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现场,数字火炬人“弄潮儿”在萧山湘湖景区的湖面上点亮“钱江潮涌”主火炬塔。

还记得去年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上数字火炬手“弄潮儿”化作满天星之前那一步一回头的告别吗?中国式的浪漫,让世界记住了杭州。

不过,令世界瞩目的“弄潮儿”并不曾离开,而以另一种身份时刻准备着,从钱塘江移步湘湖——2023年10月24日,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团队与萧山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闭幕式演出及道具、主火炬塔等亚运资源,永久留存湘湖。

经过8个月筹备,眼下国内首部亚运遗产大型沉浸式跨时空数智湖景演艺秀《湘湖·雅韵》已进入试演——雅韵,既是亚运之谐音,也是湘湖之意境。6月30日,“弄潮儿”将踏着湘湖上的一叶扁舟,穿越杭州8000年岁月,再次点燃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主火炬塔“钱江潮涌”。观众置身“潮汐月亮湾”造型的看台上,看湖中央亚运之火再次熊熊燃烧,杭州亚运的美好记忆在湖景秀中被重新唤醒,新时代的“湖山潮画”也将由此照进现实。

为一场演艺定制一座景区

如何让数字火炬手“弄潮儿”的“亚运记忆”回归,并让它绽放更多精彩?

公演前夕,记者带着憧憬走进湘湖·雅韵公园。首先迫不及待寻找的,无疑是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主火炬塔“钱江潮涌”,它巍然挺立在湖面上一座船造型的台基上。

“从塔基建设到主火炬塔重新组装调试,仅这项工程就用了4个月时间。”负责湘湖·雅韵公园建设的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晓峰介绍说,工程建设需要攻克的节点很多,包括打桩如何克服湘湖淤泥深的问题,51吨重的主火炬塔在狭小空间如何重新组装,工人如何潜到湖底拧一个螺丝等。据悉,从春节假期至今,胡波所在的建设团队始终坚守在工程一线。

从大寒到春分,“钱江潮涌”终于成功矗立在了湘湖湖面上,这是亚运史上首次成功将主火炬塔应用于实景演出之中,向世人展示了杭州用好亚运遗产的信心与创新。

据了解,为承接杭州亚运会开闭幕文艺演出,湘湖为其量身定制湘湖·雅韵公园。负责湘湖雅韵公园整体设计的浙江南方建筑设计公司副总建筑师王林忠介绍说,湘湖·雅韵公园看台布局呈月牙形,再引入“浪花”“独木舟”等元素,从神态上看,就像是“舟”的蓄势待发。其中一个非常特别的设计细节,就是利用波浪形的看台屋顶再现跨湖桥遗址独木舟乘风破浪的场景。

目前,湖面上可升降的圆形主舞台以及4座投影设备、6道立屏,都已安装到位,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调试与收尾工作。夜晚,100多位演员正在彩排,打磨各种细节。正式公演前,主办方将邀请参与杭州亚运会筹办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提前观演。

因一场演艺读懂一个“符号”

正式公演后,大家应该会很容易捕捉到整台演艺秀的一个核心符号——“舟”。无论主火炬塔的底座、看台造型,还是数字火炬人“弄潮儿”的出场方式,都与它有关。

这是杭州跨湖桥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也是后人感知这一文化的关键记忆点。距离湘湖·雅韵公园700多米的跨湖桥博物馆内,被称为“中华第一舟”的跨湖桥独木舟就静静地“躺”在湖面6.5米以下的玻璃房里。如果“它”会说话,或许会与《湘湖·雅韵》来一场隔空对话。

据《湘湖·雅韵》创制团队的工作人员介绍,湖面上可移动的6块立屏以及宽近百米的音乐喷泉水幕,都会“讲故事”。从跨湖桥先民的一把火种开始,讲述杭州的8000年,让杭州的人文故事在时间的轨道上不断向前奔跑,书写新的故事。

在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看来,“这是致敬‘中华第一舟’,致敬8000年前的跨湖桥先民,他们是杭州最早的‘弄潮儿’。今年是跨湖桥文化命名20周年,《湘湖·雅韵》的打造,也是对杭州文化符号的一次沉浸式的挖掘与解读。”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湖岳湖景区内的《最忆是杭州》。早在2016年,沙晓岚团队为G20杭州峰会打造了这场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常态化演出后,至今依然在西湖之畔释放活力,场场爆满。 “《最忆是杭州》体现的是杭州的江南精致之美;《湘湖·雅韵》则是杭州的大气开放磅礴之美。”沙晓岚认为,西湖和湘湖被誉为“龙之双目”,它们共同折射出两种气质于一身的“杭州之光”,是杭州走向世界的又一独特“文化符号”。

前不久,浙江宣传发表《“中华第一舟”驶向何方》一文,网友评价:“一处处遗迹,一件件文物,亦是我们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上的‘小舟’,带我们回溯我们的历史文明,寻根溯源,驶向未来。”现在,《湘湖·雅韵》及其背后的“中华第一舟”又将成为连接世界文化的纽带。

用一场演艺奔赴一座城

那么,这场“文旅版”再现的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又能给杭州带来什么新的改变?

经历过多场现场调试会的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斌说,“杭州的江南韵味、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以及数字科技,都让我印象深刻。”

《湘湖·雅韵》创制团队也表示,这是一场“科技+文化”的视觉盛宴,以文化为底色,融科技之力与艺术之美,把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共四场演出的文化精粹创意性留存,在湘湖的青山绿水间,借助多维数控激光喷泉、270度移动全息影像、空中无人机编队创意表演等,打造集“重体验+高融合+强科技”于一体的文旅新场景“王牌”,使越之风韵、宋之美学、国之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也是湘湖的新赛道。熊熊燃烧的“亚运之火”,映照出的正是在视觉智能产业赛道上奋力奔跑的湘湖身影。这里,是“中国视谷”窗口园区、是核心承载地,世界级的科创IP与世界级的文旅IP,在湘湖交相辉映。而湖山之间,未来将生长出视觉智能领域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向世界充分展示数字中国、数字浙江、数字杭州的“硬核”实力。

正如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人所说,“我们将结合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为湘湖雅韵公园注入更加丰富的展示内容,创新更多元的运营模式,让这里成为展示杭州的新窗口。”

今年4月,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杭州工作,对杭州未来要以大手笔打造“创新活力之城”“世界名城”“智慧宜居之城”“历史文化名城”这“四座城”寄予厚望。显然,透过《湘湖·雅韵》憧憬未来,融“科技+文化”之美的新湘湖正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湖的发展道路,也将打开杭州走向世界的又一扇窗。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