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楚雄市人民检察院紧贴中心工作,突出“抓落实”这一关键词,依法能动高质效监督办案,助力楚雄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检调对接”促稳定

充分发挥“检调对接”机制,利用检调对接办公室对符合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进行调解,融合推进矛盾纠纷调解和释法说理,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细化明确“12309”检察服务一站式窗口职能,设置“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律师来访”“案件查询”等绿色通道,不断优化便民服务,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通过各类渠道受理信访案件22件,办理情况答复率为100%。

积极推动信访法治化,落实好首次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院领导接访下访群众11件次,包案办理首次信访申请刑事立案监督案件2件。

 强力护企提信心

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对涉及楚雄某药业公司的伪造公司印章案进行提前介入,了解案情、引导侦查,严厉打击伪造印章侵害企业权益等违法行为。

结合妇女节活动,组织检察人员到栗子园彝绣车间开展“彝绣技艺学习+普法宣传”活动,了解彝绣产业的生产流程,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内容进行“零距离”普法,进一步提高维权意识,为彝绣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激发创新动力,提振发展信心。

检察为民显温情

积极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对办结的23件案件受害者及其家属发放救助金4.7万元,为困难群体解忧纾困。

紧抓“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契机,联合市场监管局共同开展“尚俭崇信 同心共护食品安全”活动,向广大消费者科普食品安全等相关法律知识和识假辨假技巧,提升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拓宽公益诉讼线索渠道,对群众提供的线索进行立案调查,与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磋商,督促行政机关对不符合建设规范的公共卫生间无障碍通道进行整改。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筹措资金2万元,为挂包联系点西康郎村委会仓房小组打井引水,有效缓解因干旱造成的群众用水困难。

利剑护蕾”守成长

由楚雄州委政法委牵头,该院联合州、市有关部门深入楚雄市辖区8个山区乡镇、5个坝区乡镇、2个城区乡镇,对25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一季度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开展调研,及时指出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督促各类学校抓实预防教职工侵害未成年人及校园安全工作,合力助推“双下降一底线一扭转”目标实现。

认真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以“山茶花未检法治课堂”为载体,开展法治课堂进校园系列活动12场次,检察官采取趣味课堂、以案释法等方式,讲解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自我保护知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氛围中全面提高未成年人及教师遵纪守法的意识。

本报记者 闵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