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常把全身心投入工作、随时随地都在工作、对工作投入巨大热情和精力的人称做“工作狂”。近日,一项新加坡研究表明,工作过于渗透生活,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工作与生活不健康的平衡包括,工作时间过于延长,对持续工作的“期望”,工作与生活之间界限模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外溢到生活中,易致心血管病

研究共纳入了1000余名在职成年人,平均年龄为52.64岁,男女约各半,参与者平均每周工作41个小时。针对工作对家庭生活的负面溢出效应,研究者开发了一个四项量表,并对参与者的报告进行验证。数据收集期间,参与者均在临床研究中心过夜,并收集其空腹血液样本以检测心血管风险生物标志物。

研究显示,工作对生活的负面溢出效应与高甘油三酯水平、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较高的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显著相关。

即使在调整了人口统计学特征、药物治疗、健康状况与健康相关行为等众多变量后,工作对生活的渗透还是显著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之前有研究证明,这种职场压力对家庭生活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影响心理健康、家庭关系、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迄今为止,大多数关于工作与生活不平衡影响的研究,均基于健康状况的主观报告,如头痛、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疲劳等,但忽视了身体的生理变化,特别是心脏的变化。有些是无症状的。”研究者表示。

而当前的这项研究提示,工作外溢到家庭和家庭生活中会导致心血管病发生的生理变化。

工作压力大伤身

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教授曾指出,“工作狂”与对工作有热情者有本质区别,前者往往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一般很难从工作中得到快乐,而只是拼命地工作以求某种“心理解脱”,在工作中还常常强迫自己做到“完美”。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会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一项纳入近20万人的荟萃分析显示,相对比工作轻松的人而言,工作压力较大的人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要高24%。研究人员认为,长期负担较大的工作压力,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进而影响到心血管系统,引发代谢紊乱。

《柳叶刀》内分泌代谢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对于患有冠心病、中风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男性来讲,工作压力大有致命危险,其过早死亡风险增加68%。

《欧洲预防心脏病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加上失眠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倍。

桑拿、正念等有助减压

既往研究发现,低强度或短时间内的压力对健康有益。但过度的压力有害,持续暴露于压力源,无论是心理、生理还是环境,都会导致慢性炎症,使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如头痛或月经周期不规律等,易感染,心血管或胃肠道疾病的风险也增加。

那么如何缓解压力?《柳叶刀》子刊发表文章基于研究数据阐述了科学减压方法。

桑拿减压 一项前瞻性队列的长期随访发现,桑拿短期的热应激,如每周多次在桑拿浴室洗澡,与心血管死亡率显著降低相关。此外,《神经学》一项研究发现,桑拿也与缺血性中风风险大幅降低有关。这可能与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减少有关。

园艺和绿地有益身心 多项研究显示,居住地环境绿化好有助于降低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一项研究表明较高的社区绿色度与较低的炎症相关,与行为风险因素无关。还有研究比较了在自然环境、市政公园或室内运动前后的压力相关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室内运动相比,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减少压力。

正念和冥想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正念练习的好处,为期8周的正念可减压并降低体内的炎症水平。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