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日报》6月10号发布的消息,我国外长王毅于当天在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了会晤。双方在重申中俄战略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不受外界阻挠所干扰,进一步挖掘中俄合作潜力的基础上,就共同巩固金砖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大金砖合作”达成共识。而就在中俄外长会晤之后不到48小时,岸田文雄突然采取行动,计划对中国企业发动制裁。

据观察者网援引日媒NHK本月12号发布的消息,日本正在拟定一份“援俄”名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涉嫌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材料和零件的第三国公司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据悉,岸田文雄计划在即将召开的G7峰会期间披露这份名单,而这也成为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日本首次因为俄乌冲突对中企发动制裁。鉴于中俄外长才刚刚见面,不难想象日本此举就是故意向我方施加压力,妄图逼迫中国“二选一”。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会有哪些中企被日本盯上,以及对方会对哪些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是涉及到军工产业,日本能够对我国造成的钳制应该是极为有限的。且不说在西方数十年如一日的围堵下,中国军工早已经是自成体系。单就俄乌冲突而言,我国不止一次向全世界全面、详细地阐述既有立场,中国既没有从冲突中牟利,也不会居中煽风点火。尤其是针对军民两用物资,我国早已严加管控,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

因此无论是从国际道义上,还是从实际生产层面,日本想靠一纸禁令,在军民两用物资上对我国“卡脖子”,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但无法构成实际威胁是一回事,日本此举带来的恶劣影响则是另外一回事。需要注意的是,岸田文雄计划在G7峰会上宣布名单,而他参会的时间点又恰好与瑞士举办的乌克兰和平峰会相重叠。再加上日本突然用涉俄为借口对我中企实施制裁,这背后很难说没有拜登政府游说施压的痕迹,原因有两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和平峰会没能吸引中国参加,这导致不少“全球南方”国家也放弃参会,原本美欧是希望通过这场和会争取“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但结果证明,“全球南方”国家更希望参加的是一场真正的和会而非国际闹剧。因此美国是想用这种方式,在舆论层面削弱我国拒赴和会的正当性。如果说之前两年美国还避谈“中国援俄”,随着乌东战事对泽连斯基越来越不利,拜登政府也不再有顾忌,用尽一切手段也要让这场冲突拖到大选结束之后。

其次是中日关系,不久前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齐聚首尔举办三边峰会,虽说这场峰会并没有让中日韩三国关系获得某些实质性的重大突破,但美国依旧担心盟友和中国走的太近。强压岸田文雄以“援俄”为借口制裁中企,既能借刀杀人,又能挑拨离间,可谓是一箭双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对于中国而言,类似的伎俩越多,越能证明美国及其盟友在乌克兰问题上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能通过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招数来维持颜面。无论日本此举是不是由美国授意,当中俄正常经贸关系受到恶意攻击时,中国绝不会吞下自身利益受损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