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重庆市酉阳县正全力实施县城扩容专项行动,加快打造“小县大城”。酉阳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强调,要抢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重大机遇,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尊重县城发展规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求,加快补齐县城短板弱项,推进新区、景区、老区“三位一体”,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提速推进新城建设

桃花源新城建设是酉阳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载体。新城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公共服务设施、燃气、供水、排水、电力、通讯、路网、绿地系统等12个专项规划全面融入控制性详细规划。

目前,桃花源新城房屋协议签订完成99.3%,土地征收完成99%,已拆除房屋2000余栋;建成桃源路、游农大道等城市干道3公里,骨架路网工程全面启动;桃源·新宸、山源·田园归居等项目序时推进;完成新城“七小三初”概念方案设计,分布启动实施,酉州高级中学即将开学投用;新城医院、供水工程、滨河运动公园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正有序推进,一座生态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正加快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酉阳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强调,要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下一步,酉阳将持续完善桃花源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土地房屋征收全面扫尾收官。推动与中国民贸、中交集团、国机集团等央地合作项目落地,实现新城开发资金平衡、滚动发展。加快拉开新城框架格局,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强化产业配套功能,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加快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桃花源新城。

全面提升老城品质

新城建设提速推进,老城品质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酉阳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市民生活更有质感。

为缓解城区停车难,今年以来,酉阳先后开发两批次错时共享停车位。不仅如此,围绕优化城市微空间,有序推进糖厂、馨园小区大型停车场建设,累计新增公共及小微停车泊位6691个;新增立体绿化2万平方米,新建劳动者港湾2个,提档升级公共厕所25个。

发生明显变化的还有老旧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县委党校宿舍,完成改造后,小区墙面整体翻新,臭水沟变成了羽毛球场,杂草地变成了篮球场,并增设了健身器材,规范施划了78个停车位,摇身一变成为“口袋公园”。近年来,酉阳加快推进酉州水岸、老农业局宿舍等2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11个。

下一步,酉阳将扎实抓好“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社区建设,布局实施一批口袋公园“微景点”,完善城市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提档升级景区、学区、小区等环境品质,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推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明晰县、乡镇(街道)权责边界和治理事项清单,有效提升“一体化”治理水平。健全城市安全预防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应急保障体系,提升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韧性水平。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立足城乡融合发展,近年来,酉阳有序推进市民下乡、农民进城、产业进村,推动“人地钱技”城乡自由流动,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县域范例。

数据显示,“四进三回”行动中,酉阳优化提升50个共富乡村村庄规划编制,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近400个,10个产业发展指导专家组的137名科技人才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引导1000名人才、300家企业“上山下乡”发展新业态。特别是扎实推进产业进村,依托“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实施“百户创业”计划,嵌入式盘活闲置房屋、低效土地等资源,打造民宿、文创、田园综合体等经营业态。一季度,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2%,增速全市第二。

此外,实施集镇提升工程,不断完善路网规划,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动中心城镇高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形成6个人口资源环境相对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对统一的发展片区。

下一步,酉阳将创新完善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机制,深入实施规划、科技、经营、资金进乡村和能人、青年、务工人员回乡村“四进三回”行动,有序引导、依法规范城市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下乡。推进强镇带村工程,着力培育一批中心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小城镇服务“三农”功能,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打造县域副中心。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镇落户限制,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就业、随迁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保障,真正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