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十月份本应该是金秋时节,但在1983年10月25日这天,从清晨开始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或许是上天也在为乔冠华的逝世而悲泣,而这阴雨天气也给来参加乔冠华追悼会的来客们,增添了万般凄楚。

仪式之后,准备把遗体送到八宝山,当时参加送灵的人很少,但在这群送灵的客人中,却有一位特殊的来客。

章含之见到这个人的时候,根本没想到她会去,但她的到来,也令章含之感动不已,看着眼前的这个人,章含之万般思绪涌上心头,失声痛哭了起来。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章含之见到她为何会有这么大的感触呢?

乔冠华是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他在外交舞台上活跃了二十多个年头,颇受毛主席和周恩来的赏识,也是新中国第四任外交部长。

新中国成立之后,外交部成立,设立了外交政策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乔冠华任副主任。从那以后,周恩来对乔冠华委以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

1951年6月,朝鲜战争依旧进行中,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不断遭到我军的攻击,连战连败,为了立即结束这场战争,他发表声明建议双方举行谈判。

7月初,周恩来亲自点将李克农和乔冠华参加朝鲜停战谈判,并嘱咐他们:“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当天,乔冠华和李克农立即启程朝鲜。

到达朝鲜之后,乔冠华和李克农居住在开城来凤庄,立即准备谈判。每次谈判前,他都会精心准备发言稿,谈判结束之后,翻译秘书也会整理出会场情况,写出简报上报北京,而这些报告大部分都是由乔冠华起草的。

乔冠华语言精练出口成章,每说一句,秘书就记一句,最后由秘书现场整理之后,由乔冠华分给谈判代表传阅,最后发回北京上报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冠华

在后续的谈判中,美军企图从战场上占便宜,结果在乔冠华的回怼下,没占到半分。

后来,美国被迫回到谈判桌上,就在大家都认为可能会达成停战协议的时候,乔冠华仍然保持警惕,事实证明,乔冠华的分析并不是空穴来风。果不其然,美韩谈判代表在之后的谈判中,抓住“战俘问题”大做文章,给停战谈判设阻。

中方指出美韩方没有诚意,换汤不换药。而美方再次宣布无限期休会,就这样双方的谈判再次不欢而散。

1953年,根据朝鲜战局的变化,毛主席和周恩来认为美国很有可能再次回到谈判桌上,希望我方能够主动给他们一个台阶下,指示要乔冠华提出建议。

而乔冠华也不负众望,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和中央的方针,他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一动不如一静,让现状拖下去,拖到美国愿意妥协并由它来采取行动为止。”而乔冠华的意见也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恩来的赞同。

不出所料,三天之后,美国总司令克拉克致电金日成和彭德怀建议在板门店谈判关于交换战俘的问题。就这样,中断了6个多月的停战谈判重新举行。

这一年的6月25日,是朝鲜战争爆发三周年纪念日,在纪念会上,乔冠华也说出了自己对于停战谈判的看法。

“我们现在很主动,我们不着急。只有不着急,停下来才是可靠的,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冠华

而在乔冠华讲话的一个月之后,朝鲜停战谈判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7月28日,在李克农和乔冠华的陪同下,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庄重地签上了“彭德怀”三个大字。

乔冠华外交的高光时刻不仅仅只有这一个。1971年10月26日,乔冠华送基辛格回国,在路上两人在聊天过程中谈到了这届联大恢复中国席位一事,基辛格笑着说道:“我估计你们今年进不了联合国。明年就差不多了待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你们就能进去了。”

乔冠华不以为然大笑道:“我看不见得吧!”

10月28日,毛主席突然点名召见与会人员,点名让乔冠华当团长。可见,毛主席对乔冠华的信任程度。

当时,一向大胆的乔冠华对参加联合国大会也非常担心,他觉得我们长期在联合国之外,对联合国情况一点都不了解,所以他心里也没什么底,担心自己完不成任务。

而周恩来也安慰着他:“临时而惧是好的,临事而惧就不会掉以轻心。不了解情况不要紧,学习嘛!向一切懂得联合国的人学习,包括向我们的对手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参会

周恩来的一席话,令乔冠华忐忑的心安定了下来,也令他在之后的联合国大会上坦然自信,超常发挥。

乔冠华是最后登上讲台的,他健步迈上讲台,用一种沉稳而又严厉的语气进行了长达45分钟的演讲。他的发言掷地有声,有理有据大有力量,将新中国的形象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结束时,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通过这次演讲,所有人记住了这个严厉而又凌厉的发言人,也让世界重新了解了新中国。果不其然,这一年新中国终于获得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各个国家的代表纷纷前来和乔冠华握手表示祝贺。

记者也挤到乔冠华的身边询问他现在的心情。乔冠华不语,只是大笑,那潇洒自豪的笑声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记者不解其意,他回复道:“我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

而他大笑的瞬间,也被记者抓拍了下来命名为《乔的笑》被刊登在《纽约时报》上,西方记者形容乔冠华的这个笑声说道:“震碎了联合国议事大厅的玻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大笑

从这次大会以后,乔冠华连续六年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大会,而“乔的笑”也成为了中国外交自信的符号。在这之后,乔冠华几乎参与了我国所有重要的对外事务,不管是在谈判桌前还是在外交论战中,均能表现出乔冠华卓尔不凡的外交才华,展现出了我国作为大国的非凡气度。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终于,在1983年,这位为祖国操劳了一生的功臣不幸逝世。在外交上我们见证了他的高光时刻,看到了他超群绝伦的才华。但事实上他也是一位普通人也会经历生死,而在乔冠华的追悼会上,也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1982年2月,春节刚过。乔冠华正与两位老友在书房谈得正开心时,章含之接到了北京医院的电话,说乔冠华的肺部有复发的痕迹,让他立刻住院。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章含之猛地一怔,显然当时的她是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的,挂断电话之后,她浑身一软倒在沙发里,腹部剧痛,有几分钟是处于昏迷状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含之

直到乔冠华开门进来,发现她脸色苍白地倒在沙发上,才赶紧询问她的情况。章含之知道,现在不是她应该病倒的时候,坐起来强忍着悲痛表现出轻松的样子,说道王大夫让他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

来到医院之后,在乔冠华检查的间隙,章含之询问了医生丈夫的具体情况,钱主任告诉她要做最坏的打算,因为当时乔冠华的病情来势汹汹且发展的速度极快。

虽然章含之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当她听到医生明确的结果时,还是不敢相信,她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医生大吼:“我不信老乔的病好不了!”

固执的章含之一度认为没有人能夺走她的丈夫,她坚持认为如果医生治不好他,那么她对老乔的爱一定能够挽留住他的生命。

对此,钱主任无奈地摇了摇头,病人家属这种失控的现象,他已经见过太多太多了,而章含之也滔滔不绝地对他讲了一个妻子拯救丈夫生命的故事,所以她非常笃定自己一定会挽救乔冠华的生命,自己也将会用全身心的爱帮助乔冠华与癌症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冠华

而乔冠华一向也是一位豁达乐观的人,他自认为癌症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还自信地对章含之许下诺言,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算是为了她自己也要努力活下去,和病魔作斗争。

出乎意料的是,在乔冠华的病房中,并没有出现医院中常见的压抑的气氛,反而出现了一种充满爱的温暖的氛围。乔冠华和章含之两人异常坚定,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他们认为只要相爱没有什么病魔是战胜不了的。

章含之每天寸步不离地陪在乔冠华的身边,他们将病房布置成了他们温馨的家,搬来了冰箱、电视机、收音机,章含之每天也都会为乔冠华精心准备早餐。

在治疗期间,乔冠华会去做放射治疗,每一次章含之都会推着他进去,结束之后在病房门口等着他。

尽管身体的病魔折磨着乔冠华的身体,但在章含之的陪同下,他的生活也十分开心,两人每天散步,聊天,聊到高兴之处,乔冠华都会仰头大笑。

或许,死神看到了他们夫妻二人深沉的爱,也被他们的爱情而动容,暂时放过了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冠华和章含之相谈甚欢

7个月之后,乔冠华经过精心的治疗,发现颈部的癌变缩小了肺部的癌变也被控制住了,9月份,竟然可以出院回家了。此时此刻,最兴奋最激动的无疑是章含之,她为自己的选择和坚持自豪不已欣喜若狂。

对此,乔冠华也非常激动,他知道这一切的功劳都应该归功于妻子,两人喜极而泣相拥在一起,就这样,乔冠华被章含之接回了家,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两人似乎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但好景不长,在1983年8月,乔冠华的癌症再次袭来,他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弱了下去,他每天都在坚持接受治疗,坚持散步,尽管病情难以控制,但乔冠华依旧每天和妻子以及护士谈笑风生,谁也想不到乔冠华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或许在表面上谁都看不出来乔冠华身体的状况,实际上,他身体的真实情况只有章含之知道,乔冠华因为肺部的感染经常咳嗽,每天都睡不好,而章含之每天晚上也会起夜两次照顾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含之

其实,章含之是知道的,但夫妻二人都心照不宣地从未捅破这层窗户纸,一到白天他们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努力让对方开心。

有一天深夜,乔冠华咳嗽不止,看着憔悴的夫人再也忍不住,抚着章含之的手深情地说道:“我觉得对不住你啊,这样苦了你。”章含之心里一酸,知道乔冠华指的是什么,但她还是故作镇静,鼓励他要好好治疗。乔冠华也乖乖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治病。

说到这里,章含之再也忍不住抽泣了起来,表示自己一定会遵守结婚时的诺言:不管富贵还是贫贱,还是健康疾病,我将永远安慰你,照顾你,忠贞不渝。

乔冠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愧疚不已:“没有你,这几年不知是否能过得来。我只是很内疚你为我牺牲太多!”

在乔冠华临终的那段时间,他们两人从未说过生死,也从来不谈遗嘱。尽管乔冠华也曾试图留下遗言,但都被章含之阻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冠华与章含之

万物到头归一逝。9月2日,章含之回到乔冠华的床前,看到他正在看着自己咳下来的痰,看到章含之进门,他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进了洗手间冲掉。

不一会儿,乔冠华又咳了起来,章含之一看是带着血的痰心里一惊,瘫坐在凳子上,乔冠华却安慰她自己可能是肺结核犯了。章含之说着就要带着乔冠华去医院,但乔冠华怎么都不肯,执意要在第二天早上去,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旦离开这个家,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后,有一天乔冠华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他笑着和夫人打着招呼,章含之以为丈夫的病情快好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殊不知,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回光返照”。

章含之兴奋地冲了一杯白蛋白,小心翼翼地喂给他喝,乔冠华也躺在夫人的怀中一口一口喝着,但就在他喝了几口之后,脸上表情全无,就像睡着了一样。

章含之赶忙叫来护士,询问她是怎么回事,而护士也已经知道,或许乔冠华的生命已经走到了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冠华和章含之

乔冠华无声无息地逝世,给章含之带来了莫大的打击,她怎么都没想到丈夫竟然会就这样躺在她的怀中安详地离去。

那天,对于章含之来说,是浑浑噩噩的一天,她只记得自己一直趴在丈夫的身上大哭,只记得自己被扶着出了病房。

1983年9月23日,在乔冠华逝世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刊登了他逝世的消息: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乔冠华同志因患肺癌,于今日上午10时4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

短短四十多字的讣告,简单地概括了他的一生,没有任何的功过评价。

而在后续的葬礼上,送行的也都是乔冠华的亲属和生前好友,不过在送灵的队伍中却有一位特殊来客。

在逝世当天,乔冠华的好友胡乔木发来了唁电。章含之读着电文,泪如雨下。胡乔木和乔冠华是同乡,又师出清华,年龄相仿,同用“乔木”笔名,作为半个世纪的挚友,乔冠华的逝世怎能不让胡乔木伤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乔木

而唁电中,胡乔木字字情真意切,令章含之不能自已。

他这样写道:

炳南同志并转含之同志:

惊悉冠华同志于今日逝世,不胜痛悼。冠华同志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他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可磨灭。晚年遭遇坎坷,方庆重新工作,得以博学英才,再为人民服务,不幸被病魔夺去生命。这固然是党的一大损失,也使我个人失一良友。惜因在外地,未能做最后的诀别,实深憾恨。谨希含之同志和全体家属节哀。

胡乔木

9月22日15时

乔冠华去世之后,有关部门对悼词评价、登报是否发表照片和骨灰安放位置等方面出现了争议。

对此,章含之却看得很淡,她只是平淡地说道:“冠华一生,无需他人在身后评说,历史和人民是最好的见证。”

但作为家人,章含之还是提出了对于乔冠华身后事安排的建议

她说道:

一、取消官方的遗体告别仪式,改为家属自办的遗体告别。

二、不必搞悼词和评价这类东西,正式公告也不要登报。

三、骨灰不存八宝山,由自己保存。

10月25日,乔冠华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医院举行,因为免去了官方安排的仪式,所以这只是一个低调的告别仪式,前来参加的都是乔冠华生前的各界朋友,有六百多人。

他们都是自愿来告别的,真挚之心溢于言表。当天的天气阴雨绵绵,给前来参加葬礼的来客心头增添了几分凄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冠华

仪式结束之后,章含之和亲友准备将乔冠华送到八宝山火化,而在送灵的队伍中却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个人就是陈毅的女儿丛军。丛军是名门之后,也是一位外交官,他现任中国驻联合国公使衔参赞,同时她也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的夫人。

夫妻二人同时从事外交工作,因此不仅仅是因为陈毅的关系,也因为工作的关系自然和乔冠华十分熟悉。

陈毅的长子陈昊苏知道父亲和乔冠华之间的友谊,但因为需要出席一个重要的会议,所以不能前来送行。所以,他特别嘱咐妹妹,务必要代替他送乔冠华到八宝山。

章含之看到丛军之后,也想起了丈夫生前与陈毅的情谊,万般思绪涌上心头,便失声痛哭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

乔冠华多次和章含之说过,陈老总是他最敬佩的老同志之一,陈老总胸怀坦荡,毫无私心,对同志真诚恳切。陈老总身居高位,对待下级同志也非常亲和,更加可贵的是,当他发现自己的错误时,能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失误。

中国进入联合国之后,举国欢庆。乔冠华被任命为中国代表团的团长。

临走之前,陈老总特意设家宴为他送行,在座的还有叶剑英和王震。陈老总在席间语重心长,嘱咐乔冠华多加保重。殊不知,这竟是两人的诀别。

第二年,当乔冠华去联合国大会时,陈老总已经故去八个月。想到前一年还与陈老总相聚,如今却已经物是人非,乔冠华忍不住泪流满面,在出发前夕,写下了一首诗,悼念陈老总。

怀人

去年出国时,萧瑟门前柳。

落叶下长安,共饮黄花酒。

今年出国时,景物仍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冠华章含之

随着陈老总的故去,十一年之后,乔冠华追随他离去,这对挚友终于在天堂得以相聚。

只留下章含之一人在人间愁肠寸断,在无数次的烟雨蒙蒙中,凄苦的寒风中徘徊在江岸,一次又一次地回忆着他们过往的点点滴滴,目断魂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