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与中医,两者在我国历史上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武侠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的游侠之士崇尚侠义、忠诚、勇敢等品质,提倡扶危救困、除暴安良。而中医则源于古代的巫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二者逐渐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燕云十六声》作为一个极度还原经典的武侠游戏,其中蕴含了许多中医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武侠,除了轻功之外,点穴是最为人乐道的。在《燕云十六声》中,也有点穴这样的武功,自二测结束以来,只开放了三个穴位,分别起到定身、发笑等作用。其实点穴又称为点穴术,它除了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技击手段以外,它还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能够达到控制对手或者治疗疾病的效果,原来点穴不仅能打,还能”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功能的差异,点穴术可以分为医学点穴术、武术点穴术和保健点穴术三大类。医学点穴术,又被简称为点穴疗法,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医治疗方法,其历史与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医学家已经开始运用点穴术治疗各种疾病。公元前3世纪,著名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对点穴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其后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学点穴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贯穿全身脏腑、骨骼、肌肉、关节等组织。经络系统中分布着众多的穴位,这些穴位具有调节气血、抗御外邪、修复损伤等功能。点穴术通过刺激穴位,使经络畅通,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恢复健康的目的。由此,医学点穴术被运用于治疗镇痛、调节内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由于中医讲究循序渐进,药到病除的同时也伴随疗程过长的劣势,这样的特性让中医在保健养生行业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或许好奇,点穴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事实上点穴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但与想象有所出入,毕竟想象与现实总隔着一个屏障。以《燕云十六声》中的笑穴为例,笑穴的全称为笑虎穴,位于肚脐下三指的位置。与游戏中被点笑穴就让人大笑不止相对比,现实中点笑穴并不会狂笑不止,只是会产生一种刺激性反应。现实中大部分人真正的笑穴位置在脖子下面,喉结或者脚心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比较敏感,对这些地方进行点按而让人发笑也很正常,说是名副其实的“笑穴”也不为过。

医学点穴术与人体穴位息息相关,目前《燕云十六声》游戏内仅开放了三个穴位,预计未来还会开放更多。事实上人体的穴位是很复杂的,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分布在身体的经络上。根据其功能和特点,中医穴位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大类。其中,十四经穴是指分布于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的穴位,它们贯穿全身,联系五脏六腑,起着运行气血、沟通上下、传导感应的重要作用。奇穴是指不属十四经穴,但具有明确位置和功能的穴位。阿是穴则是指不以经络学说为基础,而根据疼痛、肿胀等症状临时确定的穴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穴能治病是真的,但在现实中非专业人员最好不要轻易尝试。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有些人会对某些穴道过分敏感,因此点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穴位对应着不同的症状,这意味着有扎实的学识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实践练习,找准穴位,才能顺利的完成治疗。除此之外,按压力度、按压时间、按压频率等因素都需要把控得当,否则点穴不仅不会给人带来治疗,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云十六声》中的点穴隶属于武术点穴术,以防身、自卫、攻击为目的的,是专打人体穴位的一门技击术。在武侠世界中,武术点穴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武术训练中,通过点穴来提升武术技能,增强身体的防御能力,这是武侠赋予点穴的能力。而今天我们则是更多的了解到,点穴与中医的渊源,以及揭示现实“点穴”的奥秘,每天一个小知识,不知你学到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