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粮技能大师王柏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王水权有志成为“新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柏军 王柏军,杭州宏波粮油专业合作社主理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区级优秀种粮大户,多次荣获“杭州市好味稻”金奖,被认定为“杭州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

整个6月,王柏军的脸上止不住笑意——儿子王水权即将回归,成为一名“新农人”。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500亩到5000亩,15年来,随着稻田规模越来越大,王柏军这位钱塘区的高产大户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技能大师。

谈及这些年的变化,王柏军感触最深的是农业机械设备日趋科技化、智能化。从育秧到烘干,全流程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仅保障合作社日常农业生产,还能为周边的农户提供服务、增加收益。

善于琢磨,用科学技术撬动农业增产

新湾街道宏波粮油合作社里,数台粮食烘干机排列整齐,发出阵阵轰鸣,细小的稻谷壳肆意飞舞。老王坐在隔壁间的办公室里,因为摔伤了腿,没法去田里查看机插晚稻的情况。不过,他并不心焦,“机器都开起来了,社里也都是熟练的老手,到7月初5000亩机插晚稻就可全部完成。”

陈列柜上摆满了奖状:区级优秀种粮大户、杭州市好味稻金奖、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15年勤勤恳恳,王柏军收获累累硕果。种稻,江南地区最普及的农活,大家都在干,为啥他就能种得这般好?

“他爱琢磨。”乡亲们这么评价王柏军。是啊,老王种稻爱钻研,总有新方法。别人在分散耕种,王柏军已牵头成立合作社,添置新农机,试验新品种。从与杭州种子管理总站合作晚稻新品种种植展示示范,到与杭州利丰种业开展水稻新品种推广和繁种服务,他带领合作社一直承担着省级千亩粮食高产示范项目和高产攻关项目。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王柏军从育秧环节入手,反复试验,掌握了水稻增氧浸种和暗室叠盘控温育苗技术。有了育秧环节的“好苗头”,水稻出芽率大大提高。如今,他还担任了区里的技能大师,通过这套育苗技术带动大家共同富裕。

父子联手,把合作社做成真正的企业

“这一行看着简单,但实际上要求极高,必须要时刻用心才行。”这是王柏军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儿子王水权听进了心里。28岁的小王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一直从事工业数字化相关工作,之前在合作社的稻米加工车间里小试牛刀,设计了一套烘干中心管理系统,对粮食加工情况信息进行监测及数据汇总。

“但是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农业上非常复杂多变,因为农业受天气、温度、光照等不可控因素太多了。”这让王水权多了一份信心,更明白其中的挑战。他正式向老爸提出想回归农业,并相继演示了农机设备管理、智慧农田巡检、农机中心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等系统平台,计划本月底回归后,着手推进宏波粮油的全过程数字化管控建设。

“随着现代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是我回归农业的初衷。”小王说,比如农机设备管理系统平台,能更科学管理农机设备的使用及维修保养情况,智能提醒设备保养时间,预计每年可节约3万元。

都说,上阵父子兵。如今,外有老王钻研农业技能,提高粮油产量;内有小王研发数字化系统平台,优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对于未来,父子俩的目标也变得更加清晰——要让粮油合作社转型成为真正的现代农事服务中心,打造集“农资配送、机耕、温室育秧、机插种植、数字农田巡检、机收、粮食烘干、碾米包装、码源追溯”于一体的数字产业服务链。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