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7日讯17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解读《临沂市“总详联动、通则管控”复合型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引(试行)》《关于支持重点镇建设发展的规划和用地保障措施》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乡镇是临沂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根据调研了解,临沂市县城中心城区以外工业园区多数布置在重点镇,在规划和用地方面需求迫切。破解土地、规划制约成为激活重点镇的当务之急。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推进重点镇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后,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即着手开展了文件起草工作,通过与县区、镇交流座谈、借鉴外地经验、广泛征询意见、结合半程镇和郑旺镇建设实践等,形成《关于支持重点镇建设发展的规划和用地保障措施》:

留足镇域经济发展空间。预留不少于5%的县域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用于重点镇。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274.55平方公里,其中重点镇69.07平方公里,占比25.15%。在一般乡镇基本不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情况下,兰山区义堂镇等10个工业化程度较好的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占比都在20%以上。

为项目落地提供规划支撑。对利用本地资源、不侵占永久基本农田、不破坏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分拣、冷链、初加工等农村产业业态可根据实际条件就近布局,其他工业项目原则上安排在县(区)、镇(街)的产业园。比如,通过分拣、包装新鲜蔬菜制成净菜的初加工项目可以落在村庄,制成蔬菜罐头的精深加工项目应落在乡镇开发边界内产业园。

支持农村产业用地为加强临沂市农业产业项目管理,2024年4月市委农办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会同发改、工信、自然资源、文旅、行政审批等部门专题研究农业产业项目认定。对市农业产业项目联席会议确认的乡村地区重点农业产业入库项目,由各县区重点保障用地。截至目前,全市完成51个项目约1200亩用地保障。鼓励县区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每年不少于盘活乡村建设用地存量指标的10%,以及通过“增存挂钩”核补新增计划指标的5%,优先保障农村产业用地

强化服务保障。开展规划预审,将在省级和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试点做法应用到重点镇,提升重点镇工业、仓储项目审批效率。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提前审查工业、仓储用地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方案公示可与土地成交公示一并进行,完成成交公示后即可出具建设规划许可审查意见,比原规划许可办理时限节省约30日。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专人专班负责用地保障,全过程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已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约3300亩,完成年度任务的89%。

闪电新闻记者 孙雪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