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5年,蒋介石在临终前说“在我死后,我的这个位置就由严家淦坐下去。”

此话一出,围在他身边的所有人居然都没有表现的很意外,他们中间有人小声的说道:“在老蒋身边呆久了,谁不知道他的疑心有多重?”

思想方面他一直有着“家天下”和“传位于子”的传统封建思想;政权上他独裁、疑心重、掌控欲强不容别人左右。

这样的蒋介石没有将权力宝座交给儿子蒋经国,直接给了一个外人那其中是另有安排还是另有隐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天下”

晚年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心心念念的无非两件事:一个是重回大陆,第二个就是传位于子,眼看第一件事是无望了于是他把重心都放在第二件事上传位于子

蒋经国作为长子其实一直都是蒋介石看中的为了蒋家王朝大权不旁落,曾一度有意把蒋经国当继承人来培养的。

苏联留学回来的蒋经国被蒋介石安排担任军方情报相关的工作在熟悉工作有了自己的心腹之后。

蒋经国被安排去清除异己,搞土改政策,后来斗法扳倒了特务毛人凤

为了能够顺利让蒋经国接班,蒋介石不惜大手一挥扫清诸多障碍,这些人当中就包括孙立、陈诚、吴国桢这些为他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忠臣蒋介石这么做是怕他们功高盖主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除障碍

孙立有丰富的留美经历,军事能力出众,受美军青睐的同时对蒋介石也是忠心不二有着“美军宠儿,委员长爱将”的称号。

然而身处优越地位的孙立并没有认清政治局势,他丝毫没有察觉到蒋介石要制造“家天下”的意思。

于是蒋经国在部队中设立政工制度行为被他一度带头抵制,这让蒋介石很是不满。

再加上当时美军势力一心搞垮蒋介石,几度插手政治问题,孙立和美军关系一向有很好,疑心很重的蒋介石最后忍无可忍,随便给孙立扣了个“兵谏”的帽子,借此机会软禁了孙立二十三年。

而当时的吴国桢刚上任省主席,却屡次因为跟蒋经国政见不合发生争吵。

吴国桢和孙立一样也是出身美国,为人清廉学识渊博,后被蒋介石看中拉拢,委任其为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路走来,吴国桢为蒋介石出过不少谋划,立下不少战功,最后跟随蒋介石退守后方。

吴国桢上任的时候,正是蒋经国手握安全、情报、特务三项大权的时候,很多人因他是蒋介石长子,就算有不满也不敢说什么。

可吴国桢生性耿直,在一些意见相左情况下经常直言不讳的顶撞蒋经国,看见自己儿子如此恼怒的蒋介石,此时对吴国桢也有了过河拆桥的杀心。

他与蒋经国秘密设计两次暗杀计划,可惜都没成功。

最后蒋介石无奈找了个理由废除吴国桢的党籍,让他从此再无能力干涉。

相比这两个人,曾号称蒋介石头号心腹的陈诚可谓更受到重视,可就算是这样,最后的结局也没有好多少。

能力方面陈诚最高的位置做到过“副总裁、副总统”,人称“小委员长”。

人际方面论起来他还是蒋介石的干女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可能是因为爬的太高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错觉,一度会以为自己会是蒋介石接最佳的接替人选。

因看不上初出政治舞台的蒋经国,俩人经常发生争吵。

蒋介石开始意识到陈诚或许不会乖乖让贤,便放弃了对他的培养,蒋介石的放手让陈诚意识到他有要传位于子的想法。

看懂局势的陈诚最终归自请退位,不久因病去世了。

至此,不难看出蒋介石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谁铺路了。那么蒋介石身边那么多亲信心腹都被解决了,为什么严家淦却能走到最后,并顺利成章的接任呢?

蒋介石死后时任“副总统”的严家淦顺理成章的继任总统职位。

而在他任职期间,没有和蒋经国有过任何的冲突,政见相悖的情况发生,任满一期卸任的严家淦也没有得到蒋经国的伺机报复,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家淦是谁

严家淦1905年出生于江苏一家富足大户,凭借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在严家淦任职期间,通过有效休整,让原本因为日军入侵造成换乱不堪的交通得到疏通,让后期的粮食物资运输等到有力保障。

1939年,严家淦转为财政厅厅长,在职期间,严家淦为了民生生计取消了数十种杂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时的财务状况。

直到1945年,严家淦出众的财政能力得到蒋介石的看中

当时,严家淦乘坐飞机到南京向蒋介石汇报后方情况,而后独自离开。

也就是这一次见面为他以后成为“总统”埋下了伏笔。

1947年,严家淦被提拔商人台湾省财政厅长。

此时,后方的财政情况一片混乱,疯狂的通货膨胀让经济区濒临崩溃。

当时的上海,一斤猪肉的价格就有上百万法币,到了第二天同样一斤猪肉就上涨到上千万法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很清楚就这样的局面再继续下去,就算他去了后也无法作文大权之位。

于是,蒋介石把委任严家淦整顿经济保障基础民生问题

走马上任的严家淦几天之内就给出了货币改革的可靠方案,实行改革方案之后,后方通货膨胀经济得到有效遏制。

新货币的发行,让后方有了单独一套货币体系,一系列操作直接让蒋介石对他刮目相看 。

不管是退守后方还是改朝换代甚至最后还能安度晚年,严家淦能一直安全的跟在蒋介石身边,一定是有他自己的处世之道的。

1966年,蒋介石委任注意到了了老实本分的严家淦,作为一名技术官僚,严家淦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搞经济财政工作,最重要的是他在政坛上没什么根基和派系,可以说用的好不但不会造成威胁,还会有很大帮助。

当时还是行政院长的严家淦,被蒋介石直接提拔为“副总统”职位。

在任职总统前,他在财政经济方面很快就稳住人心及物价需求,为后方站稳脚跟奠定了经济基础。

至于政治方面,一他不会算计人心,二他不会拉帮结派。

而他能被蒋介石亲口定下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够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垂帘听政

蒋介石死后,严家淦上位,那些没被选上还不服他的人大有人在。

那严家淦是怎么处理的呢?他直接去找蒋经国垂帘听政”。

有会议要召开,蒋经国去开;有事物商谈,去蒋经国家里谈;有人物采访,让他去找蒋经国;需要上台发言,蒋经国上台就可以。

说实话在严家淦上台和卸任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存在感其实只存在与必须有“总统”身份亲手签名的文件上。

很多人对严家淦的行为不是很能理解,觉得他是不是太过小心翼翼了。

但是早在蒋介石死之前让他接任的时候,严家淦半开玩笑的说过:“我只是个过渡人而已,位置还是要顺顺利利交给经国兄的。”

为人圆滑却很老实,没什么权力欲望,三年之期一满顺利的还位于蒋经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氏一族

作为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从一开始走情报方面工作,到后来有自己的心腹,可以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安插自己的人手,逐一渗透到各个部门,到最后有能力接受党内事务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然而蒋介石还是放心不下,他认为蒋经国资历尚浅,虽然涉足政坛有段时间了,更方面有一定的新的,但还是需要沉淀和历练等待羽翼丰满。

与其说是担心自己儿子担任不了大局,不如说是蒋介石害怕自己死后有其他势力争夺权位。

于是严家淦这个忠诚于蒋家的“傀儡”就是俩蒋过度的最好人选。

但是也因为陈诚他们的前车之鉴,严家淦心里清楚,只有绝对的服从,哪怕没有实权,最后也能有个好的结局。

严家淦上位之后,立马任命蒋经国为国防部副部长,很多大事,严家淦都是私下找蒋经国沟通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大报纸,广播经常出现的都是蒋经国的名字,就连军队宣誓也都是向着蒋经国宣誓效忠的,俨然,当时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蒋经国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先是当了国防部部长,再当行政院长,然后是经济委员会主任,结果人家把党、政、军、财都学会了,成了涉猎多方面的全能型人才。

上位之后,不忘严家淦的付出,蒋经国为起专门立法予以优待,退休生活上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安排的无微不至。

后来蒋经国在培养接班人蒋孝武的时候,走的也是他弟蒋介石的老路线。

军事方面转一转,情报部门走一走,最后到政治部门待上几年知道退休即可的完美路线!

只可惜,蒋孝武不似当年的蒋经国那么有头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蒋经国团发胃肠病,服药之后大口吐血,最终抢救无效后去世,享年78岁。

至此蒋氏家族开始没落。

蒋介石所期盼的“家天下”,蒋经国努力替父达成的蒋氏三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都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俩搞政斗,搞谋权,甚至是窝里横,但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严家淦,很多人对他都是褒贬不一,有的声音说他是窝囊,说他是懦弱无能,就算是手握大权,后半辈子还是在蒋家父子安排好的路线走,丝毫不敢反抗。

另外的声音则是说他很聪明,懂得明哲保身,在最高的位置上做最低调的事情,谦逊的行事风格在那个时代里才能得到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