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岁的我跟着母亲改嫁到了蠡县的一个小村子。
当时我可高兴了,家里来了好多人,贴喜字,放鞭炮,人来人往。姥姥给我扎了小辫花,换了身崭新的衣服,妈妈也穿的红艳艳的,还烫了头,带着花。
“闺女,好好跟人家过日子,女婿虽说大几岁,可人忠厚老实。”
姥姥语重心长,母亲却心不在焉。
虽说姥姥家住在易县大山里,可她从小长得俊,备受宠爱,嫁的也是村里最富裕的人家。
只可惜,她刚结婚一年多,我亲爸就出事了,山里采矿的时出了事故,老板赔了一笔钱,却被婆婆领走了,还把我和妈妈赶了出来。
我是女孩,奶奶根本不在意,从此我跟着母亲回了姥姥家,改了姓,叫何丽。
那时候我才6个月,母亲刚22,还是如花似玉的年纪。
她不甘心在大山里当个农民,跟着大舅进城打工,在蠡县县城认识了一个男人。
男人卖菜卖瓜,人长得一般,但忠厚老实,我大舅觉得对方人品好,我妈却看不上他,她其实想找个城里上班的,可她结过婚带着我根本没人愿意,后来,无奈之下只好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婚当日继父第一次看见我,紧张的手足无措。看着我,吭哧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话。
他紧张,我却一点不害怕,嘴里含着糖,甜的我眉开眼笑。
姥姥把我塞进他怀里,他身上有一股很清香的味道,虽然脑门上好几道褶子,长得和小老头儿似的,可他眼底的光充满怜惜和喜爱。
虽然我小,可我能看懂,他很喜欢我。
“快,喊爸爸!”姥姥红着眼催我。
我歪着头,“你能给我买新书包么?双肩背的那种,还有上下两层的铅笔盒。”
那些天,我天天看着表哥去上学,羡慕的流口水。
“买,都买,不仅有书包铅笔盒,喜欢啥买啥。”
男人搂着我腰的手,微微有点抖,可他搂的很紧,说话的声音憨憨的,笑得有点傻。
“爸!”我抱着他的脸,吧唧亲了一口。
反正我一直盼着有爸爸,他对我笑,还给我买东西,叫爸爸我不反感。
“哎……”他声音颤抖着应了,把头别到一边,眼圈红红的,我当时差点笑了,这么大人了还哭鼻子呢!
那天,我兴高采烈的坐在他大腿上,坐着红色的电三轮出了村。
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我的眼睛都不够看,一路上东张西望,他用手掌垫在我下巴上,不时偷摸瞥一眼坐在身边的母亲。
眼角眉梢都带着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跟着他回了家,从此,我不仅有了爸爸,也有了奶奶
奶奶是个胖乎乎的老太太,一头白发,有点驼背,可她脾气特别好,整天笑眯眯的,爸爸喜欢我,奶奶也很喜欢我。
我喜欢跟着爸爸去给瓜苗浇水,陪奶奶喂鸡喂猪,院子里种满了小青菜,还种着李子树和柿子树,养了一条狗。
我特别喜欢这个新家,可是母亲却不太高兴。
她说,村里好几户都盖着二层小楼,楼外贴着白色的瓷砖,大门也威武霸气。
她总是朝继父发脾气,嫌弃他只会种菜种瓜,赚不来钱。
继父好脾气,任凭母亲如何唠叨也不还口,更努力的干活。
奶奶也不让母亲干家务,洗衣做饭带孩子全包,我听见奶奶偷偷和继父说,早点要个孩子。
我也想有个弟弟,可母亲却不肯生,她说,先盖房,没有大房子要儿子有什么用!
奶奶有点不高兴,可她也没法子,家里条件不好,继父三十才娶了个媳妇,可不得敬着哄着。
“晚几年也行,农闲我就去打工,攒钱盖房子!”
继父没日没夜的劳作,不下地的时候到处找活干,他省吃俭用自己什么也不买,却给我和母亲买新衣服新鞋,还给母亲买金戒指,可母亲总没个好脸色。
后来村里有人去附近的皮革市场打工,工资很高,母亲也跟着去了,再后来,母亲跟着南方的老板去了外地进货。
从此,我再也没见过她。姥姥大舅来了两次,和继父在屋子里商量事,奶奶抱着我在院子里玩,眉眼间都是忧愁。
我问奶奶怎么了?奶奶摸着我的头,“你妈真够狠的,连你都不认了,更别提我们……”
“奶奶不哭。”我抹着她眼角的泪,“妈妈走了我不走,我永远陪着你和爸爸。”
奶奶哭了,姥姥听见我的话,哭得稀里哗啦,继父拽着我,和姥姥说,“妈,别着急咱们再等等,小丽跟着我娘习惯了,就住着吧!”
姥姥和大舅一脸愧疚的走了,继父领着我送到村口,姥姥和大舅已经看不见了,他还呆呆的看着远处,一动不动,直到我乏了才背着我往回走,夕阳西下,继父的肩膀宽厚温暖,像大山一样强壮。
那一年,我七岁,上一年级了,继父没有骗我,他早早给我买了最好看的双肩包和铅笔盒,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具,连圆规三角尺橡皮都买的带包装的。
我在邻村的小学读书,继父每天骑着自行车接送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坐在自行车大杠上,继父一边骑一边和我聊天,有时候我问他,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他总是说快了。
他和我说话的时候一直笑,可他的眼神很悲哀,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妈妈走了,她不要我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有点伤心,也有点害怕。
我的同桌王小娟告诉我,继父不是我亲爸,等他再结婚,有了自己的娃就不会喜欢我了。
她说,我亲爸娶了后娘都不喜欢我了,何况你这样的,听我的,还是去找你亲妈吧,她在大城市,肯定比村里强。
我听完特别生气,和王小娟大吵一架,可我一句话都不敢跟继父提。
我看见媒人上门了,奶奶也说,我爸妈已经办了手续,他也相中了一个女人,要结婚了。
“丽,爸又给你找了一个新妈妈,你高兴么?她人很好的,还带着一个妹妹,你以后有伴了。”
我心口酸涩,特别想哭,可我12了,已经明白继父的苦,奶奶的盼,他们对我很好,我不能说让他们伤心难过的话。
也不能表现出一丁点不高兴。
“太好了,家里多两个人也热闹,爸,你高兴就好,我长大了,也能帮奶奶做家务,你放心吧!”
“好闺女,爸没白疼你。”继父眼睛红红的,奶奶用袖子擦着眼角,我忍不住也想哭,可我硬挺着憋住了。
村子就这么大,闲言碎语我早就听说了,那个女的是个寡妇,人很泼辣,不好惹,想必我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姥姥大舅也听说了这个消息,姥姥岁数大了,腰弯着和虾米一样,可她坚持坐着长途车来了我家,同行的大舅也一脸严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是周末,我依旧没进屋,可我站在院子里听得很清楚。
姥姥和大舅要接我走,大舅掏出二千块放在桌子上,说是给继父的新婚贺礼。
他说,“孩子毕竟是我们何家的孩子,总让你白养不是个事,放心,她以后长大了肯定回来看你,还是你闺女。”
继父当场就急眼了,我认识他8年,从未见过他如此疾言厉色。
“小丽就是我闺女,亲的又如何?在我心里,她就是我亲闺女,你们心疼她我能理解,我对天发誓,绝不会外带孩子,就算我在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保证对她一个样,否则天打雷劈!”
继父的吼声震耳欲聋,像打雷一样。
我心口却温暖极了,含泪冲进屋,朝姥姥大舅吼,“姥,我哪也不去,这里就是我的家。”
姥姥也哭了,她攥着我的手,浑浊的双眼,泪光闪烁。
“好孩子,你妈丧良心,你可不能这样啊,你爸你奶都是大好人,你要不孝顺,以后姥姥也不认你。”
我哭着保证,“姥,你放心,我以后一定好好听话,多干活,不让新妈妈生气。”
姥姥拍着我的手背,哭的稀里哗啦,临走时,偷偷塞给我一沓钱,大舅也把二千硬塞给奶奶。
继父没法只能收了,他和奶奶说,这钱不能动,以后留着给我上大学。
我暗下决心,就算新妈妈对我不好,我也得忍,不能让继父奶奶夹在中间难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姥姥,大舅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来的时候姥姥弯着腰,离开的时候却挺直了,她说,她不担心我,只是恨我妈,她就当没那个女儿了。
尽管我做了很多准备,继父也订了婚过了礼,可最终,婚礼取消,彩礼退回来一大半。
女方提的条件,必须把我送走,她说要是我是亲生的,她没二话,可我一个拖油瓶,凭什么让她养活。
继父不同意,女方坚持,最终不了了之。
奶奶和继父这次真的很刚,就算损失了好几千彩礼也死活不改口。
我听见继父和奶奶聊天,继父说,他不结婚了,他又不是没闺女,结不结都一样。
奶奶半晌没吭声,最后,点了点头。
“小丽是个好孩子,我信她,儿啊!就是苦了你,妈以后走了,谁给你洗衣服做饭呐!”
我记住了奶奶的话,从那天起,放学回家我就抢着干活。
蒸馒头烙饼炒菜,拆洗被褥,缝缝补补,奶奶会的,我全学会了,奶奶不会的缝纫机,我也学会了。
寒暑假,我和老爸一起下地干活,陪奶奶院子里种菜。
老爸和奶奶依旧省吃俭用,供我一路读到了大学。
老爸的西瓜种的好,为了多卖钱,他不舍得批发,我就陪着他拉去小车县城摆摊。
就算遇到熟人我也无所谓,大声招呼客人。
我算账快,嘴巴甜,老爸种的瓜好,人也实在,好多顾客都认识我们,我大学四年暑假,陪老爸卖了四年西瓜,一有顾客夸我懂事,老爸就乐得合不拢嘴,恨不得多送人家一个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大四那年,姥姥去世了,葬礼上,我终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妈妈。
她打扮的很时髦,穿金戴银,看着很年轻。
很熟悉的脸,却说不出的陌生。
她看见我和继父略微有点尴尬,听说我成绩在县一中名列前茅,她眼睛一亮。
她说,让我报考广州的大学,学经济,以后跟着她做生意。
她再婚后没有生育,和几个继子继女关系也一般,现在她能做点主,就想接我过去。
她说大城市多好呀,妈供你上学,给你找工作,不行你跟着我做生意,不比在农村强百倍。
我以为继父得跟她急眼,大舅都生气了骂她,可继父却没吭声。
还拉着我大舅说,只要为了我的前途,他真的无所谓。
我妈一脸殷切的看着我,笑得胸有成竹。
我淡淡开口,“我已经报了河北大学,保定离家近,回家方便,毕业了我就在县城或者保定找工作,南方再好,没有家人,就算天堂我也不稀罕。”
“爸!”我亲昵的挽着老爸的胳膊,“走,咱回家。”
“哎,闺女,听你的,咱回家。”
老爸挺着胸脯,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微笑。
我亲妈半晌没吭声,在亲戚们讥讽注视着灰溜溜地走了。
大舅没拦她,我也没再和她联系。
在我心里,老爸奶奶,姥姥,大舅一家都是我的亲人,姥姥的话,我时刻记在心里。
做人就要有良心,要知恩图报。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都知道感恩,做人更要如此!
老爸奶奶养育了我,我有责任和义务照顾他们。
做人,绝不能忘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记:
我32岁了,大学毕业后,在蠡县财政局工作,老公人很温和,我俩在县城买了房子,也给继父翻盖了二层小洋楼。
我让他和奶奶跟我进城,他俩都不乐意,继父还在种菜种瓜,奶奶身体也很康健。
他们习惯了农村的生活,现在条件好了,开车回家不过一个小时,我也没强求。
一到周末我就带着孩子回家,不管城里条件多好,农村这个老院子,永远都是我魂牵梦系的家。
老爸在,奶奶在,我永远都是他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