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过渡性养老金发放,哪些人不可以领取呢?机关事退和企退的相同吗?

在2024年及以前办理退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只要在办理退休手续时能够成功认定视同缴费年限,则在办理退休手续之后,就能够领取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的,只不过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不同,可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也是各不相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能够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比如在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实施之前,不少企业参保人员都是没有开始工作的,所以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因为没有可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工作工龄,所以这部分企业参保人员也是不可以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

还有档案材料不全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如果档案材料有缺失的情况下,则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参保人员都是无法成功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可能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会少认定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就是有被除名、开除或者自离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则在之前的工作工龄都是无法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所以在2014年10月份及以后被除名、开除或者自离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则视同缴费年限也是有可能无法成功认定的。

由此也就可以看出,在2024年发放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领取的,对于无法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则在办理退休手续之后,就不可以领取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的。

因为机关事业单位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没有重新制定,且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也是为了让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并轨,所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都是相同的,而目前唯一不同的就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视同缴费年限认定时间不同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对来说,企业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都是比较短的,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间因为比较晚,所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则是比较长的,可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待遇也是如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是比企业退休人员的要高出不少的。

简单来说,在同一地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是相同的,但因为两者的平均缴费指数和视同缴费年限不同,则可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