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

彼时的天安门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如潮水般的人群,他们激情高昂地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庆祝着这一伟大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庆祝仪式开始的时候,毛主席已经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眺望一眼远处一望无际的碧蓝天空之后,他的目光随即落在了这片“红色浪潮”之中。

彼时,已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感受到这番凉爽之意、以及台下群众们的高涨热情之后,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也暂且放下了心头的忧虑,原本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随即喜笑颜开起来。

“又是一年好佳节……等到朝鲜半岛上战事结束了,没有人再敢在我们的边境上挑起事端,那样人民就能每天都像现在这样,过上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就在此时,一阵震耳欲聋的声音划破天际,循声望去,正是一支空军编队从上空飞过。

看着一架架战机由远及近驶来,人群顷刻之间沸腾了,他们挥舞着手中的红旗向驾驶战机的飞行员致敬。

看到如此情形,毛主席也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向天空中的飞行员们行注视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去年的今日,也就是开国大典的那一天,幅员如此辽阔的新中国却只有17架战机,这个数字无疑少得可怜。

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为了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拥有自己的空军部队,身为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久久注视着渐行渐远的战机编队,最终下达了一个不得已的命令:“让第一批受阅的战机调头,重新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飞一圈”。

于是,第一批受阅的9架P-51战斗机则调转方向,在第二批受阅的8架战机驶离天安门之后,再度飞入人们的视线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典礼结束之后,外国诸多媒体竞相报道这一震撼的一幕:这个矗立在遥远东方的大国,一夜之间竟拥有了令人惊讶的空军力量,由26架战机组成的受阅机群便是最好的证明。

每当回想起这个细节的时候,不论是毛主席、还是周恩来总理,亦或是其他的同志们总是坚定地说道:“中国一定要大力发展自己的空中力量”。

而经过短短一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的战斗机数量已经从原来的17架增加至100架,这个速度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十分迅速的。

而此时,正在感叹之余的毛主席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拉着身旁的朱老总问道:“那个林虎现在何处?”

闻听此言,身为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笑着说道:“主席,他就在庆典现场,我这就把他叫来”。

二人所说的这个林虎,正是开国大典时驾驶P-51战机受阅的飞行员之一。

也正因如此,毛主席才会面对此行此景突然想到他。

然而,在场的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当林虎被朱老总叫到天安门城楼上,只是简单说了几句话之后,毛主席的脸色竟瞬间冷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他紧紧盯着林虎的眼睛,伸出手重重拍打在一旁的围栏上,极为严肃地说道:“简直不像话!”

林虎登上城楼后,究竟说了些什么?原本还兴致盎然的毛主席为何会突然动怒呢?

而林虎除了是开国大典上第一批接受检阅的飞行员之外,究竟还有怎样独特的身份呢?

1927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坐落在东北大地上的冰城哈尔滨更是如同雪窖冰天,无论是城镇、还是一望无垠的大荒原上,除了一片刺眼的茫茫白雪之外,肉眼再也看不到其他任何事物。

原本热闹非凡的街道上,也仿佛成为人迹罕至的禁地,当地的老百姓们只能躲在家中,围坐在火炉旁取暖,这也被他们形象地称之为“猫冬”。

然而,一天傍晚,就在夜幕即将笼罩整片冰雪大地之际,一声突如其来的婴儿啼哭却划破天际,那声音如同一记闷雷爆炸,令寂寥的小镇子瞬间沸腾起来。

“谁家生崽了?”

热心肠的人们纷纷打开窗户,再也顾不得狂风朝着屋内肆虐,大声吆喝着。

此时,有人便回应道:“估计是村东头‘老山东’家里,入冬前他家那苏联媳妇肚子就那么老大,准是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论之间,已经有一群人争相踏出房门,循着声音找去。

毕竟都是邻里街坊,有人家里生了孩子,同村的人必然是要前去帮把手、或者是送上几句吉祥话的,这便是常说的人情味。

当众人找到啼哭声发出的源头,果然就是他们念叨的“老山东”家。

之所以称呼他为“老山东”,是因为早在多年以前、他从山东烟台千里迢迢闯关东来到了哈尔滨,在这里和一个苏联女孩结为了夫妻。

本以为未来的日子会一路蒸蒸日上,可没想到一场意外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就在娃娃出生后不久,“老山东”就托人在铁路上找了份差事,专门负责看守拉煤的车厢。

一天夜里,“老山东”和几个朋友喝了几杯,便醉醺醺地爬到一个车厢里睡着了。

由于那是一个露天车厢,当时又是天寒地冻的冬夜,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车站的工作人员才发现早已浑身僵硬、没了呼吸的“老山东”。

在巨大的打击之下,他的妻子、也就是结婚多年的苏联女人,也在不久之后悲痛离世,只留下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同村一户林姓的人家不忍心看着孩子饿死,便索性将他收养,并取名为林根生。

1938年,也就是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个年头,林根生已经11岁了。

或许是因为有着山东和苏联两地的优良基因,林根生虽然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却已长得五大三粗,比身边的同龄人要高出一头。

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遇到了一支八路军的队伍,便一路跟到了他们的驻地。

发现有个孩子在驻地附近鬼鬼祟祟,站岗的哨兵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拿着一杆土枪便冲了上去,猛地一扑便将林根生按倒在了地上。

起初的时候,林根生还用尽浑身力气挣扎了一番,可在发现无论怎么折腾都摆脱不了束缚之后,也只好安顿下来。

那名哨兵上下打量了几眼,竟有些意外地说道:“呦呵,还是个苏联人,小小年纪里倒有一身力气,要不是我在部队里练过擒拿,还真按不住你”。

虽然林根生被降服了,可气势依旧不弱,他当即顶撞道:“谁是苏联人?俺可是正儿八经在哈尔滨出生的,祖籍在烟台。你可以说俺是东北人、也可以说是山东人,就是不能说俺是苏联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小家伙倔强的模样,哨兵倒来了兴致。

攀谈了一番后才知道,这个娃娃叫林根生,11岁,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苏联人,之所以在部队驻地鬼鬼祟祟,是因为他想加入八路军。

由于当时全国抗战局势吃紧,部队正是用人之际,而且林根生虽然年纪小,但却能跟一个成年人打得平分秋色,而且临危不惧,是个当兵的好苗子。

于是,这支八路军便破例收下了他,让他暂时跟在队长的身边做一名勤务兵。

在相处一段时间后,战友们根据他虎头虎脑的脾气秉性,便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林虎”。

从那以后,他便将林虎当成了自己的名字。

不久之后,部队奉命开拔,前往山东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林虎便一直跟随部队在山东境内开展抗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秋天,日本战败投降,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年仅18岁的林虎终于如愿加入了共产党,并且得到了前往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深造的机会。

正是因为学习航空技术的经历,让林虎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知道,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他一直担任的都是勤务员、通讯员、军校教员这些二线的职务,很少有能够冲在战场一线、上阵杀敌的机会。

1949年8月份的一天,林虎正和好友孟进结束一场飞行任务,刚刚驾驶战机落地的时候,却发现部队首长常乾坤竟孤身一人站在跑道尽头朝着自己挥手。

停稳飞机之后,林虎便一个翻身跳到地上,跑步来到了常乾坤的身旁。

“首长,您怎么在这里?”

毕竟常乾坤作为时任空军副司令员兼训练部长,平日里的工作必然十分繁忙,他竟然抽出时间来机场找自己,必然有重要的事情要交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林虎话音刚落,常乾坤便紧接着开口说道:“你和孟进平时表现都很不错,是我们空军部队的‘硬骨头’,现在组织上决定调你们去南苑飞行中队去,保卫北平的安全,你们有什么想法?”

对于这个任务,林虎肯定是欣然接受的。

而且他也知道,就在不久之前,也就是5月份的时候,几架反动派的轰炸机竟然悍然侵入北平上空,在南苑机场投下数十枚燃烧弹。

所以,保卫北平的防空安全极为必要。

当林虎正式被编入南苑飞行中队之后不久,开国大典也如期而至。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让齐聚北京的外国友人见识到新中国的空军实力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