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流传于以红河州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为中心的哈尼族村落,其对研究哈尼族梯田农耕文化和历史渊源具有重要价值。2006年,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大多由8个声部组合,演唱素材源于生活,曲调悠扬婉转,多声部和谐,浑然天成。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

哈尼族人把对自然山水、生产技能、文明礼仪等一整套完整的民间农业生产生活知识体系浓缩到了通俗易懂的歌谣里,梯田、山林、村寨等多样化空间,都是哈尼族人即兴表演的舞台。每当栽秧季节到来,红河梯田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此起彼伏,震撼山间,动人心魄。

文 李亚 整理

图 红河县文化和旅游局

设计 张楠

编辑 龚怡丹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李元

审核 马波 刘丽

运维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871一63534744

邮箱:8707155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