬个性,还有鞋花。

大家晚安!

(文 | 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