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国庆典礼,毛主席亲自邀请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前来观礼,可就是这位看似普通的农民却被称为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救命恩人。
众所周知,能够受邀参加国庆观礼的人,都是在政治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中外来宾,或是社会各行业的劳模等,那么这位农民到底做了什么,让主席亲自邀请了他,又让大家对他如此感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农民叫陈添裕,是福建牛牯扑村的一名普通的农民,他与主席结缘要追溯到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的前夕。
1929年,国民党疯狂围剿红军,为了保存力量,主席不得不带着军队撤出井冈山,为了商议红军下一步的行动,他要前往福建古田去参加会议。
时间刻不容缓,而此时的他却身患疟疾,连走路都成问题,更别说要日夜赶路了,身边的人都劝他就算是为了革命事业,也要等身体好了再去。
为了不耽误革命工作,他拒绝了大家的好意,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前往福建的道路,七月的天气本就炎热异常,再加上舟车劳顿,本就身患疟疾的他彻底病倒了。
为了他的身体健康,大家决定送他去安全的地方养病,经过一番考察,他们选定了牛牯扑村。
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大家给主席化名扬子任委托给了当地的一位农民照顾,这位农民就是陈添裕,也是当地的赤卫队队员。
在他们一家的细心照顾下,主席的病渐渐好了起来,可还没等到他的身体完全恢复,村里的一名土豪就发现了异常。
由于主席化名养病,经过多方探查,他只知道这里有一名养病的共产党高官,于是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当地围剿红军的国民党保安团。
他们立刻纠集了800多人的队伍前来围捕主席等人,情况危急,为了不引人注意,当时跟随主席前来养病的只有粟裕和几名警卫队员,为了保护主席的安全,他们必须将他转移到10里外的雨顶坪村。
粟裕等人在前线阻击敌人,送杨主任转移的重任就落在了陈添裕的身上,他带着弟弟来到杨主任的住处,报告了国民党围捕的事情。
时间紧迫他和弟弟俩人架着身体虚弱的杨先生赶紧撤离。
敌人的枪声越来越近了,路上满是荆棘丛,杨先生又身体虚弱,情急之下,他赶紧说“我背着你走吧,杨先生”,主席连连拒绝,不愿拖累他,他直接二话不说,背起主席就跑了起来。
山路崎岖,荆棘遍布,他不小心鞋子掉了也没有去捡,就这样赤着脚背着主席跑了10里的路,终于将主席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到达雨顶坪村的时候,他的脚上都是鲜血,这让主席非常感动。
革命胜利后,主席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救命恩人,派人邀请他前来观礼,可惜他中年得子,正赶上妻子生产,无法前去,就让弟弟替他前往。
陈奎裕来到北京后,主席很高兴的接见了他,在仔细观察一番后,他笑着说“你不是背我的那个人,你是看茶桶的那个人”,这让陈奎裕很感动,时隔20多年,主席依旧没有忘记他们。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他当时不仅仅是救了主席的命,更是挽救了中国的革命,所以他不仅是主席的恩人,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恩人。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杨庆旺:自费追寻毛泽东的足迹 行程15万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