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浦东塘桥街道加强电动车停车库日常巡逻识别和检查 宋宁华/摄

>>>浦东

建“一户一档”

“我们这里地段好,马路对面就是仁济医院东院,另一侧是巴黎春天,地段是方便,但也曾沦为‘公共电动车停车场’,小区居民怨声载道。”在浦东塘桥街道南城居民区临沂北路100弄小区敞亮的门房间,79岁的党员志愿者王佳军“一夫当关”,关注着进出小区车辆的动向。

“抱歉,我们这里是私人小区,不允许外来车辆进入。”说话间,有人推着电动车打算进门,但入住小区30多年的王佳军凭借着对小区邻里的了解,很快就“火眼金睛”地发现了生面孔。在王佳军不远处,小区保安、居民发现有异常情况也会随时上来询问。

小区群众如此“抱团”,源于对现在小区改造后的电动车棚的倍加珍惜。记者在小区里的2个室内车棚看到,这里安装了60个充电桩、雨篷,配备了消防喷淋等,全部对居民免费,受到居民热烈欢迎。南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红菱介绍,过去这两个车棚除了停车,长期被杂物间、流浪猫占据,看车人还吃住在这里。由于私人收费、停车收费不统一,还对外开放,许多本小区居民的电动车无处充电停放,只好从家里私拉电线或者拿回家充电,这都成为小区的安全隐患。

为此,居委联合物业、业委会,发布车辆清理搬移和新车棚开放使用的通知,提醒居民及时清理废弃“僵尸车”,合理合规使用新车棚。

改造停车棚和加装充电桩仅仅是第一步,如何真正解决居民难题和杜绝安全隐患,必须依靠长效管理机制。南城居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建立小区非机动车监督协调小组,广泛征询居民意见。经过两轮居民听证会后,制定《小区非机动车棚使用规范须知》,规范公共用电账号管理,明确非机动车充电费用的收集、使用和分配,督促物业公司采取监控监管。

业委会主任顾福林介绍,经过两轮排摸,对67辆非机动车建立“一户一档”,并邀请居民一起设计醒目的车辆标识,向每一辆居民非机动车发放张贴,便于日常巡逻识别和检查。

同时,南城居民区党总支发挥楼组长、党员志愿者等模范引领作用,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在小区内安全巡查、宣传劝导。不仅如此,眼看着改造后的小区环境优美整齐,居民们“护小区”的热情高涨。即使不穿“红马甲”值班的时候,不少人也主动在小区里“眼观六路”,对飞线充电或带“瓶”回家的居民及时劝阻。“居民的事最终还是要靠大家共商共治,才能长治久安。”业委会主任顾福林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铁路新村居民区引入了智能充电设备 陈佳琳/摄

>>>静安

“共同行动”凝合力

“在静安铁路新村居民区里,5个小区分布较为分散,居民多为中老年人与流动人口。要实现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长效化,还需要形成各方合力。”铁路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伟说。

记者了解到,普铁新村北区入口处的智能充电车棚原本只有60个充电端口,无法满足居民们日常充电所需。为此,居民区党总支召开专题会议商讨解决方案,在南北通道二期工程的工地上与上海苏河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共建共联,制定出了智能充电车棚的二次改造方案,充电端口数量从60个增加到150个,充电端口使用率接近100%。

此外,居民区党总支还积极协调共建单位资源,引入久隆集团,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讨论,最终为北区非机动车棚增设了照明设施。同时,还有24位热心退休居民自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与物业保安携手合作,每天开展上午、下午和晚上三次巡查,对社区内的飞线充电行为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