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气呼呼地回到家中,平静了好一会儿脸色依然不是很好看。

闹不愉快

善解人意的妻子张瑞华见状,体贴的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聂荣臻这才说出了心事,原来他刚才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主持会议,因为观点不同,参谋长孙毅竟敢当众对他拍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瑞华是聂荣臻的夫人,但见识可不小,她不仅是一个老革命,还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可谓是见多识广。聂荣臻口中的这个孙毅,张瑞华并不陌生,有关孙毅这个人的一些个人情况,张瑞华也从侧面有所了解。

孙毅是河北人,父母都是贫苦农民,由于父亲早逝,长时间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母亲的支持下读了几年书,后来在冯玉祥的西北军当兵期间,在26军接受了革命思想。26军在宁都宣布起义时,孙毅参加了这次起义,加入到红军队伍,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

说起孙毅这个人,正直、勇敢,信仰十分坚定,除了脾气倔以外几乎没什么缺点了。而且,孙毅虽然当众对聂荣臻拍桌子,但绝对是对事不对人,打心底还是为了八路军的发展,这一点聂荣臻自然很清楚,只不过一时间有点心里不舒服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瑞华简单开导了聂荣臻几句,聂荣臻很快就舒解了心情,甚至还笑了起来。不过,说起了孙毅的倔脾气,聂荣臻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应该给他找一个老婆来管管了,毕竟孙毅今年已经35岁,还是孤身一人,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妻子的人选

听了聂荣臻的话,张瑞华表示非常赞同,她心里也当即有了好人选。这个人的名字叫田秀娟,当时就在晋察冀军区做妇女工作,她和妹妹田映萱、田莉并称田家三姐妹,在晋察冀军区的名气还不小呢。

但问题是,田秀娟的年纪小,整整比孙毅小了12岁,她能愿意嫁给孙毅吗?即便田秀娟愿意嫁给孙毅,她能管得住孙毅吗?这个问题其实张瑞华也考虑了,以她对田秀娟的了解,她认为田秀娟管住孙毅绝对没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她是否愿意嫁给孙毅,这就要看缘分了。

张瑞华为何能够如此肯定田秀娟可以管住孙毅?其实这与田秀娟的经历有关。田秀娟与孙毅一样,也是河北人。但田秀娟自幼的生活的条件非常优越,而且父母的思想开明,让她们三姐妹自幼就去读书了,田秀娟凭借自己的学问还当上了保定女师第二附小的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全面侵华以后,田秀娟异常愤慨,立志要参加革命抗日救国。田秀娟离去之时,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同学们,我走了,为了我们的家”。简单的一行字,却有着十足的震撼力,家国精神在这位瘦弱的女性的身上显露出难掩的霸气和决心!

田秀娟回家后才知道,三妹已经先她一步参加了八路军,田秀娟也随之带着二妹一起加入八路军,开始了军旅生涯。在晋察冀军区期间,田秀娟已经成长为合格的战士,经受住了无数考验,担任晋察冀边区妇救会主任,在工作上早已能够独当一面。

论文化,田秀娟比孙毅可是要强的,两人若是辩论起来,田秀娟可不会落下风;论经历,田秀娟虽然是女性,但这股投笔从戎的气魄也非常人可以相提并论,即便是身经百战的孙毅,也无法小觑她。

所以,张瑞华觉得田秀娟是当孙毅老婆的合适人选,他们虽然年龄有些差距,但对于接受新思想的两人而言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且,他们又都在晋察冀军区,相处的时间会相对比较多,田秀娟有的是时间督促孙毅,既可以解决孙毅的老大难问题,又能让田秀娟“管”一下孙毅的倔脾气。再加上孙毅与田秀娟都是革命同志,有些相同的志向,必然会有说不完的话,简直是天作之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了张瑞华的解释,聂荣臻也深以为然,两人决定分头行动,一人去找孙毅做工作,一人去找田秀娟说这件事儿。令人意外的是,田秀娟对此事并未表现出半点反感,原来他在此前的会议上就见过孙毅,对他的英姿极具好感,这让聂荣臻和张瑞华喜出望外。

反而是聂荣臻找到孙毅时,孙毅得知聂荣臻夫妇给他介绍的对象是比他小12岁的田秀娟时,有些怯懦了。一来,田秀娟他也见过,对田秀娟也非常认可,只是田秀娟这么年轻优秀,自己的年纪大,而且还有过一段婚姻,不知道田秀娟会不会接受有过这样人生经历的他。

包办婚姻

孙毅之前就有一个妻子,是父母的包办婚姻,名字叫崔道蕴。说起这个名字,还是孙毅在婚后给妻子取的,可见崔道蕴的命有多苦,甚至连一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幸运的是,孙毅对她很好,婚后不仅照顾她,还教她读书写字,崔道蕴也给孙毅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秀兰。

不过夫妻俩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孙毅很快就去当兵了。在26军随军起义加入红军以后,因此与家里断了联系,此后在红军中始终作战环境艰难,又参加了长征,让家里人都以为他死在了战场上。

孙毅离家参军之初,崔道蕴的生活还算不错,毕竟孙毅每月都给家里寄钱,孙毅的母亲也很喜欢崔道蕴,对她很是照顾。但随着孙毅与家里断了联系,崔道蕴在家中的地位就一日不如一日了,兄嫂对崔道蕴母女的态度急转直下,只能在孙毅母亲的庇护下勉强生存。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崔道蕴母女的日子更难过了,加之孙毅母亲病故,崔道蕴在孙家再无立足之地,只好携带女儿回了娘家。在旧社会,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短暂逗留还是受欢迎的,但是长期回家居住总是不妥,什么日子自然也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娘家日子也是弥足珍贵,因为不久后她们家的房子就在战火中灰飞烟灭,失去了娘家托底的崔道蕴再也没了生存依托,只能带着女儿沿街乞讨。

在乞讨的过程中,崔道蕴举目无亲,与小女儿相依为命,一路饥寒交迫的撑到天津,为了生存嫁给了名为张植棚的长工。张植棚也是穷苦出身,但好歹有遮风挡雨的地方,为人也算是忠厚,没有嫌弃崔道蕴是乞丐还带着秀兰,将母女俩留在自己身边,给了她们相对安稳的生活。

在此期间,崔道蕴不知道孙毅还活着,而孙毅也不知道家中的变故。直到长征结束以后,孙毅这才有空闲给家里写信,但孙毅的母亲当时已经离世,而崔道蕴也被他的兄嫂赶出了家门,自然不敢如实相告,只好谎称崔道蕴母女死于战乱。

孙毅信以为真,顿时感觉悲痛欲绝,同时失去母亲、妻女的痛楚,让孙毅不敢多想,只能将所有的精力放在革命事业上,才能缓解。也正因为孙毅的这段经历,才导致他从来不想个人的儿女私情,满脑子都是革命事业,如何指挥作战,直到35岁仍然是单身一人,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

结局

孙毅最担忧的也是这一点,他年纪比田秀娟大12岁,又有过一段婚姻。人家田秀娟不仅是黄花大闺女,还是有学识的文化人,在革命事业上也有所建树,恐怕人家不会同意。聂荣臻夫妇将田秀娟的态度告诉孙毅,孙毅简直喜出望外,但不知道如何表达。

聂荣臻夫妇让他给田秀娟主动写一封情书,毕竟他是男人要主动,总不能等着田秀娟向他表白吧?孙毅深以为然,但他的第一段婚姻是包办婚姻,哪里谈过恋爱,又怎么会写情书?最后,孙毅以真情实感写下了一封情书,在信中说道:“如果我的胡子你不喜欢,我可以刮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孙毅对田秀娟的真情,因为我军当时不许留胡子,孙毅因伤导致身体消瘦,只有胡子还算旺盛,所以想留着,因此得到了朱德的特批,孙毅看中自己的胡子甚至比生命都重要,却愿意为田秀娟刮掉,这岂不是最深情的告白?

田秀娟长时间在军区工作,哪能不知道孙毅的胡子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因此,看到孙毅的情书以后非常感动,接受了他的表白,并表示不干涉孙毅留胡子,这是他的自由。两人婚后十分幸福,孙毅在田秀娟的约束下,脾气也确实改善了不少,这让聂荣臻深感高兴。

不过,田秀娟后来几次怀孕,又因为战争年代的恶劣环境,导致几次失去儿子,好在最后安稳下来,又生了几个儿子,替孙毅开枝散叶。孙毅在生活稳定以后,向田秀娟提及想找一找崔道蕴的想法,没想到田秀娟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因为这件事在婚前孙毅就曾经给她讲过,她觉得崔道蕴真的有可能还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运的是,崔道蕴还真的被孙毅找到了,孙毅得知真相以后,与兄嫂决裂,但也不打算破坏崔道蕴的生活,只是希望能将女儿秀兰接过来抚养。崔道蕴欣然同意了孙毅的提议,将女儿秀兰送到孙毅身边,毕竟这样的对孩子是最好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田秀娟也将秀兰视如己出,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连聂荣臻夫妇当年也没想到,他们给孙毅介绍的老婆,这一管就是整整64年,一直到孙毅一百岁那一边,随着孙毅将军逝世,两人的婚姻才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