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大家都熟,被许多人称为“巴铁”,时常能在各种报道中见到它的身影。

不过见到得多了,巴基斯坦国内的一些特殊情况也让许多人比较不理解,比如占据了巴基斯坦面积40%以上的俾路支省,为何总是在不断地闹独立?甚至在国内都能见到相关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俾路支省

一、被牺牲的俾路支人

在如今的中亚和南亚地区,由于近代殖民者的入侵,造成了不少惨剧,许多民族成为西方列强的牺牲品,被划分到不同的国家中。

比如塔吉克人,就因为存在感过低,被列强所忽视,粗暴地拆分到了如今的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多个国家中。而本次要讲的俾路支人也同样如此,成为了英国人的牺牲品,被拆分到了如今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三个国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位置示意图)

分布于巴基斯坦国内的俾路支人数量最多,因为该民族的认定比较模糊,巴基斯坦国内究竟有多少俾路支人也存在一些争议,大概数量应该是400万-750万左右。

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并不是全都在俾路支省,在信德省和旁遮普省其实都有分布,这也是该民族认定较为模糊的主要原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俾路支省内的俾路支人的数量是最多的。而且不仅只有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有分离主义倾向,伊朗和阿富汗的俾路支人也有。

位于巴基斯坦、伊朗以及阿富汗三国内俾路支人,一直在三国境内到处挑事,就是因为部分俾路支人极端分子,想要独立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俾路支省瓜达尔港的建设项目)

这些俾路支人长期在三国的交界地带游牧,对于国境线可谓是完全无视,随意的在三国境内的俾路支区域流动,因此俾路支人的独立武装不仅是巴基斯坦的麻烦,同样也是伊朗和阿富汗当局的麻烦。

中巴铁路的另一头,就位于如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瓜达尔港,但因为俾路支省一直不太安稳,我国的项目也出现过不少小问题。该省内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分离主义恐怖组织也就是“俾路支解放军”,该组织曾在2018年袭击过我国领事馆,对当地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

直到如今,如何妥善处理好俾路支人问题,一直是困扰巴阿伊三国的难题,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历史背景太过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俾路支武装分子)

俾路支人在历史上确实曾经建立过自己的国家,俾路支人本质上是伊朗人的一个分支,在公元12世纪为了避免被塞尔柱人征服迁徙到了今天的俾路支地区。俾路支人的44个部落在这里组建了一个部落联盟,这也是俾路支人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治实体。

此后俾路支人进入了数百年的分裂阶段,这一阶段俾路支人各部落林立,但是大家都认同自己是俾路支人。直到1666年,米尔汗在这里建立了卡拉特汗国,俾路支人再次获得统一。不过卡拉特汗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阿富汗的附属国。

当时间来到十九世纪,英国和俄罗斯帝国开始就卡拉特汗国所在的中亚地区展开“大博弈”。而阿富汗,就是双方博弈的重点目标。俄罗斯帝国在征服中亚的过程中,占领了受阿富汗保护的部分土库曼地区。

而英国在英阿战争中占领了卡拉特汗国,虽然英国的本质目标不在卡拉特汗国,但是由于锡克帝国不允许英军过境,英军“被迫”占领了卡拉特汗国。只不过在这一阶段,卡拉特汗国至少在名义上依然还是一个“独立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拉特汗国)

1870年到十九世纪末,英国为了稳住阿富汗和伊朗不倒向俄罗斯帝国,将卡拉特汗国肢解一部分由英属印度直接吞并,另外两部分分别交给了伊朗和阿富汗。也是在这个时候,俾路支斯坦被三等分的局面正式形成了,而俾路支人也成为了被牺牲的那一个。

二、风起云涌的反抗

俾路支人与印度人有着本质的不同,俾路支人从不服输。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使得其民族内部光是内斗就打了几百年。哪怕没有外族入侵,俾路支人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内斗都从未停歇,很多家族间的仇杀能够绵延数十年,数代人都会“沉迷于此”。

而这种好勇斗狠的性格,已经深埋于俾路支人的基因之中。这种特性既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就是俾路支人从未真正的团结过,好处就是俾路支人对殖民者的反抗从未真正停止过。

即便是没有如今所谓的民族主义的烘托,哪怕仅仅只是出于民族特性他们都会反抗殖民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俾路支武装分子

但是由于俾路支人内部的不团结,这种小规模的,各自为战的反抗从未真正的形成规模。同时,俾路支人内部的家族内斗也并未停止……英国殖民者也对俾路支人实行了分而治之的策略,使得俾路支人的反抗被进一步压制。

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泛俾路支思想运动被发起,俾路支人才建立起初步的民族观。二十世纪初,受到中东民族主义大潮的影响,俾路支人的民族主义组织纷纷成立,其中俾路支统一组织成为了俾路支人历史上首个世俗主义的统一反殖民组织。

在英国逐渐表露出将会退出印度次大陆的意向之后,俾路支人的武装反抗开始逐渐平息,而俾路支统一组织也选择和全印其他民族站在一起反殖民。但是俾路支人与英印穆斯林同样存在着分歧,俾路支人希望在英国人离开后建立一个独立的俾路支人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殖民南亚)

当年的巴基斯坦国父真纳为了避免穆斯林内部的分裂,并没有对俾路支人的这种想法采取强烈的反对态度。而在《蒙巴顿方案》中,包括卡拉特在内的各邦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如果哪个都不想加入可以保持和英国的旧关系,但是无法成为自治领。

巴基斯坦在独立后请求卡拉特邦加入自己,但是却遭到了俾路支人的拒绝。1947年卡拉特汗王宣布卡拉特独立,但是巴基斯坦却不承认卡拉特的独立,汗王开始为武装对抗做准备。他先后联系了英国和阿富汗,双方都拒绝援助卡拉特。

汗王为了避免加入巴基斯坦,甚至病急乱投医的联系了印度,希望能够加入印度,但是同样遭到了拒绝。最终在巴基斯坦的软硬兼施之下,汗王被迫同意加入巴基斯坦,但是汗王的弟弟卡里姆亲王却开始举起反旗展开武装叛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俾路支人)

卡里姆亲王一度带领叛军逃到了阿富汗境内,但是苏联和阿富汗以及伊朗对于支持卡里姆叛乱都兴趣寥寥,最终卡里姆只能返回卡拉特邦。然而卡里姆在返回的路上被巴基斯坦军队袭击,最终被捕并且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卡拉特邦当初加入巴基斯坦后,成为了如今的俾路支省,该省共31万平方公里,是巴基斯坦国内最大的省。但是事实上,俾路支省也是巴基斯坦军方通过武力手段为巴基斯坦打下来的领土,其内部的一些俾路支人并不希望加入巴基斯坦。

在1959年、1963年、1973年以及2005年,俾路支人先后四次发动了武装叛乱,算上1948年的一次,俾路支人总共发动了五次武装叛乱。这个频率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分离主义势力中,都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俾路支人的独立倾向到底有多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俾路支武装分子)

三、传统制度与恐怖主义

除了历史原因之外,俾路支人产生分离主义的因素还有很多。

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点。一种是俾路支人传统的部落制度,绝大多数巴基斯坦国籍的俾路支人都有着自己所属的部落,相比于国家这些人对自己的部落认同感要高得多。

而俾路支人的部落制度还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传统。巴基斯坦当局认为落后的部落制度将会制约俾路支省的正常发展,因此多次尝试废除俾路支人的部落制度,但是却很难得到俾路支人的配合,甚至还会因为传统激起俾路支人的群起而攻之。

而当部落中的某一两个俾路支人被当局伤害后,也同样会被视为是整个部落的仇恨,因此在俾路支省内,基本上没有几个部落愿意配合当局。因为在这些部落眼中,当局跟自己都是有仇的。而俾路支人的民族特性,又使得其非常专注于互相仇杀,所以俾路支省的形势已经进入怪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俾路支武装分子)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恐怖主义,俾路支省临近阿富汗,而在阿富汗在苏阿战争之后陷入一片混乱之后,其便成为了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临近阿富汗的俾路支省,就成为了阿富汗恐怖主义分子对外输出恐怖主义思想的首要地点。

曾经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都因为各自的目的,向俾路支省的恐怖组织提供过经济援助,其中的代表就是“俾路支解放军”。由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三等分的俾路支人聚集地区,如今已经成为了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滋生地。

在阿富汗的局势都逐渐趋于稳定的当下,俾路支斯坦地区依然有着大量的恐怖组织和阴谋家。而无论是阿富汗塔利班,巴基斯坦政府还是伊朗当局对俾路支斯坦地区的控制力都相当的低。

而这些依托于俾路支地区存在的恐怖组织,哪怕只是为了自身的安全,都会不遗余力的让俾路支斯坦地区保持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做案件)

看不见尽头的贫穷,使得俾路支人对于参与恐怖组织的热情很高,他们受教育程度往往非常低,根本就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中国的瓜达尔港项目恰好就是能够帮助当地人实现脱贫的“救星”,如果说瓜达尔港项目动了谁的蛋糕,那么一定就是当地的这些恐怖分子了。

毕竟,俾路支人聚集地如果安定下来,他们也就难有生存的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