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心语拉呱

作者 王乃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严重的水灾

1964年9月,赵庄五金交电仓库遭受了严重的水灾。

据亲历过那场水灾的老同事回忆:当时赵庄只有两间仓库,院子里有个大棚,里面做饭休息之用,没有正式的院墙,四周是用铁蒺藜加木柱围起来的,有一个简陋的木质大门。

9月12日早晨,大雨滂沱,孝妇河水势很大。由于赵庄那边的地势较低,因仓库无院墙阻挡,洪水很快流进了院子里,把仓库都淹了。

职工上班时,发现院子的水已齐腰深,水从仓库窗户往库房里灌,仓库里的货物都浸泡在水里,院子里的一些木料被冲走了,棚子里的桌子在水里飘着。因洪水颜色发黄,参加救灾的职工的衣服都被泡成了黄色。当时单位的书记李德策、经理姜言秋,带领职工到现场救灾。

9月12日下午,雨势小了,洪水慢慢的退去。

区商业局的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大水一过,即组织全区商业系统各单位,到赵庄五金交电仓库帮助抢救商品。把水泡过的货物,都运到市里的工商联礼堂进行晾晒,以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

水灾过后,省里专门拨款两万元,修建了博山交电、水产和酱菜厂三家的院墙及大门。单位申请省公司批准,在原址修建了五金交电十八间共5201平方米的正规仓库。

1983年,交电公司又修建了725平方米的三层仓库办公楼。至此,赵庄五金交电仓库配套齐全,面貌焕然一新。

风雨沧桑老交电 功臣济济创新篇

据1986年10月区商业局编写的《博山区商业志》记载:博山五金交电站始建于1956年8月1日,单位名称为“中国五金机械公司淄博支公司博山批发部”,地址在鱼市街。

1962年,改为淄博交电公司博山商店,地址:沿河路。

1968年,改为博山五金交电分站,地址:沿河路。

1973年,在沿河路北关口建三层办公楼一幢,面积1052平方米。

1976年,在北岭建仓库楼1274平方米。

1977年,在北岭建三层宿舍楼,771平方米。

1985年,将840平方米北岭仓库改建为五交化商场,之后又在北岭宿舍院内盖了一幢一个单元的标准宿舍楼。

1979年,我由博山药材公司调到博山五金交电站工作,当时在交电工作的老革命有七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策(1926年—2000年),山东博山人。于1945年参加革命,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1963年从部队转业,到博山五金交电站任副经理,1971年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离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策荣获的解放奖章、抗美援朝纪念章)

姜言秋(1926年—2010年),山东昌邑县人。1945年1月参加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1962年,转业到博山五交站任副经理。2005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一枚。1987年离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言秋荣获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任命书)

秦书田(1929年—1993年),河北省阜城县人。1945年9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海军后勤部杂料处任参谋,参加过解放战争。1946年3月,在抚顺战场负伤,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转业,安排到博山区公安局工作,1958年调区粮食局,曾任八陡粮站主任。1965年,调区财贸政治部。1973年,调博山交电站任党支部副书记,1989年离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书田的转业军人证明书和革命伤残军人证)

博山交电站还有夏锡文、周思修、杨春生、李学增等4位离休干部,他们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德策书记在博山交电站主政期间,组织修建了赵庄仓库十八间,在北关沿河路建了三层办公楼,并在后院盖了职工食堂和锅炉房,办公楼用上了暖气。之后,又陆续修建起北岭仓库(商场)楼、北岭宿舍楼,盖起了赵庄仓库办公楼,以及在北岭宿舍院子东边盖了一个单元的标准宿舍楼。单位的各项设施配套完整,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那个年代,单位没有招待费这项开支。听说李书记自己掏钱招待从三线厂请来帮忙运材料的司机师傅,还有市公司管基建的领导来博山交电站检查工作,也是李书记让人家到他家里吃的午饭。

我接手了交电财务工作

1979年,我结束知青带队后,经区商业局安排调往博山五金交电站工作。

我被安排做统计工作,因统计员夏侯玉英临产急需有人接替。我原来在药材公司干的就是计划统计,但具体的操作有很大的不同。五金交电统计的商品,不仅品种多,而且规格复杂,两家的统计方法也大不一样。为了尽快熟练掌握统计方法,我采取了将全部统计品种及规格都列在一张大表上,便于随时查对;并到赵庄仓库请保管员指出统计的商品及规格,亲自查看辨别,以增加记忆。

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操作,基本掌握了整个流程。夏侯休产假后,我自己担负起全套的工作。由于时间短,对品种熟悉不够,更重要的是统计发票是排在一式七联的最后一张,开票员在开票过程中就是再用力填写,七联单再加上六张复写纸,到第十三张统计联时,很难保证看得清楚。对于工作老手可能辨别出来,而对于我这个新手难度就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整理资料,白天在单位弄不完,我就拿到家里晚上干,桌子上摆满了发票,仔细辨别整理。几天下来,眼睛都熬红了,只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经过努力,按时上报了统计报表。

夏侯玉英休完产假上班没多久,单位领导找我谈话,说财务股长周思修已超过退休年龄,让我接替他的工作。我推辞再三,最后还是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先跟着周思修股长学习如何做好财务会计管理。

时间不长,周股长就离休了。主管会计杨连乔也到点退休,由闫芳兰接替主管会计工作。还有一名出纳员张敬英、两名商品记账员王福珍和罗维英、统计员夏侯玉英,共五名女同志,人手比较紧张。

为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我向领导建议,从本单位业务部门将原来干过统计工作的张家凤同志调到财务股,从区商业局要了一名市商校统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何胜芳,后来赵杰也安排到我们财务股。再加上物价员毕玉惠也归我们股管理,罗维英退休后,贾玉凤接替记商品账。当时财务股人员共十人,人员配备得很整齐。

那时没有计算器,会统核算都是用算盘,打算盘是会统工作的基本功,没有一手好算盘是很难胜任这一工作的。当时我们股的同事算盘打得都很准、很好。那段时间,我参加了区局组织的会计培训班,除学习专业知识外,专心研究财务管理各个环节、查看会计账簿、各种会计报表以及商品明细账,深入到各个仓库查看保管账,发现在管理上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

通过一个阶段的观察、分析和思考,我认为成本的管理问题,必须从地方产品成本核算上下手解决。我设计了一套核算管理办法,即将原来的月末全部商品利用库存总成本倒计销售成本的做法,改为在商品帐上增加一套明细账。

就这样,经多方探索,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周到细致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精心组织实施,经管的同志认真负责的操作,经几个月的试验,我们成功了。

成本核算做实了,再也不用人为的估算进行成本核算了。一举解决了多年困扰我们企业管理上的一大难题。

工作精准细严 “先进”连年不断

对于财会部门内部的工作,我的管理方法是工作要求做细,管理要求严格。在召开小组会议时,我多次强调这两点,并以身作则带头做好。每月底,我集中精力抓成本核算,亲自做商品帐成本的审核工作。并要求主管会计与出纳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帮助商品帐结转成本。由于各项任务从基础工作做得细、做得扎实,保证了我们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提高了会计核算水平。

我经常查看会计账簿,从管理的角度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我从往来账户上发现有个零售商店因支票空头而拖欠货款。当即与业务部门联系,提出再不付款则暂时停止对其的商品供应。业务部门不同意这样做,并找了分管业务的副经理。

这位领导对我讲,不应对其停止供货,怕影响了业务关系。这时,我向领导解释,财务有规定,不得利用空头支票转账,对这种不守信用的单位就不能供应货物。由于坚持了财务制度,及时收回了货款,也杜绝了类似拖欠事故的发生。

我们企业对购进的商品及时承付货款,对销出的商品及时进行结算,无发生三角债的不良状况,无死账坏账,保持了企业良好的信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担任财务股长期间和到经理室后,多次参加市区组织的财会培训班,系统地学习财会管理知识,每次参加市公司组织的财务检查时,到各区站认真学习人家的管理经验和办法。后来,我还带领财会部门两名负责同志到临沂百货站参观学习过。

我把从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上学习外单位的管理方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逐步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办法,如资金管理办法、成本管理办法、商品盘点办法等。有了好的制度,再加上严格的管理,企业财务工作的面貌大为改观。

对于统计发票联次在后、很不清晰的问题,我曾经亲自感受过对工作的不便。担任部门负责人后,一直想找机会解决这个问题。正巧,当我知道空白发票尚存不多,需要订印新的发票时,便和分管领导商量,与业务部门协调,并亲自到承印单位博山印刷厂联系,将原在第七联的统计单改为放在第二联,彻底解决了多年来未能解决的难题。

除了对工作严格要求,我还通过拜年的形式对同志们表示感谢和慰问。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交电财会股负责五年来,每逢大年初一,我从青龙山药材宿舍骑着自行车,到部门每一位同事家中,向老人问好,向同事和他们的家人拜年,并表示感谢他们一年来为部门为企业做出的贡献。通过拜年,拉近了同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地相处,为做好部门的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1981年底,在部门领导参加的年终评比会议上,我详细汇报了一年来全股同志团结一致、积极努力,财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列举了许多的好人好事,得到了各部门领导的好评,一致同意我们财会股为企业的先进单位。

1982年连续被评为企业的先进单位。

据《博山区商业志》刊登的“市级先进单位一览表”,博山交电站会计股1982年被市商业局授予“六好集体”,1983年被市商业局授予“先进集体”称号。我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市商业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最近,我找出一张1982年“博山五交站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时,单位安排在赵庄五交仓库小平房前拍的一张照片,有全站干部职工参加的大合影,共81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1991年,博山五交站旧办公楼拆迁前,在楼的后面院子里及占用的民房地基上,部分干部职工48人参加的“博山五交站新建大楼开工奠基典礼”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王乃玺,男,1939年1月生,博山南关人,一辈子在博山工作生活,博山交电站退休干部。对老博山有着浓厚的感情,深深爱恋着孝乡文化和地域民俗风情。年迈后,每天坚持笔耕一小时,记录所见所闻和曾经记忆深刻的人和事,现在已达一百四十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