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燕 本报通讯员 金吉萱

“小网格”是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中海社区以“小网格”服务“大民生”,以“微服务”撬动“大治理”,切实为群众把小事办好、实事办实,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

精织“微网格” 推进“微融合”

社区党支部实施“党建+网格”运行模式,打造“精治型”微网格。社区将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党员分配到网格里,提供优质细致的服务,推动党建、综治、民政等工作在网格中互联互动、协同推进,党员亮岗、网格亮责、物业亮牌,推进治理“微融合”。

社区通过“微网+双报到”,列出项目清单,推动各类社会资源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微网+红色物业”,民情联动与日常督查相结合;通过“微网+社区治理”,将“书记项目”、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工作等重点工作纳入网格管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优化“微联动” 激活“微循环”

以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社区党支部依托“大走访”和“网格服务联动日”,以“普法强基行动”为抓手,推动社区党建+妇联、党建+团建、党建+警务、党建+“新”群体深度融合,积极联动社区民警、社区群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助力居民矛盾化解,提升社区为民服务工作效能。

通过社区“法律明白人”,联合社区律师、民警合织“法网”沉入网格,结合入户工作,解析涉及居民的法律服务事项,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居民情况、摸清居民急难愁盼,还进一步推动了“法律服务进网格”。同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防诈骗、防火灾、环保、征兵等宣传教育活动,激活社区治理微循环。

夯实“微阵地” 升级“微服务”

以“急难愁盼”微实事项目为载体,社区党支部积极推进“五社联动”工作,拓展阵地来源,盘活小区架空层、小花园、廊亭等资源,拓宽服务“微阵地”,落实民生“微实事”。

社区党支部开展“红色微阵地”建设,联合中海物业重点打造了中海花园“悦邻·走廊”微阵地。在各楼栋设置网格化党建及楼栋党员公示牌;在物业服务大厅设立“社区+物业党建展示区”;在小区岗亭设置“悦邻驿站”和暖“新”小站;在小区花园打造“最美廊亭”等,从而吸引和带动更多的网格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发挥“微网主理人”的带头作用,将社区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走出共治共享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