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浪姐5》能迅速火出圈,要拜陈丽君所赐,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

陈丽君1992年生,越剧当红小生,她基本功扎实,长相中性,穿上男装显得风流倜傥,眉宇之间自有一种剑气,飒爽英姿的。

陈丽君被选中参加《浪姐5》,本身就是一个热点,再经过芒果台和媒体的炒作,越发成为看点和噱头,陈丽君不火都难。

于是,大家的关注点或者说火力都移到了她的身上。

这个时候,陈丽君应该低调再低调,少说话多微笑,可是节目刚一开始,她就犯了忌讳,说了几句带有话题度的话,引发全网热议,被黑惨了。

她说了什么呢?大意是自己三十岁了,依然不能赡养父母,常年不能去看望他们,感到非常愧疚,说得情真意切,然后潸然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倒是真情流露了,可后台其他姐姐们都看着呢,互相留意着、比较着呢,毕竟这是个竞争的舞台,最终都要面对你死我活的PK。

看来,陈丽君不太懂人情世故,有点憨厚,过于实在,不知道这简单的几句话已经把其他浪姐都得罪了。

第一,你哭穷卖惨,其他人就都很有钱呗。

来参加节目,只有她一个人乘坐高铁二等座,几百块搞定,原因是体制内差旅费标准限制,这让人想起赵本山的那句话“来前儿火车票谁给报销”,她都穷酸到了这种地步吗?

看看别的浪姐,起码飞机头等舱吧?还有专车接送的,甚至专机接送。

好像是几十个姐姐就你节俭是吧?节俭就节俭了,何必说那么多?网上曝光你出场费20万,何洁400万又是怎么回事?

卖惨其实一点都不好,让比你富有的人心里瞧不起,让比你穷的人照样羡慕嫉妒恨。

毕竟你还是体制内,捧着铁饭碗,体面、稳定,旱涝保收,退休后有保障。多少人连二等座都坐不起,要买K字开头的列车票呢!

第二,你轻车简从了,其他人就铺张浪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丽君进入剧组,只背了一个旅行包和一个跨肩包。

你倒是轻车简从了,别人呢?哪个不是大包小包的,向公子差点就派个大货车把奢侈品给媳妇运过来了,毕竟这里的任何东西都没法和家里相比,实在是不习惯啊。

第三,当组长真的有那么好吗?

《浪姐5》一公共分8个组,组长分别是戚薇、尚雯婕、何洁、刘忻、郑妮可、陈丽君、玛丽、郭碧婷,看看这些组长你就知道,浪姐的舞台没那么简单,它是个小社会,充满了人情世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尚雯婕、何洁、刘忻都是湖南卫视推出来的超女(快女),如今回到娘家,自然是受到照顾的,所以顺理成章,都当上了组长。

戚薇就不必说了,有资本有背景,也有一定实力。

郭碧婷凭什么能当组长?《小时代》还是向太太?还是她那上不了台面的才艺?

那大概还是因为有钱吧。

人家出场的样子,妥妥贵妇名媛一枚,看上去笑盈盈的很礼貌,其实一点都不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多人跟她打招呼,甚至迎上来伸手,她都大方地忽视,尤其是王琳,还有几个台湾省的老乡,她只是理解性地笑笑,点点头,一副母仪天下、权倾朝野的架势。

就这,她还是当了组长。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陈丽君这组,萨顶顶唱作俱佳,尤其是假唱闻名,人称萨老师。

柳岩就不用说了,大鹏每次看到她都会喷鼻血,柳岩蒙上面纱,只看胸口就知道是她,人家身材好、情商高,《梦华录》更是让她出尽了风头,而她的性格比较强势,有大姐大的风范,其实最适合做组长。

陈丽君有什么资格可以和前面两位相比?舞台的基本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一个团队领导最重要的其实是领导力和整合力。初入娱乐圈的陈丽君,果然显得稚嫩,能服众吗?能调配好资源和关系吗?让人不免为她捏把汗。

该谦让就要谦让,枪打出头鸟啊,小姐姐。

第四,你是来孝敬父母的,好伟大,别人来这里的目的就显得庸俗了。

姐姐们来参加这个节目,说白了都是为了出名,如果是如日中天的女星,不会来参加,估计也没有档期。

尚雯婕为的是证明当年的老师是错的,她可以跳舞,而且能跳好;

杨建华只是来体验吃苦和艰难的过程,来忆苦思甜呢!

参加浪姐,对于李嘉格来说是正名之战,她信誓旦旦地要撕掉富婆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丹是为了战胜风韵犹存的自己,给周一围看看,老娘可还行?

刘忻那一组有着宏大的世界观,决心纠正大众对女性认知的不全和缺陷!

郭碧婷来这里做什么?她不缺钱,不缺名利,缺的是曝光吧,她不想当一个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阔太太,问题是她除了钱,似乎也没有别的什么了。

总之,浪姐的舞台看上去只有唱唱跳跳,可实际上,充满了人情世故和人世间的悲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丽君单纯,质朴,有实力,可惜她还不太适应娱乐圈,其他浪姐心理可能已经对她产生了嫉妒和反感,所以,披荆斩棘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不要被排挤了,更不要再踩坑了。

坚守初心,努力传承老祖宗的东西的人,都值得尊重。

陈丽君加油!

编制内不少岗位收入低,出路窄,一眼望到头,甚至能算出这辈子你能挣多少工资。

陈丽君属于出类拔萃者,所以才有机会上综艺,改变命运,而更多演员一辈子只能演配角,默默无闻,靠微薄的薪水和情怀从事传统文化行业。

这就是问题所在。不少人一边嫌弃编制内,一边挤破头皮往里进,进去了,就不想出来,为什么?原因有三。

首先,编制内的资源非外面所能比。

作为戏曲演员,你首先要有作品,能登上舞台才能挣到更多钱,才能进一步提升职级,获取更大的资源。而戏曲这种小众的传统文化项目,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要靠政府扶持,比如深圳本土舞剧《咏春》,去年爆火,演员几乎全年无休地全国巡演,后来还登上了春晚。

你们不知道的是,市政府花了数亿打造了《咏春》,是市文化基金项目里最烧钱的作品之一。

你让企业来投资这个项目?不可能,因为它根本不赚钱。

舞剧《咏春》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舞剧《咏春》剧照

编制给演员提供了大平台。

如果你在编制内,就能参与这种大型节目的演出,能登上国家大剧院或者春晚的舞台,或许就能一炮而红,甚至当上台柱子。

编制内的规矩比较僵化,不像外面全靠流量说话,你没流量就不会给你机会,编制内是要照顾到所有人的,雨露均沾,人人有份,你再不济,找领导说说情,闹一闹,都会得到一些演出机会或者资源。

除此之外,政府每年都有不少演出、节庆活动,以及政府公益性质的惠民演出,老百姓免费看,但节目演出是政府掏钱购买的。演员自然是有收入、有曝光。

同时,在编制内,能够参加政府重大活动,评选一些奖项和表彰,甚至参选人大代表等,身份提高了,以后的路子就宽得多。

其次,旱涝保收。

无论是文联旗下的协会、文旅局旗下的院团,文艺骨干基本上都是事业编,是有正式编制的,工资由财政负担。

作为演员,无论你有没有节目演出,都可以拿到基本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地方走向了市场化,政府不管了,自负盈亏,导致有的戏曲演员都快活不下去,此前,何赛飞曾在山西一个戏曲比赛节目上发飙,痛斥体制、社会对传统戏曲工作者的不公。

不过,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还是用财政养着这些人。深圳财政相对比较充裕,所以在这个圈层混的演员,每年仅靠政府的项目和活动,都有不错的收入。

总之,无论市场如何变换,只要有编制,就会有工资和社保,退休后就会有一份不错的退休金。

这是一种安全感。

电视剧《不够善良的我们》中,张怡静为退休后的生活而发愁,刘若英告诉她要至少攒够2000万台币,而她四十岁了存款只有60万,可谓是遥遥无期。

如果在体制内,有编制,退休生活根本不用发愁,国家会养你,还会把你养得肥肥胖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体面。

2022年,易烊千玺考编国家话剧院,免笔试直接面试,都是顶流明星了,还要抢普通人的资源和饭碗,引起了公愤,全网口诛笔伐。

果真是“宇宙的尽头是考编”,编制永远是中国人心里最难过的一道坎,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的圣物,不仅仅意味着铁饭碗,更代表着体面,国家的认可,社会的地位。

而且,丈母娘喜欢。

说到底,中国人的千年传统还是没变,学而优则仕、演而优则仕,在国家机构内谋一份差事才是王道。

陈丽君的哭泣或许只是有感而发,但却引发了热议,也戳痛了多少打工人的心,因为普通人甚至连陈丽君都不如,什么时候能有机会一次性挣40万?没有太多可能。

从农村走出来,到大城市拼搏的打工人,有多少三十岁时能回馈父母的?不啃老已经烧高香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谁不想承欢膝下,尽尽孝心呢?奈何自己都要养不活,就顾不上远在老家的父亲母亲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星就是明星,再穷再惨都比普通打工人过得好、过得体面,出路更广。

所以,普通人永远不要跟明星共情,也无法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陈丽君再怎么哭穷,都不会离开编制内。离开编制内,离开越剧传承人这个角色,看似发展空间更广阔了,其实是收缩了。

正如你要去辽阔的大海上翱翔,但首先要乘坐一艘稳健的大船,如此方能乘风破浪。

编制内虽然有不少弊端,可毕竟是香的。

目前,央视虽然走了一些优秀的主持人,但白岩松、撒贝宁等人都选择了留下。

除了固定的工资福利,他们大多可以出来走穴、出书等,这些收入,一年算下来,不比代言费少。

其实,编制这东西,还真不能没有,它为从事传统文化的人提供了生存的庇护,成长的空间以及展示的舞台,更为传统文化的延续提供了载体和保障。

最后,希望陈丽君坚守初心,宠辱不惊,不管未来有多红、多有米,都要记得自己是传统文化传承人,继续做好传承,讲好越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