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王崭

编辑|斯问

“债总得有人还嘛。”“对呀,总有一天能还完的嘛。”“我也认可这件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6月1日,在钟薛高创始人林盛的视频中,选择留下的钟薛高员工一边参与直播间选品,一边回答着“老林为什么不‘躺平’”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7日,林盛在淘宝开设直播首秀,直播带货结束的第二天,“红薯刺客”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无数网友吐槽他卖8元一斤的红薯,质疑其直播又在“割韭菜”。5月31日,林盛顶着争议再次现身直播间,一边直播带货一边解释,直播间的红薯有三种,其中还有2元一斤的,但似乎只有8元一斤的被关注到了。

直播还债,或者直播自救,林盛并不是第一人。曾在直播间夸奖过钟薛高的罗永浩,直播首秀遭遇滑铁卢的俞敏洪,或是七天七夜直播自救的天涯社区,都曾是走进直播间自救的一员。

直播自救的结局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直播自救是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故事。

顶着争议走进直播间的林盛,身上也有足够的故事,他是曾经的营销专家,一手打造出“雪糕界的爱马仕”,再到如今的直播还债,林盛自己“已经做好了直播头两个月挨骂准备”。

但从目前两场直播来看,林盛曾经讲故事的能力还不能完全照搬到直播间,怎么和现在的消费者对话,也是他需要急切考虑的问题。

网红老板,直播仍是“刺客”?

林盛的直播首秀,不算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场直播近5个小时,观看人次84万,“钟薛高老林”的账号涨粉1839人,曾经在社交平台被称为“雪糕中的爱马仕”的网红钟薛高雪糕套盒,也只卖出去100多份,被众人关注的红薯总共上了三款,一共卖出400多单。

销量不佳,讨论和热度也多是负面。

林盛首播结束的第二天,直播间售价42.9元的“康沙鸣门金时番薯5斤装”就登上热搜,被套上“红薯刺客”的名号,和此前吐槽钟薛高“雪糕刺客”的名称相对应。

在5月31日的第二次直播中,林盛略有些无奈地回应,首播直播间一共三款红薯,价格最高的一款并没有上架,而是作为福利抽奖,直播间售卖的两款红薯有2元一斤的,也有8元一斤的,“它们各值各的价钱”“我觉得红薯挺冤的”。刚回应和反思结束,林盛又卖起了定价9.9元的红薯干,埋头带货。

反思,是林盛直播间不可避免的话题。

从首播开始,林盛就在反思自己的错误,“钟薛高在过去的一年里面运营的不太好,主要是我的责任,导致资金流非常紧张。有大量员工的薪水、补偿金还有报销等,我们没有及时地兑付,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继续卖钟薛高还是开直播,我们都希望尽量能把公司恢复到一个正常的运营状态,把欠的钱给还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播时,直播间背景板有一个醒目的数字“729”,代表729个被钟薛高欠薪、拖欠赔偿金的在职员工和离职员工,林盛用这个数字激励自己一点点把债还下去,而在第二次直播时,这个数字变成了726。

具体欠债多少,林盛并未透露,但《人物》今年4月的一篇报道中,提到钟薛高不仅从未盈利,且欠款规模“接近9个亿”。

一点点将这个数字降下去,不“躺平”,把债还清,是林盛早就做下的决定。

今年4月,新浪财经CEO邓庆旭发了一条微博,表示钟薛高创始人林盛被限高了,但坐了一夜绿皮火车到北京和他见面,“就是卖红薯也要把债还上”,随后又补充林盛直言自己“不跑不赖不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淘宝直播间的林盛,同时也在运营着其他平台。

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钟薛高老林”的账号从5月29日—6月2日连续发布5条“钟薛高为什么还不倒闭”的视频,直言钟薛高和背后工作人员仍在坚持把债还上,勾勒出一群坚韧的创业者形象。

只是各路网友似乎并不买账,有网友吐槽钟薛高“这是刺客被自己刺杀了”,也有网友认为他们在“自我感动”,踏进直播间还债的林盛,显然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故事大师的“滑铁卢”

态度诚恳,决心还债的林盛,却没有说服众多消费者。

这更多是因为林盛此前的经历。曾经一手打造出马迭尔、中街1946的林盛,用着相同手法和故事打造出了钟薛高。

钟薛高最出名的网红单品厄瓜多尔粉钻,原料是和“白老虎一样稀少”的粉色可可,只有五吨原料进口到中国,其中三吨被钟薛高拿下,搭配使用的是百万元一吨的日本柠檬柚,最后定价66元一只,被称为“雪糕界的爱马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型独特的钟薛高

以往,林盛最擅长讲的是一个个昂贵的营销故事,这些故事足够吸引眼球,也足够被拿来做成“网红”案例传播,一时间精准拿捏住了消费升级浪潮中的消费者。

广告咨询出生的林盛,还曾总结过自己打造网红雪糕的心得体会,表示在雪糕冰品这个赛道上,“大家比的是传播能力的问题”。

但2022年,钟薛高“火烧不化”的消息,让人开始对这一网红产品祛魅,随后林盛在朋友圈怒怼这是对手的“黑公关”,“水军明显”,反而引起不少网友的逆反心理,“雪糕刺客”“刺伤消费者”“哄抬雪糕价格”等消息,让消费者对钟薛高失去耐心。

随后,网友挖出钟薛高曾两次因为虚假宣传被罚,都是因为在原料上虚假宣传。而“不加一滴水”的广告语,也被包装袋后配料表中的“水”锤了。

风波中,一张截图频频出现在钟薛高相关的热搜和评论区中,直到现在依旧被不少网友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中的林盛表情冷漠,配字“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让无数网友质疑他“过于傲慢”——实际上,这一截图来自《艾问人物》的访谈,林盛当时说的是,雪糕所用的原料日本柚子要120万元一吨,原料商的态度是“它(柚子)就那个价格,(公司进货)爱要不要”。

刷屏的“红薯刺客”,也是因为林盛直播间的发言。

在直播间介绍8元一斤的红薯时,他表示,“大部分人觉得寻常的东西就该是便宜的,但实际上世间昂贵的东西是纯净的空气,晒到的阳光和干净的水,和身边默默对你好的人。但这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一个好吃的红薯,背后都是农人的点点心血,我们需要去格外珍惜。”

带有几分“鸡汤”的解说,很难在消费觉醒的今天,让网友为其买单。即便有人在社交平台表示自己之前买相同品种的红薯确实要这个价,也难让林盛摆脱“红薯刺客”的评论。在林盛的第二场直播中,还有弹幕显示“红薯不卖68元一斤都对不住你当初骄傲的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靠着讲故事打造出无数网红产品的林盛,需要改变的是在直播间和消费者沟通的风格。

在消费觉醒的今天,比起空泛的“鸡汤”,消费者更希望了解的是真正有“性价比”的故事,即便林盛“已经做好了直播头两个月挨骂准备”,也要先了解,直播间的消费者,已经不再为昂贵故事买单了。

直播间里的“求生之路”

首播时,林盛曾直言,“做直播对我来说是一件特别纠结的事情,因为之前从来没有这个选项,但最终还是决定要做这件事”。对于现在的林盛而言,直播带货可能是最具“性价比”的自救之路,也是一条可能让他还清债务的路。

走进直播间求生的企业家和平台不止一个。

曾在直播间挺过钟薛高的罗永浩,因为创业失败在2020年走进直播间,不仅带着“交个朋友”变成了抖音头部带货达人,还开出众多矩阵账号,并在2022年6月13日宣布“退网”——彼时罗永浩的6亿债务虽然没有还完,但已接近尾声,他宣布自己将再次投入创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永浩的“交个朋友”直播团队

在K12教培行业出现危机之时,俞敏洪也带着团队进入直播间,虽然首播并不出彩,但半年后,“双语带货”的董宇辉在一夜之间爆火,陆续打造出东方甄选和与辉同行两大直播IP。

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或者企业家都能如此成功。

天涯社区曾为了筹措300万元支付欠款,开启了一场七天七夜的义卖活动,多位互联网大咖参与其中,但最后只卖出了30万元的商品,距离筹款目标相差甚远。随后,天涯还曾计划推出“天涯臻选”等IP,但一直未能成功,最近的消息则是天涯社区想要出售旗下域名,进行最后的自救。

成功与否,离不开“人、货、场”三大电商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俞敏洪直播首秀时,董宇辉还未出名

纵观东方甄选和“交个朋友”,两者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个人IP,一边是多年网红“真还传”主角罗永浩,在直播间嬉笑怒骂,把直播效果拉满,另一边,则是有着丰富文化储备的董宇辉,结合风土人情讲述一个个故事。相较之下,天涯却没有明确的个人IP。

而在“货”上,“交个朋友”和东方甄选早早就上探起了供应链,东方甄选更是从直播带货之初就开始专注农副产品的供应链,并且和工厂合作打造自有品牌产品。而天涯直播带货的产品更多来自公开选品池或者部分商家资助,并没有什么优势。

在“场”上,东方甄选和“交个朋友”组建了团队,有自己的直播场地,而天涯更像一个“草台班子”,直播中,还有看不过去的粉丝前来帮忙。

相同的逻辑,也可以用在林盛的直播带货上。

林盛有着“网红老板”的IP,身上有着足够的争议和亮点,能为直播间带来启动流量,但在“货”和“场”上,林盛却颇为不足:直播带货的商品并没有太多亮点,在价格上也没有什么优势,直播间采用的淘宝托管模式,还算不上一个独立的团队。

拿出低姿态的林盛,明白了现在的消费者不再会为曾经价格高昂的故事买单,而准备好挨两个月骂的他,或许也将继续在直播间寻找新的方向,寻找现在消费者更想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