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夏风和畅,湄潭法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庭长兰新财在湄潭县鱼合社区回访时,看见眼前原本撂荒的土地上已青秧满田,仓箱可期。

“兰庭长,鱼合社区‘稻+N’项目矛盾纠纷涉及112户642人,还田面积188.8亩,已于5月份化解、整治竣工,土地现已全部退还群众,耽误不了农时!”鱼合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詹恒指着眼前农田中新插的秧苗兴奋地对兰新财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垦复耕后的耕地。

2019年1月,原告湄潭县鱼泉街道鱼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被告贵州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湄潭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集中出租合同》,约定将位于湄潭县某村的近200亩土地租赁给被告从事稻虾农业生产经营,并就租金、租赁期限等事项进行了约定。

2023年10月,被告单方发函要求解除合同,原告回复按合同履行,双方未进一步就土地退租事宜形成共识,导致涉案土地半年无人耕管。后原告以被告未按约定支付2024年租金及近两年管理费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田间地头,百姓心头,妥善处理好土地纠纷事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垦复耕前的耕地。

鉴于该案涉及群众广、矛盾纠纷深、土地纠纷时效强执行难等特点,湄潭法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收到起诉状后,充分发挥能动司法理念,全程指导、参与调解,多次走访调查、勘察现场、座谈协商,并会同专家反复研讨,量身定制出“生态司法+恢复优先”的调解路径,优先迅速开展土地复垦复耕工作,解决案件核心矛盾。同时,积极调解推动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将近200亩撂荒地高效修复并归还群众,有效盘活了耕地资源。

“由于解开这一症结涉及专业技术,我们邀请湄潭县农业农村局、湄潭县自然资源局专家及当地镇、村干部前往案涉土地现场勘察,组织双方就土地现状、修复预期效果、土地恢复及验收方案等事项进行反复磋商。”兰新财介绍。

5月3日,谷雨期间,土地恢复整治完毕,符合正常耕种要求,原告及时聘请测绘公司对土地进行测量后退还给村民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5月15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后,贵州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当庭兑付土地租金17732元。同时促成该公司积极联系前案执行法官,主动履行了20余万元执行案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6月,湄潭县人民法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揭牌。

“此举釜底抽薪,使该案衍生的执行异议之诉亦以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方式结束诉讼。审执一体推进,收到了一案结多案了、村民安产业兴的多重效果。”兰新财说,通过采用“诉前调解+督促履行+信访化解”的诉执访一体解纷模式,多管齐下,被告在诉前调解过程中按协议草案提前完成案涉土地复垦恢复工作,荒地重新变良田,保春耕促生产。

该案调解过程中,湄潭法院整合基层解纷力量,多次会同当地镇、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围绕案情纠纷调处召开座谈会,并邀请湄潭县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的专家人员对案涉土地修复标准及要求进行研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撂荒土地修复整治中,实现了纠纷化解、息诉罢访与农田改造提升建设同步推进,凝聚农用地保护强大合力,共同做好耕地司法保护“后半篇文章”。

来源:贵州日报

审 核 :赵映 金晶

编辑:沈重阳 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