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时,科学家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曾挖出了一些鸟类遗骸,经鉴定,这些鸟类都生活在大约4.6万年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西伯利亚挖出的鸟类遗骸】

还在此前,人们也已经在北极冻土层发掘到过大量的史前生物遗骸,除了鸟类、北极熊、猛犸象等,还有各种各样的史前动植物。

但这些史前生物遗骸的涌现,却造成了人类的恐慌,许多人把史前生物遗骸的出现,视作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因为遗骸和化石的差距之大,极有可能带给人类毁灭性的灾害。

冻土怎么来的

因为土壤不是沙地,里面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水分,所以当温度来到零下时,土壤里的水分就会结成冰或者冰晶,这时候的土壤就被称作冻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冻土层】

因为土壤层和水层一样,虽然温度可以降低,但当其深度达到一定值时,温度就会保持在一个数值区间不变,越是靠近地核,其土壤的温度反而越高。

这就导致冻土往往只有表面一层

而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冻土也一般分布在南北极以及接近南北极,或者是海拔很高的位置。

比起中国北方冬天产生的冻土,南北极的冻土则属于多年冻土,其已经形成了不知道多少万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地区结满冰霜的冻土】

这也导致许多史前生物的遗骸被封存其中,而且就像东西放在冰箱里一样,保存完好

冻土层和生物

然而随着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逐渐严重,北极地区的温度也开始逐年上升。

2022年时通过监测显示北极地区的萨斯基拉小镇在夏天的温度达到了31.9℃,这个气温哪怕是放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也属于较高的温度了,创下了萨斯基拉小镇的最高气温记录。

而在同一时段的西伯利亚地区,其地表温度几乎都已经超过了35℃,甚至个别地区一度飙升到了48℃,对于北极地区来说,这个温度显然不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冻土层融解】

但遗憾的是,这样极端非常的气温,已经出现了不止一次,近几年北极的高温预警也越来越多。而这些高温导致的直接现象就是冻土层的融解。

就拿西伯利亚地区来说,冻储存储存的50万吨猛犸象牙,在未来就极有可能流通于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冻层中发掘到的猛犸象牙】

此外,各种曾经被冰冻在冻土层里的生物遗骸也逐渐显现

西伯利亚的一个岛屿上曾有一只被冻土封存了3万多年的洞熊遗骸,光是从外表上来看的,这只洞熊就保存的极其完整,遗骸中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后来科学家们对其进行解剖,发现他的内脏都几乎没什么腐烂的现象。

2017年,同样是在西伯利亚冻土层,还曾发现过一只被埋了近5万年的小穴狮,相比前面那只洞熊来说,这只名叫“鲍里斯”的穴狮幼崽体内水分更多,全然一副刚死没多久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命名为“斯巴达”的雌性穴狮幼崽】

且在距离这只穴狮幼崽,不到15米的地方又发现了另一只雌性穴狮幼崽。

但神奇的是,这两只穴狮幼崽根本不是一窝的,甚至不是一个时代的,两只幼崽的生存时代,中间间隔了约1.5万年!

这也证明,葬送了两只穴狮的这一地区,长时间都是保持着恶劣环境,几乎没有变过,这才有了这一神奇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穴狮幼崽】

然而现在冻土层解冻,两具相距1.5万年的生物遗骸在同一时段重现天日,很难让人不恐慌。

因为这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永冻层中的史前生物遗骸,在未来必将不断涌现。

人类的担忧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售卖猛犸象牙赚取利益的人,永冻层的解冻自然是好事,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这极有可能是一场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冻层发掘出的披毛犀遗骸】

因为永冻层里冻住的史前生物不仅有动植物,还有几万年前的那些病菌、病毒等微生物,因为永冻层的温度限制了它们的活性,它们才一直沉睡着,如今重见天日活过来,肯定会对现代的生物造成伤害。

2016年时,西伯利亚北部就有5名成年人和3名儿童感染了炭疽热,其中一名儿童直接死亡。此外还有2380余头驯鹿也因为这个炭疽丧命。

炭疽是什么?那可是全世界国家黑名单中的大规模生化武器,2003年,美国就是靠着一管疑似炭疽菌的东西,对伊拉克发起了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代表拿着疑似炭疽的样本控诉伊拉克】

但对于西伯利亚北部来说,已经有很多很多年没有出现过这种病菌。

而根据专家的判断,这很有可能是冻土层解冻带来的影响。

因为在75年前,当地曾爆发过一次大规模的炭疽热,当时死亡的人和家畜都被埋在了土中,但是因为冻土十分坚硬,很难挖掘,这些遗骸都只被埋在了浅表层。

但随着冻土层解冻,其间肯定也出现了很多空隙,导致炭疽病菌重现天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炭疽】

而除了炭疽菌,冻土层中还极有可能红存着大量曾在历史上活跃的各种病菌,甚至有很多人体所不能抵抗的远古病毒,一旦感染,必死无疑。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全人类联合起来共通治理环境问题,不然不用等很久,人类就将面临灭顶之灾。

参考资料:

【1】北极考古遗址面临气候变化威胁·《考古》施劲松

【2】冻土是如何“冻”住的?(把自然讲给你听)·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