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台给我推荐了一篇很火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看标题就让人大吃一惊,相关单位是正处级,作者居然批评它在装聋作哑,可想而知,文章的尺度肯定相当大,让人不由的好奇文章内容,并对作者的犀利观点充满期待。

那么,在这篇尺度极大的文章中相关单位到底是因为什么大不了的事,而又如何“装聋作哑”呢?

且看作者的说法。

一开始是对该机构社交账号的头像logo质疑,形容其“如同倭国旭日旗一般的底色”,“看上去全无青年人的青春活力”。

聊城团市委确实用了一个红色的圆形图案,但怎么能说成是日本国旗的底色了,难道因为日本国旗用了红色,红色就是日本的呢?别的国家都不能用呢?

中国人历来喜欢红色,大红大紫,团团圆圆,中国红是一种文化符号,春联是红色的、灯笼是红色的、中国结也是红色的,连我们的国旗都是红色的,但谁又会强调红色是中国的呢?

而且,在无数的设计案例中,都有红色的圆形图案,就比如农夫山泉的矿泉水瓶盖。

红色绝不是日本的,红色的圆形也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团组织应该展现青春活力,不应该死气沉沉,正是如此,聊城团市委为才设计了这个别具一格的头像logo,不仅有活力,还有设计语言和文艺气息,难道都要千篇一律才好吗?

没有任何条文规定,团组织的社交账号头像,一定要用某某样式。

实在搞不清楚,作者为什么会觉得该头像全无青年人的青春活力,人家明明信息丰富,动感十足。

接下来,作者贴出一张黑衣刺客的照片,并和头像中的“才”字对比,马上得出结论说,“这是一张日本忍者的图片”,“相似度没有100%,也算是八九不离十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的对吗?

当然不对,一眼就能看出他的结论至少有两处错误,一是黑衣刺客不一定是日本忍者,任何国家的刺客都可以穿黑衣蒙面,这并不是日本忍者所独有的装饰,如果他拿的是武士刀,那还有几分关系,但他拿的那把黑刀并不是武士刀,也不是日本忍者的忍具。

所以,作者实际上连日本忍者和黑衣刺客都无法区分,他认为只要黑衣蒙面的就是日本忍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那个才字和黑衣刺客造型完全不相似,并不是作者说八九不离十,头像中的才倒更像是个奋力向前奔跑的运动员,或者一个翩翩起舞的舞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那趴在地上的黑衣刺客唯一相似的,仅仅是他们的颜色差不多,造型根本八竿子打不着。

通过上述一番毫无逻辑的论证,作者竟光明正大的将该头像定义为“日本渗透势力”的产物,不得不说,大有一种以自我意识为标准给他人定罪的感觉,欲加之罪又何患无辞呢?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仅表述没有逻辑,而且在他眼里红色就是日本国旗的底色,圆形红色就是日本旭日旗,如此轻易的把中国红的使用版权拱手让给了日本,其做法与卖国贼无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文章内容变得更加不可思议,他说——

“好像这件事情完全和他们无关?”

——这件事本身就和日本无关,本来也不是事。

“像这样如同缩头乌龟一般的躲闪、逃避”

——如果所有无聊的质疑都要去解释,那么天文学家都要去给杞人解释天不会掉下来,还做什么工作?凭什么你的质疑,人家就一定要回复你?

“把责任归咎于‘失误’?或者‘临时工’身上也不是不可以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注意,作者此时已经把质疑悄悄的上升为证据确凿的错误,还要求有人负责,质疑是自由的,但每个质疑又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怎么能把自己质疑的内容都当真,并以此给别人定罪呢?

评判是非对错,决定权又不在个人的手上,自然不能给他人定罪,否则法律法规还有什么用。

后来,头像换成了团徽。

但作者仍然不满意,他说——

“此地无银三百两”

“试探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底线?”

“替倭国落实他们期盼已久的目标?”

“人民群众需要一个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惊讶的是,小小的头像就算没有用好,顶多也只是工作失误,作者却突然把它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高度,给人极强的压迫感,感觉他就像是抓住了敌国的头号间谍一样。

从质疑到定罪,再到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敌人,整个过程竟然只经历了几百字,尽管他什么证据也没有,但他仍然在结尾处义正言辞的高呼,“聊城共青团,请不要装聋作哑!”

于是,到这里,首尾也就呼应上了。

该文章是成功的,它获得了大量点赞和评论,作者也享受着英雄般的待遇,他的呐喊确实足够振聋发聩、铿锵有力。

看看网友是怎么评论的,“我们年轻人还要抗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他们认为这是保护人民的行为,也是爱国的表现。

但相比于抗日,要求追责的声音更响亮。

有人甚至说,“要查清楚这个图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谁传上去的,是谁命令要求传的,是谁提议这个图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是不得了,换个头像而已,整个单位、整条战线、各级领导一个都跑不了,连广告公司的人都有可能被波及。

当然,大家也不必担心,没有人会真的被追责,因为作者罗织的那些罪名都是子虚乌有的,没有任何证据作为支撑。

让人好奇的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看了一下他的个人简介——一个热爱家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男人——这像极了一个三观很正的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他是无偿在互联网世界里“抗日”,那也无可厚非,只是他的个人喜好,但他显然不是单纯的为了爱国。

比如,有一次他的爱国文章获得了不错的流量,但他却因为忘记添加广告,导致没有收益而懊悔不已,甚至说“感觉自己被‘白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爱国文章已经感染了那么多人,“抗日”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为什么还说自己被“白嫖”了呢?

很明显,他的爱国并不单纯,根本目的是流量和钱,借着爱国的名义罢了,对他来说“抗日”只是一门生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抗日”内容,胡锡进也是他文章中的常客,只不过老胡给他带来的流量不多,以至于他的批评变得越来越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改文章全文无理无据,满篇都是为了流量,连出发点都和爱国无关,是名副其实的蹭流量,别有用心,不足为道。

提两点建议——

一是平台应该减少推荐类似文章,相关作者没有了流量,才能好好去工作,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聊城团市委应该改回原来的头像,气气这些看什么都是日本文化的“卖国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想对文章的作者说,“到底赚了多少,请你也不要装聋作哑。”

后记:为了帮助朋友们甄别虚假网络“抗日”行为,我决定写一个《打假网络抗日》系列,篇数未知,内容无限制,更新不定期,有兴趣请关注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