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短短几十年里,生老病死是常态。虽然人固有一死,但每个人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不同。

有人早就对生死无畏,也有人却畏惧死亡,生怕阎王爷找上门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管怎样,人都要直面生死。在生命末期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有人意识丧失无法开口说话,有人死前宁静安详。

那么,老人死前有什么征兆?如果家中老人有以下8种征兆,预示“剩下”时间不多了,还是多陪陪亲人吧。

01、老人有8种征兆,剩下时间不多了

1、呼吸困难,气体变凉

人在临终前,会感觉到呼吸十分不畅,总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且还会有胸闷、心痛之感觉。

且细心的人会发现,老人临终前呼出的气体变凉,主要是他们的输血功能以及血液循环速度开始停滞,呼出的气体比室温要凉一些。

为何会如此,主要是血液供应不足,供氧量不足,使得呼吸困难,就如同溺水时的窒息感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离世时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喉咙里会有“呼噜声”,就算醒着时也会出现,嘴里的肌肉开始松弛,分泌物会让呼吸受到影响。

这种情况子女就需要高度重视,为患者调整舒适的位置,避免其猝死。特别是心血缺乏时,四肢、颈部也会有疼痛感觉,以至于诱发死亡。

2、大小便失禁,眼球发亮

人在临终前,感官能力开始丧失,无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可能会在无意识下排尿、排便。

作为家人,一定要及时给老人换上尿不湿以及其他护理用具,观察患者动态,让其最后时光有尊严的活着。

当然,在离去前老人瞳孔也开始不再反射,眼皮也很难合上,几乎不会眨眼,让人看起来很是失神,眼球比正常人要亮很多,看了有点“瘆得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手脚冰凉,四肢麻木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其实就是依赖血液循环来维持的,血液所流动之处氧气也会供应到身体各处。

不过人在临终前,血压会加速下滑,使得血液循环速度开始缓慢,人的体温必然也会开始下降。而因流速慢,无法顺利抵达四肢末端,以至于手脚开始冰凉,颜色发白。

而对脑卒中的患者来说,四肢也会出现问题,如突然性的麻木以及头痛,一旦出现该症状,可能几分钟内就会四肢瘫痪,血压骤高,此时大家就要去医院做好检查治疗,拖得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死亡率上升。

4、身体疲惫,莫名烦躁

人在临终前,因热量供应不足,或长期吃药的副作用导致电解质失衡,人的行动力就会迟缓,身体也会出现莫名的疲惫,走着走着可能就会晕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体疲惫说白了就是心脏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跳变缓,人也会开始躁动,性情变得易怒任性,本能的排斥和抗拒别人,此时家属要尽可能稳住其情绪,在其人生最后阶段多一些关心。

5、开始糊涂怀念过去

人在生命最后阶段,大脑就会开始混乱混浊,无法清晰的表达情感,意识开始模糊,分不清身边的亲人,将孩子名字叫错,或开始诉说往事,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这种大概率是老人即将离开。

生命是如此短暂而悲痛的,每个人都要面临着死亡的痛苦,大家尽可能去关心老人,让他们走过最困难的时光。

6、“看到”或梦到去世的亲人

很多人在临终之时,会频繁梦见或“看到”已经去世的亲戚朋友,甚至还会和所谓的“故人”说话聊天,似乎这些故人真的站在自己面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还会和儿女说,故人已经来接自己了,自己即将踏上路程。那么,这是真的还是想象?

从医学上来说,临死前人是看不到已故亲人的,这种情况多是头脑紊乱,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内分泌等都会出现变化,以至于人开始有幻听、幻视等症状。

当然,也有一些老人担心自己独自离开,内心有些孤单,故而精神开始紊乱,希望生活不留太多遗憾,也渴望亲人的关注。

因此,看到老人有这种现象,一定别去轻易的责怪,最好陪着他聊聊天,缓解其内心孤独。

7、想吃舍不得吃的东西

人在临终前,食欲开始大减,吃不下什么饭菜,难以进食,毕竟此时肠胃器官出现变化,器官衰竭,吞咽困难、食欲下降等。

身体没有足够的营养,消瘦比较明显,如同皮包骨一样。但在这种情况下,却突然想吃从未吃过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笔者的外婆,冬天时去世的,那时候西瓜卖得少,她却突然要吃西瓜,没办法表哥从市里大超市买了个西瓜。

吃了西瓜后,外婆心满意足,当天晚上就走了。

因此,如果亲人在临终前想要吃什么,尽量去满足,这样他们才会没有什么遗憾。

8、突然回光返照

在影视剧里,回光返照这个词十分常见,就是一个人已病入膏肓,即将离世,却突然精神抖擞、荣光满面。

其实,这种情况确实存在,笔者邻居就是如此,离世前就像是没生病一样,但当天下午就去世了。

“回光返照”在医学上是对身体的“垂死挣扎”,病重已久的人可能会出现临终前好转迹象,主要是身体察觉到了死亡,拼尽全力挣扎,释放大量的肾上腺激素,使得身体症状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可能很快就会突然死亡,这时候亲人一定要多陪陪老人才行。

02、临死前的“走马灯”是否真实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这样的报道,传说人在死前,会将人一生的所有过往如同幻灯片或电影一样播放,快速回顾一生,这种就称为“走马灯”。

走马灯的本意是一种花灯,灯内点上一支蜡烛,热力制造气流就会让转轴转动起来,而转轴上的剪纸就会映射在屏上不断转动。

那么,临终前的“走马灯”是否真实?是杜撰还是什么?

科学家发现,很多人在濒临死亡之时都会有“灵魂出窍”的一幕。不少人在濒死体验中表述,当时所有的疼痛感消失,灵魂开始剥离身体,并开始上浮,人生的一幕幕开始如同“走马灯”一样播放,甚至看到了自己去世的亲友,或在黑暗隧道中穿梭直到看到光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学家肯尼斯·赖因格曾分析了濒死前的5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觉内心安详,57%的濒死者都有该症状,这些人多数身体素质强,心理承受能力强,感觉内心十分平静安详。

第二阶段是灵魂离体,发现自己在肉体上空,35%的人有这一症状,他们如同第三者一样看着病床上的自己,看着正在忙碌的医生。

第三阶段是穿过黑暗隧道,一直在飞速前进,行进中可听到嘈杂声,且黑暗中有力量在牵扯,直到看到光亮,23%的濒死者有此经历。

第四阶段是和去世的亲友相聚,他们显得十分高大,且身上环绕光晕,有些亲人从未见过。

第五阶段是和世界几乎融为一体,身体已停滞,生出无力感,不过有这一经历的人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5个阶段听着比较玄乎,不过密歇根大学的Jimo Borjigin分析了4名垂死者停止呼吸后的脑电图,发现4名患者的大脑伽马波功率大增,其幅度高达391倍,且持续到死亡早期。

在垂死之时大脑突然的活跃,让人意识到“走马灯”可能是真的。至于为何会有这种体验,和大脑的蓝斑核有关,它存在于脑干的神经核团,参与唤醒和警戒作用,死前可能是因蓝斑核被唤醒,回忆模式开启。

不过,人死前的偶然性太多,光是这些并不能表示人死前的状态,这一切都只是猜测,毕竟没有人真的起死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研究发现,病人在弥留之际,所有意识消散,依旧可听到声音,因此大家要多陪陪临终前的老人说话,他们虽不能做出回应,却可以听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