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定军山剧照。单位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定军山剧照。单位供图

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把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创新美育思路和方法,推动学校美育水平不断取得新的进步。6月15日,由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戏剧专场上,该校选送的原创戏剧《新定军山》,凭借其深刻的主题、精致的舞美设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荣获全国一等奖。

《新定军山》以京剧演员父子为角色原型,通过讲述父子间从抗拒到理解、再到共寻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共生之道的故事,深刻揭示了戏曲文化在新时代中的传承与转化。该剧在尊重传统国粹、保留戏曲精神的基础上,通过新型传播方式,为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出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和民族戏曲精神。

该剧坚持“师生共创、教学相长、学科交叉”的创编理念,在话剧场景中巧妙融入戏曲元素,不仅展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环境中的生命力,更在美育教学的新探索中迈出坚实一步。作品指导教师、教育部高校辅导员“致远”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张小春介绍,《新定军山》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学校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美育深度融合的支持和鼓励。学校高度重视美育教学,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通过深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深化育人的文化内涵,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促进他们在美育领域的全面发展。

课程融艺,美育互鉴

湖南师范大学在美育教育中十分注重自身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尤其注重挖掘艺术类学科的美育价值。学校积极鼓励专业课程与艺术美育的相互融合,支持老师利用各类课程平台教授专业艺术理论与技能,同时结合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新定军山》的编排过程,就是该校师生们利用多门艺术理论与实践课程,深入挖掘京剧艺术精髓、并将其与现代审美融通结合的过程。据了解,该剧的创作过程历经一年,师生们不仅深入研究了京剧的唱腔、表演技巧,还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对剧本、角色塑造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

思政艺融,育人共辉

湖南师范大学非常强调思政育人与艺术美育的深度融合。该校积极推动大思政体系建设,并将美育教育与塑造学生健康观念、培养高雅趣味和崇高理想相结合,立足于更高的教育站位,引导学生在审美体验中陶冶情操、修炼心性、重塑人格。

戏剧《新定军山》始终站在中华文化立场之上,全面唤醒和强化青年观众群体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该作品不仅深刻展现了父子情深,更通过戏曲传承与转化议题,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敏锐把握了时代精神,凝聚了不同年龄群体的共同情感。观看完《新定军山》,思政课程教师们纷纷表示,这是一部思政与美育相结合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深刻感受到艺美、剧美、曲美、舞美的基础上,生动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

产学融合,艺美共生

在产学协同与艺术美育的融合互促方面,《新定军山》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依托湖湘文化的地域优势,湖南师范大学与多个知名单位深度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提升实际应用能力。美育既是教育主体的职业劳动,也是审美主体的感性实践,学校鼓励学生在实操中产生审美体验,以审美的方式重塑自我。戏剧《新定军山》创作团队与“戏曲湘军”“电视湘军”业界专家紧密合作,共同研讨剧本、角色塑造、舞美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基于行业主流质量标准对作品创作提出体系化要求。高校与业界的深度合作,使得《新定军山》既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又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为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写下浓厚重彩的一笔。

《新定军山》的成功,是湖南师范大学美育教学新探索的鲜活写照。它不仅激发了传统文化的活力,更彰显了学校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美育的坚定理念。未来,学校将不断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艺术与思政、专业的结合方式,继续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青春与智慧。(夏新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