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们让我在逆境中不绝望,让我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勇敢地承担相应责任,积极乐观地迎接未来生活……”娟秀的字体、充满真挚的感激是近期来自施甸县看守所被监管人员的一封感谢信。

被判处后,该女子曾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此后的时间里,该所领导、管教民警及时给予她耐心引导和开展心理疏导,生病时及时予以治疗。她在信中这样写道:“情绪低落时,管教民警耐心疏导;生病时,医生及时赶到;每次打饭时,阿姨会问够不够……这里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关怀着我们。”

感谢信体现了该所的人性化管理。在押人员形形色色,面对心理脆弱的管理对象,管教民警只有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其实施“人性化管理”,用心、用情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接受教育,服从管教。

诸如此类的感谢信在高墙内数不胜数。一直以来,该所坚持将人性化管理融入在押人员日常管理中,从关心、帮助在押人员解决在押人员的实际困难、开展人文关怀、传统文化教育等多个角度入手,有效稳定在押人员的思想情绪,促使在押人员重回正途,在确保监所安全的同时,将教育、感化、挽救在押人员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 张恒 通讯员 丁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