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仍在持续,A股市场生态正在重塑。

截至6月13日,2024年IPO终止企业已有212家,远超去年同期数量,目前A股IPO在审存量项目已不足500家。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已5个月“零受理”,终止数量38家,目前在审的企业数量仅为68家。

在监管部门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的背景下,为坚守科创板“硬科技”的板块定位,新修订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和《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申报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发明专利数量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率设置更高标准,强化衡量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和成长性等指标要求,进一步引导中介机构提高申报企业质量,凸显科创板“硬科技”特色。

生物医药行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在科创板中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近期却陷入停滞状态,自去年智翔金泰上市以后,科创板已近一年无成功IPO的生物医药公司。

另一方面,生物医药企业撤回科创板IPO的现象愈演愈烈,仅2023年,主动撤回IPO的生物医药公司超20家,而2024年过半,已有包括爱科百发、澳斯康生物、捍宇医疗等在内的多家生物医药公司终止IPO。

风暴之下,仍有相当一部分科技企业正在等待上市结果。他们即将面临何种命运,成为市场关心的焦点。本文聚焦当前科创板仍在审的企业及生物企业,梳理其各项主要数据以作交流。

1、概览

截至2024年5月22日,科创板在审企业共计83家,包括已注册6家、提交注册7家、已过会3家、问询中67家。

从所属行业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38家、占比45.78%,生物产业20家、占比24.10%,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及环保产业分别为12家、9家、4家。

从上市标准来看,采用标准一的申报企业54家,采用标准二、标准四、标准五的申报企业分别6家、11家、9家,采用特殊表决权上市标准二的2家、采用境外未上市红筹股上市标准一/特殊表决权上市标准一的1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物企业中,包括已注册1家(益诺思)、提交注册2家(思哲睿和必贝特)、已过会1家(赛分科技)、问询中16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在审企业收入情况

剔除9家第五套企业及未披露2022年财务数据的5家企业,剩余69家企业中收入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已披露的在审企业2020-2022年数据计算,第一档的在审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剔除第五套标准的12家生物企业中,按2020年-2022年财务数据计,概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入前三为:益诺思、联亚药业、百奥赛图;复合增长率前三为:长风药业、北芯生命、天星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在审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科创板在审企业83家中,披露2020-2022年研发投入的企业76家,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2022年研发费用累计超过4亿元的在审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披露2020-2022年研发投入18家生物企业中,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在审企业第一档、前20%,该档在审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剔除9家第五套企业及未披露2022年研发投入的6家企业,剩余68家企业中2020年-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2022年累计研发投入占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位列第一档。位于该第一档的6家企业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剔除第五套标准的11家生物企业,2020年-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该第一档的2家企业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在审企业经营现金流情况

科创板在审企业83家中,披露2020-2022年经营性现金流的企业69家,具体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位列第一档的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披露2020-2022年经营性现金流14家生物企业中,位列前4的生物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结语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生物医药产业生生不息的发展之源,与此同时,生物科技的创新突破,也为行业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遍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均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可以确定的是,医药行业的景气基础仍在,长远来看,生物医药向好的趋势不会变化。

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眼下的资本寒冬仍在持续,这为生物医药这样一个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带来不小压力。与此同时,前些年过度炒作的后遗症正在显现,内卷式竞争加剧,使得行业环境进一步恶化。

对于广大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已经进入“大浪淘沙”的关键阶段,但如何避免优质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被“错杀”,值得进一步思考。

募资端和退出端的双重压制,正在使得行业面临有史以来最困难的时期,而这种极端情况往往会酿成恶性循环,使得初有成效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建设遭受无差别打击,最终影响的是广大民众的临床需求。

在前文梳理中不难发现,目前科创板在审生物医药企业中不乏一些业绩亮眼的公司,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仍保持着很高的收入增速,实属不易。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科创板,肩负着服务科技创新的使命,为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物科技行业注入更多活力,各方期待其进一步动作。

附:科创板在审生物产业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