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古埃及文明展开箱:埃赫纳吞巨像、“绿脸棺”揭开面纱。(01:21)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7月19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开展。满载古埃及文物的货机包机从开罗起飞,已于6月16日凌晨抵达上海,6月16日晚间,9辆载着本次特展文物的大巴车抵达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6月17日下午,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大厅,两件古埃及文物——埃赫纳吞巨像与彩绘人形棺率先开箱,揭开其神秘面纱。埃赫纳吞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也是古埃及最广为人知的法老图坦卡蒙的父亲;彩绘人形棺是近年出土于埃及萨卡拉猫神庙遗址区的棺椁,该件木棺因脸部呈现出绿色彩绘而尤具辨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赫纳吞巨像 开箱现场(摄影 澎湃新闻 朱伟辉)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将囊括精选自埃及多家博物馆的787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文物,且展期超过一年。展览力图向观众揭秘古埃及文明面貌、公布古埃及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赫纳吞巨像 开箱现场(摄影 澎湃新闻 朱伟辉)

6月17日下午1时30分,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2个装载着古埃及文物的硕大板条箱静静置于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大堂。首先开箱的这件文物是“埃赫纳吞巨像”。装载该件文物的板条箱足足有2米多高,揭封条、拆箱……曾在影像资料中反复曝光的长脸、厚唇的“埃赫纳吞巨像”赫然眼前。

埃赫纳吞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也是古埃及最广为人知的法老图坦卡蒙的父亲。这件雕塑呈现了埃赫纳吞半身像,但由于高2.1米,体量巨大而显得气势磅礴。这件文物现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

据介绍,这件巨像是一组造型相似的雕像之一,原高约4米,排列于卡纳克阿吞神庙露天庭院的南墙和西墙南端。雕像完全不同于法老英气健美的传统造型,一切线条都被拉长。

国王埃赫纳吞(阿蒙荷太普四世),在位第5年迁都阿玛尔纳,推行宗教改革,摈弃众神,独尊阿吞。阿吞的形象是一个太阳光轮。埃赫纳吞主张只崇拜阿吞,还废除繁琐的神庙仪式,以简洁的方式在露天庭院中与阿吞神直接交流。他自称为阿吞唯一的儿子,神人之间的唯一中介,只有王室可以参与仪式并与阿吞互动。

在埃赫纳吞死后,他的纪念物被拆除或隐藏,直到19世纪20年代初,随着象形文字的破译,埃赫纳吞的名字才重新为人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绘人形棺”开箱现场(摄影 澎湃新闻 朱伟辉)

另一件文物“彩绘人形棺”是近年出土于埃及萨卡拉猫神庙遗址区的棺椁。相较于萨卡拉遗址出土的其他人形棺,这件彩绘木棺因脸部呈现的绿色彩绘而尤显独特,辨识度也很高,被称为“绿脸棺”。据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这件“绿脸棺”此次也是第一次离开埃及本土赴外展出。

由于“绿脸棺”材质的特殊性,出于文物保护需要,开箱现场更显小心谨慎,仅作短暂“露脸”,馆方也一再叮嘱拍摄不能开闪关灯。

据介绍,人形棺是中王国晚期以来最为常见的棺椁形制,在近年萨卡拉地区的考古发掘中,萨卡拉地下墓穴出土了近千个人形棺,为棺椁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新材料,填补北方样本的空缺,很可能打破原来的分类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绘人形棺

这件彩绘木棺脸部呈现出的绿色,象征着传说中死而复活的奥赛里斯,同时也代表着泛滥的尼罗河。

除了裸露的绿色皮肤和常见于木乃伊头部的假胡须外,死者奈赫斯胡特比提还佩戴了标识其成神而去的尼美斯头巾与同样象征故去之人的宽领。与一般的胸饰不同,这件棺椁上的宽领描绘精细、装饰复杂,一共分成了十二层,最外部还有一圈吊坠。在宽领的下方,张开双翼的努特女神挺身跪坐,上身赤裸,头上绘有一尊以金色勾边的太阳圆盘。

这件“绿脸棺”还是典型的带底座人形棺,棺外铭文从中部一直延伸至底座,底座上亦写有一行铭文。在棺椁的背面也有铭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卡拉考古工地

该件文物将在“金字塔之巅”的第二板块“萨卡拉的秘密”中呈现。该板块主要聚焦近年来埃及考古队在萨卡拉地区展开自主考古以来取得的重大发现。褚晓波表示,“萨卡拉的秘密”这一板块所展现的文物,很多为首次对外公布,即便在埃及本土都未必能够看到,因为大部分文物还保存在当地的库房中。此次上海博物馆工作组赴埃及文物点交,有一部分文物就是直接从萨卡拉考古遗址附近的考古库房点交、装运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