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战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

在20多年的战斗生涯中,他7次负重伤;刚满26岁,他就成为红六军团的政委,率部执行红军长征先遣队的任务;不到30岁,就担任八路军第359旅旅长兼政委,是八路军中的青年才俊之一;33岁那年,他率部进驻南泥湾,没过多久就将此处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三年解放战争中,他纵横西北战场,被敌人称为“彭德怀的拳头”。

这位传奇人物,就是开国上将王震

王震赴苏留学,毛主席不忍放行,两人推心置腹成挚友

1908年,王震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一个农民家庭中,小的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和小学,不过后来由于家境贫寒而辍学。1922年,14岁的王震来到长沙当了一名铁路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刘少奇、郭亮发动粤汉铁路的工人举行大罢工,王震被郭亮派去散发传单。1925年,王震成为长沙新河车站铁路工人纠察队的小队长。也正是因为“小队长”这个职务,才令王震有机会结识毛主席。

1925年8月的一天,纠察队长王应典派王震带着3名精干的纠察队员,用铁路手摇车护送一位叫“毛润之”的先生到长沙的韭菜园。后来王震才知道,原来这位毛润之就是鼎鼎大名的毛泽东。

在护送期间,毛主席和蔼地向王震等人询问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并讲劳工团结、工农革命等等,给王震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要车上,毛主席还和王震等人谈话,这也令他终生难忘。

毛主席对王震说:“工人阶级就像是铁路上的火车头,不过,工人阶级的这个火车头,不仅要拉着长长的列车往前走,还要拉着中国的劳苦大众,拉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拉着伟大的祖国前进。”

毛主席还特意告诫王震:“当革命者要学会付出,而不是索取。既然要做革命者,那就要做好付出一切的准备,这也是我们革命者和普通人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韭菜园很快就到了,王震感到时间过得太快,他还想听毛主席讲更多的革命道理。毛主席向王震等人道谢:“多谢你们送我,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再次见面。”说完便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广阔的农村。

这次护送不仅仅是毛主席和王震建立深厚友谊的开始,更在王震年轻的心灵中点燃了一支不灭的火把。

大革命失败后,王震参加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浏阳成立了中共浏北特区,王震担任区委书记和浏北特区游击1支队党支部书记。

1930年9月,浏北游击第一支队奉命配合红军主力部队攻打长沙,支队长和政委相继受伤,王震便兼任支队长和政委的职务。9月12日,王震率部退回到浏阳河畔的一个村庄里,红3军团政委滕代远将王震介绍给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毛主席。

毛主席高兴地握着王震的手说:“久闻大名,真是久闻大名啊!我在街上看到不少用你的名字发布的传单和布告呢!”当毛主席说完后,便开始仔仔细细地大量对方,谁曾想越看越眼熟,他惊讶地说:“你是不是当年那个开摇车的小队长?”

王震激动地说:“总政委真是好记性,我就是当初的王正林(王震原名)。我们游击队的秀才们都说,用‘王震’这个名字既好记,又响亮,用这个名字出布告的话,能够产生很大的震动,还能镇住地主和民团,所以我就改成‘王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点点头,再次夸奖起传单和布告很有文字功底。王震被毛主席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摸了摸头,十分腼腆地说:“我就是一个大老粗,这些传单和布告都是部队里那些秀才们写的。”

毛主席摇了摇头,说:“非也非也,我看传单、布告完全不像完全出自秀才们的手,倒像是经过你这个‘大老粗’刀砍斧劈过的,有一种气势在内。”

紧接着,毛主席又告诉王震:“湘东特委准备把湘东各地游击队组成湘东独立师,你可以把队伍拉到那里去。”

和毛主席分别后的第四天,王震就听从毛主席的建议,带领游击队共154人去找湘东特委。

1930年10月,湘东红军独立师成立,王震部和谭家述部组成独立师第3团,谭家述担任团长,王震担任政委,从这以后,他们便开始了创建湘赣根据地的斗争。

1934年1月22日,瑞金沙洲坝召开了一次会议,王震也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结束后,王震专门去看望“被排挤”的毛主席,毛主席对王震说:“中央决定派你和滕代远等人去苏联留学。”

王震一听要去苏联学习,脸上瞬间露出高兴的神情。不过还没等王震高兴一会儿,毛主席又说:“任弼时刚刚来电,让你赶紧回湘赣去。你是想回湘赣,还是想去苏联学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震没有过多思考,他毫不犹豫地说:“我都听主席您的!”毛主席听了王震的话,看了他好久,随后才说:“你听我的?现在是博古和李德当权,他们说我‘土’。我不赞成他们那一套,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用‘十六字决’!”

王震将会议上的一些情况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听后更加担忧起来:“堡垒对堡垒,你有多少人?能摆得下吗?不能这么打啊!”王震坚定地说:“还是主席您的主张正确,您叫我怎么打,我就怎么打;您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我都听你的!”

毛主席紧紧地握住王震的手,说:“好!王震者,湘赣人也!你是湘赣老人,还是回湘赣去游击比较好。”

于是王震留了下来,参加创建和巩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将帅不和,主席托付王震调解,王震巧设宴席化解隔阂

王震生性耿直,有时候容易发脾气。一次开会的时候,毛主席特意将他叫过去,说:“我听说你脾气不是很好?”王震笑了笑,点点头,算是承认了,他等着挨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毛主席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和他讲起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毛主席和弟弟毛泽覃吵了一架,当他忍不住要以兄长的身份责打毛泽覃的时候,毛泽覃拍着桌子大喊道:“共产党不是毛氏祠堂!”说到这里,毛主席停了下来,王震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追问道:“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毛主席说:“我忍住了,没有对他发火,就算是对自己的亲弟弟,也是不能发火的。”王震深受启发。

王震的脾气虽然很差,但他却擅长劝架。有一次陈毅和谭余保吵得不可开交,毛主席知道后连忙让王震去劝架,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7年10月,陈毅前往湘赣边寻找谭余保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并向他们传达党中央关于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指示,动员他们下山接受改编,奔赴抗日前线。

不久后,陈毅终于来到了湘赣临时省委驻地甘家山。谁曾想,就在他抵达甘家山的当天晚上,陈毅就被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原来是谭余保等人误以为陈毅已经背叛革命了,便打算将他处理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陈毅怎么解释,谭余保等人就是不肯相信。当陈毅讲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谭余保怒了,他当即走到陈毅的面前,大吼道:“我们之前讲的都是苏维埃救中国,你现在却要取消苏维埃,还要把红军拿给蒋介石改编为白匪,你这个可恶的叛徒!”

谭余保说完,将手里的烟袋用力一掷,朝陈毅打去。陈毅连忙偏头躲过,烟袋砸中了他的肩膀。陈毅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说:

“我说的这些都是党中央的决定,不是我个人的意见,你如果实在不相信的话,完全可以派人下山打听打听,你有意见的话,也可以向党中央反应。现在朱老总他们都在南京,叶剑英也在武汉……”

还没等陈毅说完,谭余保就说:“朱德也好,叶剑英也罢,就算是斯大林,或者是毛主席来了,也不会让我率部下山跟国民党合作!不然我也要把他们抓起来!国民党杀了我们多少同志,如今让我和他们合作,这可能吗?”

陈毅被激怒了,他生气地说:“我忍你好久了,我还以为你是老红军,是共产党员,现在我才知道,你才是叛徒!斯大林和毛主席你也要抓起来,你根本不是共产党员,你就是个土匪,是个山大王!”

陈毅越说越激动:“谭余保,你如果还是共产党员,你就不能枪毙我;你如果不是,那你枪毙我吧!怕死不会当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几次,谭余保又和陈毅谈了好几次,但不管怎么说,陈毅都坚持国共合作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坚持的。久而久之,谭余保也心存疑惑,于是他连忙派人下山查明情况。

5天后,在调查清楚后,谭余保亲自向陈毅道歉。陈毅摇了摇头,说:“不知者无罪,你是个坚决的老革命,是一位好同志。是我的脾气不好,还请你不要见怪才是。”

1943年,陈毅和谭余保两人都到延安工作。但两人一个还记得烟袋敲脑壳的事情,在学习会上重提此事,强调党员要读马列主义;一个本就没有忘记对方说自己是“土匪”,当他听到陈毅旧事重提,更不高兴了。

从这以后,两人又闹起了矛盾,见面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没过多久,这件事被毛主席知道了。

这天,毛主席找到王震,笑着说:“王胡子,我有一件事请你帮忙。”王震疑惑地问:“主席,你要我帮你干什么?”

毛主席吸了口烟说:“陈毅和谭余保的事情你都听说了吧?”王震点点头,说:“略有耳闻,但不是很清楚。”

毛主席说:“你和他们两个都是好朋友,你还是陈毅的‘崇拜者’。这样吧,你做东,请他们两个吃个饭,讲个和嘛!不要一直不说话,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王震愉快地答应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一大早,王震就出去打猎,他打到了两只野鸡。当饭做好后,陈毅和谭余保也到了,王震解下围裙说:“今天请你们来尝尝我做的菜,陈军长,你就不要把桌子推倒了!”

陈毅和谭余保听了王震的话看了对方一眼,随后放声大笑起来。从这以后,陈毅和谭余保握手言欢,成为至交。

毛主席向王震交代任务:这次可能会全军覆没,包括你

1944年上半年,为了加快抗战胜利的进程,党中央决定在巩固华北、华中的同时,抽调一部分兵力向华南发展。7月的一天,毛主席找到在延安附近进行大生产运动的359旅旅长王震,向他交代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最近党中央准备派900名干部到南方,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沿途的环境比较复杂,所以想从你的359旅抽调一名团长带上一个加强营护送这批干部南下,今天让你过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王震说:“路途遥远,只派一个加强营护送这批干部,是不是少了些?主席是否要再考虑考虑?”毛竹徐点点头,说:“你先回去和其他同志研究一下,之后再找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震回去后,和其他同志经过商量后,一致认为只派一个加强营去难以完成任务。于是,王震再次来到延安,向毛主席请缨:“如果主席您同意的话,我愿意亲自带领部队护送这批干部!”

毛主席沉默了一会,然后说:“如果你去的话,我就另有打算了,你先回去,我和党中央再商量一下。”一天后,毛主席再次找到王震,他没有谈南下的事情,而是向他询问部队的情况。

王震说:“今年我们共开荒种地35万亩,争取上交公粮一万石。朱德、任弼时、彭德怀等同志也先后来我们部队视察……”毛主席高兴地说;“你们这是兵强马壮,要告诉同志们,仗是有得打的,但还有个更加艰巨的任务,今天找你来就是要和你谈这个问题的。”

紧接着,毛主席向王震谈及了国内外的形势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他说: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巩固华北、华中,发展华南,要向河南、湖南、广东等地发展。我们决定由你们359旅组成南下支队,护送干部们南下,你带领第一梯队,等你们和东江纵队会合了,第二梯队再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说道这里听了下来,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随后点起一支烟在屋子里踱步。王震也从毛主席严肃的神情中,意识到任务的艰巨和形势的严峻。不久后,毛主席分析了南征的两种前途:

“一种是乐观,359旅可以在华南放手发动群众,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另一种就是不乐观,或者说是残酷的……”

说道这里,毛主席用担忧的目光看向王震。王震连忙说:“主席,您放心吧,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况,我一定会完成任务的,您继续说吧。”毛主席继续说:

“第二种是残酷的,也就是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不允许你们这把刀子插向他的喉咙,那么他就会集中力量吃掉你们。如此一来,你们孤军奋战,也没有根据地,斗争会十分残酷,你们的处境也会很困难。孤军奋战,甚至可能会全军覆没,都不能生还,其中也包括你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语气有些沉重,他说:“王震同志,你要做好第二种前途的思想准备,但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王震激动地说:“有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会坚决完成任务!”

最终在王震的带领下,成功完成毛主席交代下的任务,这也是传说中的“第二次长征”。

王震称彭德怀是“民族英雄”,毛主席:他不落井下石

王震率部回到陕甘宁边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知道后十分高兴,当即给王震发去电表,表示慰问。

此时的贺龙正在为开拓晋西南动脑筋,晋西南是阎锡山的老地盘,开拓这片区域,不仅可以保卫陕甘宁边区,而且对巩固太岳和晋绥解放区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而王震的到来,也令贺龙的思路彻底打开。

1946年9月5日,贺龙给中央军委发去电报,建议由王震率部进驻吕梁地区,开拓晋西南。10月初,王震奉上级命令率领战士们抵达山西离石,后被任命为吕梁军事司令员兼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等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震上任后,就和兄弟部队进行了晋西南战役,解放了大片土地,牵制和延迟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从而扩大了晋绥根据地。贺龙十分倚重王震,而此时正在组织延安保卫战的彭德怀,也看中了王震的能力。

1947年3月,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奉命前往陕北,加入彭德怀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此时,国民党早已集结25万余人进攻陕甘宁边区,敌我双方兵力悬殊,武器装备更是不能比较。

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王震率部参加陕甘宁边区的保卫战。1947年上半年,他率部和兄弟部队一起战斗,其中在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镇的战斗中,三战三捷,共歼灭国民党军14000余人。

紧接着,王震率部和兄弟部队进行了陇东安边、定边、靖边战役以及榆林战役,奠定了粉碎胡宗南进攻的基础。8月,王震部又和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共歼灭6000余人。

这次战役的胜利,成功粉碎了敌军企图将西北我军歼灭于陕北或者赶往黄河以东的企图,也成为西北野战军转入战略反攻的转折点。

1948年2月,王震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宜川瓦子街战役,最终歼灭胡宗南主力刘勘部,为西北战场取得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8月,在澄(城)郃(阳)战役中,他直接指挥部队攻克敌军固守的要点壶梯山,为战役的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3日,王震率部参加冬季战役,他发现国民党第76军全部集中在陕西澄城县一个狭小的永丰镇中,他果断下令进攻,最终击毙敌军4000余人,俘虏76军军长李日基以下11000余人。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王震主动请缨,率部进军新疆。5月,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王震率部解放了咸阳、武功、扶风等地,并多次击退胡宗南、马步芳等部的反扑。

6月,王震升为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随后率部参与指挥扶眉战役。最终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胡宗南部43000余人,为解放兰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9月,王震率领第一兵团二军挥师北上,大家翻越祁连雪山,解放酒泉,直逼新疆,为解放大西南、巩固祖国的统一作出巨大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王震一直在彭德怀的麾下工作,而他也被国民党军称为是“彭德怀的拳头”。

1955年9月,王震被授予上将军衔。当时很多人认为他有大将的资历,也为他“打抱不平”,连被授予大将军衔的许光达都认为王震比自己更适合授予大将军衔。尽管最终王震并没有被授予大将军衔,但他的战功在大家心中还是那样的份量十足。

从1956年开始,王震历任农垦部部长(1956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1975年)、中央军委常委(1978年)等职务,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当时彭德怀的处境很不好,好多人都不和他来往了。但王震却不一样,他并没有因此疏远彭德怀,反而夸赞对方是“民族英雄”,毕竟彭德怀所立下的战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当毛主席知道王震夸赞彭德怀的时候,他说了句:“王震不落井下石啊!”

1993年3月12日,王震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他为人民革命建树的丰碑,则永远留存在党史、军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