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以2030年教育高级别指导委员会成员身份在该组织网站发表英文博客文章,介绍中国坚持优先发展和优先投入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数字化为杠杆、以教师为关键推动教育变革,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理念、成就、经验,呼吁全球优先发展教育,主动变革教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未来。以下为文章中文版——

优先发展,主动变革,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中国教育部部长 怀进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远不及预期,新技术革命席卷而来。我们必须把办好教育作为通向光明未来的桥梁,优先发展教育,主动变革教育,以赋能个人,重塑社会,引领未来。

面向未来,我们要优先发展教育。

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优先发展教育是开创美好未来的必然选择。

中国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战略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和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和保障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已连续11年保持在4%以上,实施2030年教育议程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23年,中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1.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全民受教育机会得到有效保障,教育更加公平包容,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文盲人口降到2.67%,202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面向未来,我们要主动变革教育。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教育是人才培养、知识发现、技术创新的最佳结合点。面向未来,教育要主动变革,有所作为。

教育变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育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工程。中国着眼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积极培育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生态文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类的能力。我们将教育与减贫相结合,实现了义务教育辍学率的动态清零。我们给予残疾学生特殊支持,建立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体系,不让一个人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教育变革要以数字化为杠杆。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中国实施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坚持应用为王,秉持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理念,集成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聚合高质量、体系化、全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为全民提供不打烊、全天候、“超市式”服务,偏远地区师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更好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和教育改革创新。中国坚持“数字向善”,加强对学习者隐私权益保护,规范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更有温度的教育。

教育变革要抓住教师这个关键。教师是教育变革的主要推动者。中国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工作,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建立了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教师培养体系和高质量教师在职培训体系,以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赋能教师、服务教师,采取倾斜政策优先向边远农村地区配置合格教师,多措并举提升教师职业待遇和社会地位,塑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努力把1892万人的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队伍。

面向未来,我们要强化教育交流合作。

人类是休戚与共、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未来的危机、挑战与不确定性,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团结合作。

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一直致力于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大力支持教科文组织优先事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教授应邀担任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双方合作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推动全球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发展。中国与教科文组织合作,连续实施三期援非信托基金项目,惠及12个非洲国家、3万多名教师和众多非洲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中国出资并提供优越条件支持教科文组织设立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服务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STEM教育。中国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等国际会议,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全球教育数字化变革。

人类社会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必须将教育置于联合国未来峰会核心议程,携手行动,以教育的优先发展和主动变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奠基!(中国教育新闻网 焦小新)

作者:焦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