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22》为我们揭开了癌症无情面纱的一角。

癌症,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顽疾,正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报告数据,2022年全球新确诊的癌症病例已高达惊人的1996万例,因癌症而离世的悲剧更是多达974万例。这不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更是无数家庭破碎的悲痛记忆。

更令人忧心的是,预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将激增至3530万,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在患病率上榜上有名,它们不分性别、不分地域,悄然之间就夺走了无数宝贵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全球癌症统计数据 2022》要点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视野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全球癌症统计数据 2022》要点解读

在全球视野下,癌症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和性别差异。高度发展区域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较高,而男性患癌和死亡的风险总体上略高于女性。这既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对癌症发病的深刻影响,也提示我们在制定防控策略时需要更加精准和有针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视角看

回看国内,癌症的阴霾同样沉重。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每年的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居高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中国男性癌症负担持续加重,特别是肺癌,作为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和死亡人数均有所上升,ASR分别从2016年的49.7和40.5升至2022年的52.0和39.5。同时,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风险也显著增高,ASR分别从21.6和10.0升至24.7和10.9。尽管肝癌和胃癌的发病率略有下降,但其死亡风险仍居高不下。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上升。

与男性相似,中国女性癌症负担也在不断增加。《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22》的数据显示,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和死亡人数均大幅增加,ASR分别从2016年的23.7和16.2升至2022年的30.3和14.7。乳腺癌的发病率更是激增,ASR从29.0升至33.0,显示出女性乳腺癌防控的严峻形势。此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大幅上升,ASR从15.8升至36.5,尽管其死亡率相对较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细胞在治疗癌症中的重要性

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癌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干细胞具有增殖、分化为各系成熟血细胞的功能和自我更新能力,它们对于血液系统癌症的治疗尤为有效。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可以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细胞注入癌症患者体内,重建其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这种方法在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骨髓瘤等疾病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甚至使多数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增加,达到近似治愈的效果。

此外,干细胞移植在非血液系统癌症的治疗中也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以乳腺癌为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可以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来抑制癌细胞,使瘤体缩小,而且还能显著降低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如白细胞、红细胞降低等。这为患者手术的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延长了其生存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克菲勒大学Elaine Fuchs实验室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干细胞与癌症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他们发现,正常干细胞中的单个突变基因可能引发癌性干细胞与其周围组织之间的错误沟通,从而推动恶性肿瘤的发展。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暗示了通过干预这种错误的细胞间沟通来治疗癌症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疫细胞在治疗癌症中的重要性

免疫细胞在抗击癌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细胞具有吞噬、杀死或分解肿瘤细胞的能力,从而有效降低肿瘤的大小和数量。特别是T细胞,在识别到肿瘤细胞时,会迅速释放细胞毒素或通过其他机制来消灭这些恶性细胞。此外,T细胞还能识别和杀死转移性肿瘤细胞,为防止癌症扩散提供了重要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免疫治疗方法来增强免疫细胞的作用。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细胞疗法等创新手段已经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CAR-T细胞疗法通过改造T细胞,使其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东京的Seta诊所集团公布了一项关于免疫细胞治疗联合标准辅助全身疗法对实体瘤疗效的研究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项为期三个月的研究中,141例实体瘤患者接受了包括T淋巴细胞或DC(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内的免疫细胞治疗

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在三年和五年的总生存期(OS)率分别高达86.6%和80.9%,而十年OS率也达到了惊人的74.5%。

这一数据可以证明辅助免疫细胞疗法与其他系统疗法的结合能够为实体瘤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益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化学药物到物理疗法,再到如今的细胞治疗,医学界正迎来一场划时代的‘第三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