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8月,原本在湖南湘潭市建中合作猪鬃厂担任会计的郭梓材,苦于工资没有着落,一大家人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万般无奈之下他与妻子刘天民商量之后,决定分别给毛主席写信求救。

郭梓材的来信中,他希望毛主席能够帮他谋一份工作,好让他这一大家人渡过难关。但在收到郭梓材的来信后,毛主席却并未答应为他谋取工作。

回信中毛主席写道:

“来信收到,极为欣慰,北京人浮于事,吾兄工作问题,还以当地熟悉吾兄情况的友人筹谋解决,较为适宜。愚见如此,尚祈斟酌。

此复,顺致

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与这封拒绝信一同随信而来的却还有300万元(旧币),这也极大地缓解了郭梓材一家的生活问题。此后,毛主席对于郭梓材一家的照顾、资助可谓是无微不至。在百忙之间,他曾为郭梓材一家寄去了亲笔信四封,令中办秘书回信七封;并且前后资助了郭梓材一家多达6笔共计1700元。

而在毛主席与郭梓材夫妻之间,既是投桃报李的朋友之谊,又更是毛主席对于“人情”这一牵绊中国历史千年问题的优秀答卷。

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和郭梓材的父亲郭石桥都是附近经商的商人,因此也是交往深厚。在毛主席13岁时,前往了井湾里私塾求学,但私塾距家有十几里的路程,路途较远,好在私塾乃是郭梓材伯父所设,是以凭借毛家郭家世交的关系,毛主席也便可以时常借宿郭家。

在当时郭家的几个孩子包括郭梓材在内也都在私塾就读,因此他们既是世交之子,又是同学,而在这朝夕相伴之间他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时,毛主席便显出了不凡的气质。在私塾里,他并不拘泥于四书五经这些传统课目,反倒是对一些天文地理、古典小说也是涉猎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样一位不同的学生,郭梓材的伯父郭伯勋并没有苛责,而是积极引导。对于这样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哥,小四岁的郭梓材自然更是崇拜。

而在一句句的“润之哥”之中,毛主席不仅给郭梓材教授了众多的知识,还对郭梓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毛主席的济世报国思想,郭梓材也是深感佩服。

然而在1910年,两人约定前往湘潭县昭潭高等小学堂念书之时,毛主席却因年龄而惨遭拒绝,郭梓材则被顺利录取。

就此原本形影不离的两个好友分开,而此时的毛主席则早已在李漱清的演讲中所提及的一切带来的改变、震撼而眼界大开,自然不愿听从父亲的回家经商,于是他前往了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此时的毛主席已经是17岁的“高龄”了。但历史就是这样,在这个原本要被父亲安排要去充当学徒的少年做出前往这个小学堂学习的决定之后,不得不说中华民族有幸。

在这里毛主席只读了5个月便离开了,但在这里毛主席却豁然开朗了,他也是从这里一步步地走上了历史的前台。

而在毛主席与郭梓材分开之后,毛主席很快便前往了湖南长沙,至于郭梓材则在读书一年后辍学回家,继承家业。但当时的历史滚滚而行,武昌起义的枪声更是迅速地传播到了长沙。在长沙读书的毛主席听到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随即决定参军报国。但对于好友郭梓材,毛主席显然是不想“放过”的,趁着放假他回到井湾里劝说郭梓材与他一同参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年少的他们,投身于军伍之中。可与郭梓材的节俭相比,毛主席就要“大手大脚”了,在当时列兵都有7元的饷银,不可谓不多。但毛主席的饷银却都用来购买各种进步书籍、报刊了,是以往常便所剩无几,而郭梓材知道毛主席的爱好也不计较,便将自己的饷银一并拿出支持他。

就在畅想着能够大展宏图之际,宣统帝在压力之下宣布逊位。而在此时毛主席也决定继续学业,但这一次郭梓材却选择了与他分道扬镳。一则是家中父辈希望郭梓材能够早日结婚生子,另则是希望郭梓材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如此之下毛主席继续前往长沙读书,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并在长沙结识了杨昌济(也就是妻子杨开慧的父亲),还在1918年前往了北京大学,做起了图书馆的助理员,至于郭梓材则在湘潭的一个电灯公司谋了一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也倒是为毛主席的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在五四运动之后,毛主席利用郭梓材在电灯公司的好机会,便在电灯公司内部发展革命力量,开展革命活动,召开各种重要会议。作为好友的郭梓材,则为毛主席保管一些文件和会议记录,还承担起“放风”的工作,可谓是尽心竭力。后来,在毛主席的介绍下郭梓材也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

而在后来毛主席历经诸多艰险,也都是赖郭梓材的帮助来脱离险境。在1925年毛主席携妻子杨开慧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缺少经费时,郭梓材便直接拿出家当40大洋资助;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我党陷入危局之时,郭梓材更是有着为防止秘密泄露而烧毁文件,保护我党同志等举动。

然而天下无不散之宴席,随着形势的不断恶化,毛主席最终选择在湘赣边发动了秋收起义,并辗转将队伍带上了井冈山。

至于郭梓材,则由于当时国民党严酷打击,在受尽拷打后被迫无奈之下选择了脱党。而在电灯公司的他眼看电灯收益不错,便倾尽家资选择了入股,可未尝想不久公司便倒闭了。尽管在日本投降后 ,电灯公司曾短暂复业,可终究还是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了,于是郭梓材的积蓄也就此成为了泡影。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到了湖南湘潭市建中合作猪鬃厂担任会计,可是未成想因为成分等原因,连工资也都没有拿到。

而毛主席则从井冈山上开始了披荆斩棘的历程,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路走来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国家的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份上的悬殊,也让郭梓材对于是否写信给毛主席求助一直十分忐忑。但最终迫于生活压力,他还是选择与妻子刘天民分别写信给毛主席。

就这样出现了我们篇首的一幕。

但在对郭梓材的“拒绝”之外,对于郭梓材的妻子刘天民的来信请求,毛主席却并没有拒绝。

刘天民,也是毛主席的老乡,但身世却要贫苦得多。在其5岁时便因为生活困顿,而被家人送到了一户萧姓人家充当童养媳。

更可叹的是这户人家的“新郎”还是一个20岁的残废,而就在刘天民年龄渐长后自然不愿意多有反抗,却屡次遭到毒打。

好在,毛主席听闻后,利用影响力才将刘天民从苦海解救出来。而后,在毛主席的影响之下刘天民也加入了共产党,郭梓材与刘天民也慢慢产生了感情并结为了伉俪,刘天民还对于杨开慧和三个孩子多有照顾。不过与丈夫郭梓材一样,也是在1927年二人被国民党毒打后被迫退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与郭梓材的出身相比,显然刘天民的出身更加凄惨,也更能有说服力,因此在接到刘天民的信后毛主席决定量材使用,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安排刘天民到湖南文史馆工作。不过这一建议却未能实现,地方则是安排她到了湘潭政协工作。

在这些安排之后,毛主席对于郭梓材的关心也从未减少。1954年,郭梓材的表兄等人进京看望毛主席期间,主席不仅询问郭梓材一家近况,还再次给郭梓材夫妇写信,附送300万元(旧币)。

后来,郭梓材因为双目失明,再次陷入困顿之中,毛主席在听闻后又一次让秘书邮寄300元作为资助,并为了减少他们的花销希望他们不用进京。

就这样,毛主席前前后后为郭梓材一家寄来了1700元以及十几封信。而在毛主席的关怀下,郭梓材一家的生活摆脱了困顿,二人也都极其满意。

1964年,郭梓材去世;1977年,刘天民去世。而在临终之际,两位老人对于毛主席的救助无不感恩戴德,更是教诲儿子要时刻想念毛主席,想念这样一位心中有平凡百姓,想着平凡百姓的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投桃报李的故事,但更有很多因为撇不开“人情”而导致的乱局。但作为一代伟人,毛主席却并没有陷入窠臼之中。

他有着自己的原则性不会去破坏制度,也更有着属于友人的情谊。而据统计,在毛主席接济的亲故中,郭梓材是收到最多款项的。

向毛主席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