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执法存在五方面问题本报讯(记者 吴怡)6月12日上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云南省司法厅首次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2023年度云南省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白皮书。记者从会上获悉,通过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分析,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五方面问题。

这些问题分别是:部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不具有法定职权或者超越职权;部分行政行为存在事实认定不清、不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等问题;部分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适用错误;部分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理念,对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或者利害关系人陈述申辩、听证、投诉举报等程序性权利不够重视;部分行政机关在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已经指出执法问题的情况下,主动纠错意愿不强。此外,这些问题在土地房屋征补、行政强制执行、土地等资源类权属确权及登记等方面较为突出。

2023年全省法院新收行政案件数量上升。据省高院副院长董林介绍,2023年,全省法院新收行政诉讼案件11979件,同比上升9.69%。行政一审案件数量仍有上升,二审案件数量有所下降,申请再审案件同比上升。全省法院受理的一审行政案件主要集中在资源、城建、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行政管理等领域,占一审案件数的55.27%。涉诉行政行为主要有行政处罚、不履行职责、行政协议、行政登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补偿、行政确认、行政强制执行等类别,案件数量占全部一审案件数的76.00%。不履行职责类案件上升较快,占比从上年的7.08%上升至9.18%。

“近年来,更多的社会主体在发生行政争议时将行政复议作为首选解决路径,社会各界对行政复议的认可度、信任度不断攀升,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凸显。”省司法厅副厅长胡江天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全省行政复议收案数持续增长,2023年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关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302件,新收案件数同比上升67.78%,十年来首次超过全省行政诉讼一审新收案件数。2023年,全省行政复议案件数量位列前五的领域分别是市场监管、公安、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建(房屋征拆),占新收案件总数的81.27%。

2023年行政机关败诉率上升。全省法院共审结一审行政案件6001件(含旧存),判决行政机关败诉案件为1235件,败诉率为20.58%,同比有所上升。市(县)政府工作部门败诉案件最多,各州(市)败诉率居前三位的为曲靖39.43%、怒江32.92%、普洱25.50%。同时,2023年,全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85.52%,同比上升4.54%。部门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数为616件,占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总数的14.71%。

2023年,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审理5544件,已审结4519件,以确认违法、撤销、变更、责令履行等纠错方式结案的比重由2022年的18.95%上升至20.69%。同时,通过对16个州(市)行政复议纠错率和行政诉讼败诉率的对比,行政复议纠错率较高的地区,行政诉讼的败诉率相对较低。“这也体现出我省行政复议在发挥监督依法行政中的源头治理成效。”胡江天说。

值得一提的是,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在我省落地有声。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我省结合实际创新举措:高位推动新法实施、强化学习培训力度、加大新法宣传力度、深化便民为民举措、强化实质化解质效、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确保新法贯彻实施落地见效。此外,在全省1432个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掌上复议”小程序,将行政复议接收的重心下移至基层、下移至互联网端,最大化方便群众申请。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强化了行政复议调解在行政复议中的运用。新法实施后,我省认真学习新法新理念新要求,持续强化调解和解力度,成效显著。特别是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工作中,全省行政复议机关以助企暖企为出发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能动复议理念,实现监督依法行政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双赢。

此外,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量评查,对2021年以来全省近2000件行政复议案件全面评查,实现以评促改。案件办理中发挥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外脑作用,进一步保障案件正确办理。用好新法规定约谈、通报和抄告等制度,履行好行政复议法规定的附带审查职责,提升案件办理效能。强化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暂行工作规则》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国务院要求,对我省涉及行政复议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废止了与新法不适应的《云南省行政复议条例》和一批行政规范性文件,并将新条例的起草纳入我省立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