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通车运营,这是一座由中国承建的跨河大桥。运营当日,孟加拉总理不仅亲自出席庆典剪彩,而且孟加拉国央行还特别发行了一版以帕德玛大桥为主题的100塔尔纪念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今年3月,不丹国王应邀访问孟加拉时,还专程到了这座大桥上进行参观,并表示这样好的大桥以后不丹也要有。

那么,这座桥为什么能让孟加拉如此重视,以至于被当地人称为“梦想之桥”仅仅因为这是由基建界“扛把子”建造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帕德玛大桥,顾名思义就是建立在帕德玛河上的大桥。

很多人并不知道帕德玛河是什么河,但是说它的上游就应该都知道,那就是恒河。恒河在流入孟加拉地区之后被称为帕德玛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恒河在进入孟加拉地区之后分成了几条支流,但在与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汇聚之后,流量、流速丝毫没有比恒河逊色。但是,作为含沙量世界第一的恒河,除了给帕德玛河带来了河水外,还夹杂着大量的泥沙。

从上游顺流而下的泥沙在经过弯曲的河道之后,逐渐在帕德玛河沉淀,甚至在水下还形成了一片“水下三角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下一片泥沙,水面上也并不平静。因为这一条河流把孟加拉国沿南北方向“切”成了两半,所以孟加拉国的百姓如果要到河对面,就只能通过乘船的方式渡过帕德玛河。

虽然可以乘坐渡轮过河,但是最宽处超过10公里的帕德玛河依然是当地百姓们的噩梦,每年都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在河中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对于孟加拉来说,帕德玛河既是能够为他们提供水分的大动脉,同样也是阻隔他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门槛。在河上面建造一座大桥,也就成为了孟加拉国多年的一种期望。

1998年,由日本和韩国两个国家在帕德玛河上游共同承建了一座大桥,虽然曾经以4.8公里的长度成为当时南亚最长的大桥,但是却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人们要赶往首都依然还要绕路,或者直接坐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常的情况下人们排队坐船需要接近3个小时,如果赶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的情况下,往往过一次河就要一天的时间。所以人民急切希望帕德玛河上也会出现一座能够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大桥。

2000年,孟加拉国公开了招标信息,来自全球各地的40多个应标企业参加了竞标。结果毫无疑问,以“基建狂魔”著称的中国成功中标,中铁大桥局成为了建设帕德玛河大桥的承建方。

尽管中铁大桥局认为建设这座大桥只不过是在南亚“试水”的项目,但施工难度却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任何建筑都要有一个稳固的地基,大桥也同样如此。

因为帕德玛河下有厚厚的淤泥层,所以正常只有几十米的基础桩被设计成为了长125米、直径3米、重达550吨的钢铁基桩,只有这样,才能稳稳插到淤泥下方的砂土层,为上方的灌注桩提供稳定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次施工过程中,设计方还在6个基础桩上加了1个直桩来增加对桥体的支撑,而且还动用了世界最大的万吨级打桩锤来增加基础桩的稳定性,最后再抽空桩底部的泥浆灌入混凝土。

另外,在这座大桥的基础桩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复合型技术,比如在钢桩外层又加上了混砂灌浆,在加粗钢缆之外再加上加固钢缆变成复合钢缆等等,这些技术也成为在全世界首次使用的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62根复合型超长基础钢桩、41孔分联布置、上下两层铁路和公路共同运行、全长9.83千米,这些数据都让15.49亿美元的建桥费用显得“不值一提”。

在建设大桥的同时,中国水电港航公司还承接了帕德玛河道的疏浚工程,这样既保证了在建设大桥时能避免湍急水流带来的影响,同时又为孟加拉国解决了一定的后顾之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建筑方一直都在尽力保证进度,但是随着全球疫情的大爆发,施工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不得不两次宣布延期交付。好在疫情结束之后,大桥重新恢复了施工,最终在2022年6月正式宣布通车运营。

大桥建成当天,几乎成为孟加拉国举国欢庆的节日,因为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知道,他们的生活将会被这座大桥的正式运营而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才能渡过的帕德玛河,如今只要十几分钟,并且还不需要承担以往乘船的那种生命风险。对于百姓来说,大桥的建成增加了生活的便利、节约了时间的成本,对于政府来说,则意义更为重大。

大桥建成一年之后,孟加拉当地政府公布了帕德玛河大桥运营一年的相关数据:全年累计通行565万辆汽车,平均每天1.5万辆次左右;在2023年4月通行摩托车之后仅两个月便通过100万辆次;过桥运营费79亿塔卡,折合人民币超过5.3亿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桥的作用还不仅仅如此。由于大桥需要很多的建筑工作者,所以很大部分工人都举家迁徙到大桥两岸居住,在无形之间增加了当地的人口数量,而这些工人家庭的孩子们大多都会在学习时去学习中文,汉语已经成为了在当地一种“非官方流行语言”。

因为大桥所带来的便利,原本相对闭塞的世界最大红树林保护区成为了人们经常去旅游的景点,附近的百姓也有很多人开起了旅馆,原本一部分以狩猎为生的人们也把生活方式改成了养殖业。这样就在无形之间既刺激了当地的消费,又减少了对当地环境和生物的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游业、运输业、养殖业,这些看起来与大桥并没有太大关联的行业,却都因为大桥的建成而日渐蓬勃。

根据孟加拉的经济学家分析,因为帕德玛河大桥的建成,直接给全国的GDP拉动超过1.3%,所以对于孟加拉的人民来说,这座桥不仅是他们的一个闪耀光辉的名片,更是中国朋友给他们国家带来繁荣的“财富金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湖北日报-2023-06-26:《帕德玛大桥通车一年 大桥两岸欣欣向荣》

荆楚网2023-06-29:《帕德玛大桥通车一年行车超500万辆 “湖北方案”造福孟加拉国8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