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沁州黄镇15000亩“沁州黄”谷子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缺水干旱情况。面对旱情,沁州黄镇充分发挥镇、村、企业、群众四级主体力量,依托“党委引领、镇村两级干部带头、企业组织发力、群众广泛参与”的模式,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广辟水源,落实节水灌溉和抗旱保墒措施,努力把旱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洒水车“运水进地”为干旱谷田进行喷灌作业

作为沁州黄小米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谷苗生长情况一直是县委政府关注的重点,从5月初起,县委政府就积极调配园林、消防等部门,洒水车、消防车第一时间“运水进地”,为干旱谷田进行浇灌、喷灌作业;沁州黄镇党委政府盯谷农急难愁盼,启动抗旱应急预案,党政主要负责人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准确掌握旱情,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因地制宜全方位开展科学抗旱、节水抗旱、病虫害防治等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农民为干旱谷田进行喷灌作业

面对旱情,全镇14个行政村积极作为,利用蓄水池、河流、水井等资源,调动一切可用工具,如洒水车、水泵、小白龙等,千方百计缓解旱情。南凹村在200亩沁州黄谷子地铺设滴灌带,在高温天气下为谷子带来滋润;辖区内各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檀山皇小米发展有限公司、沁谷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动调度企业车辆、雇用水罐车用于农田灌溉;群众也积极依靠自身力量开展生产自救,利用水泵、农用车、水桶等各类灌溉设施,提灌与自流灌溉相结合,奋力投入抗旱保墒。(井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