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河南省镇平县观赏鱼产业人大代表调研座谈会在长彦观赏鱼养殖基地召开。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养殖中出现的水质和底质问题,镇平县观赏鱼产业人大联络站副站长李长彦现场推广了通过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引进的单胞藻、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底改超能片等方法,这标志着人大代表联络站又一特色产业站点正式建成运行。

观赏鱼产业是镇平县“玉、鱼、花、面”四大特色产业之一,以侯集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4个乡镇41个行政村4000余人,养殖水面达1.3万余亩,年产观赏鱼5.2亿尾,全年销售额约10亿元,是全国重要的观赏鱼养殖集散地。2020年12月,侯集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观赏鱼)。

镇平县长彦观赏鱼基地,经过20余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养殖水面已达近1000亩,经营范围涵盖观赏鱼养殖销售、观赏鱼新品种引进研发和观赏鱼饲料、鱼药、电商销售耗材等,是镇平县观赏鱼产业领军企业、南阳市观赏鱼工程中心,以及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省牧业经济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单位和河南省观赏鱼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服务单位。但凡养殖户遇到困难,都习惯来到基地请教学习,或者在专业院校莅临调研、科技特派员现场服务时进行跟学。

为切实发挥好观赏鱼产业特色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阵地作用,推动联络站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副站长李长彦负责站点日常来访接待,广泛收集梳理产业领域从业人员及群众对产业发展提出的意见建议,让联络站成为群情民意的“集聚地”。明确每月第三周星期一,由镇人大主席组织召开代表座谈会,集体研讨当前产业领域从业人员及群众的现实诉求,让联络站成为解决问题的“诊疗所”。完善观赏鱼产业联席会议机制和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定期服务机制,聚焦产业领域从业人员及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以会代训、以研代训形式开展养殖技术、电商销售、尾水处理等内容的培训,引导规范行业行为,提升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让联络站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油站”。

“观赏鱼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品质特色和市场优势,在观赏鱼产业基地搭建规范专业的代表履职平台,可以更好地聚合观赏鱼这一特色产业领域人大代表的力量,更加紧密地联系服务观赏鱼产业相关市场主体,助力观赏鱼产业发展壮大,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南阳市人大代表、镇平县观赏鱼产业人大联络站副站长、镇平县观赏鱼养殖基地负责人李长彦说。

近年来,河南省镇平县着眼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组织协调联络服务职能和产业基地的主引擎作用,积极探索“人大联络站+”模式,将站点建在乡村特色产业链上,使代表们能够更好地走进群众、了解需求,及时将新的产业政策宣讲到群众中,把先进的技术推广到产业发展上,更有效地助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南阳镇平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张万青 王宗显)